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千佛崖在山西霍县南7.5公里郭庄村山腰。山峦尧耸峙,山花烂漫,摩崖造像隐现其间。始刻于唐代、宋、元时屡有造凿,直至明正德五年(1501年)始结束。本尊大佛高约8米,下部刻有唐贞观以及天宝五年(公元746年),长庆二年(822年)等题记。千手千眼观音像高约2米,为元代所造。其余小佛多为三躯一组(一佛二菩萨或一佛二弟子),亦有单佛一龛者,刻工精湛,造型生动,极富民间特色。
清微观位于浮山县城北2.5公里处,始建于唐,经宋、元、明三代重建重修。该观为宫廷式建筑,分为前院、中院、后院三个部分,三院同位于一条中轴线上。全观主要建筑有舞亭、山门、月台、献殿、老君殿及伶房、东西道房、财神殿、三宫殿、圣母殿、浮山神殿等,气魄雄伟、布局合理。殿前阶上竖碑9幢,其中《重建清微观记》碑高1.75米,宽1.10米,座高0.65米,为宋元佑七年(1092年)重建时记事碑。雕刻精细,虽历900余年,碑文仍清晰可辨,详述了重建经过,与其他8幢牌同......[查看详情]
娲皇庙位于霍州市贾村,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传,此庙始建于明代,后毁,清同治四年重修。娲皇庙内现存有悬塑及壁画,尤以正殿内壁画而闻名。正殿东一侧的壁画高4米,长6.5米,面积为26平方米;娲皇圣像左侧壁画,高4米,长3米,面积为12平方米,与东侧壁画连为一体。整组画面表现了圣母宴请百官司时,宫廷内忙碌、热闹的生动情景。
襄汾造像碑在山西襄汾县境内。原分布在善惠寺等五座寺庙中。 寺宇早毁,尚存造像石刻二十二通,形象秀美,刻工洗炼。造凿于魏、北齐、隋、唐四代,碑高大者2.8米,小者1.5米, 一般在2米左右。 内容主要是佛、菩萨、弟子、胁侍、天王、供养人等。佛像肃穆端庄,菩萨秀丽娴静,弟子恭顺,供养人虔诚。 唐碑中还雕有 屋形龛一间,内置卧一躯。时代不同,工艺均佳。另有唐代石塔一座,方形,三层,高2米,每层雕有塔檐,塔顶设有塔刹, 塔身收刹甚急,各层四面雕有券拱形佛......[查看详情]
瀑布东岸,龙王庙后,有一座孤峰,犹如天上飘下的一顶帽子扣在壶口东岸。在夕阳余辉照射下,远远望去,它似要飘飘欲下,颇有清幽之感。这座孤峰,就是石帽山,又叫禹帽峰。据说这座孤峰是禹王的斗笠变成的。 大禹当年斧劈孽龙尾巴变成的那座山时,他怒发冲冠正举起巨斧往下劈去,水突然泛着青光,挟这着狂风恶浪,把他的斗笠掀起甩在壶口岸上。原来里是南海龙王的后大门,孟门山是后大门下的石照壁,这股冲击而来的风浪是龙王欲保全龙宫风水宝地,以此警告大禹斧下留情。 ......[查看详情]
七里峪滑雪场坐落于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七里峪景区,青山连绵不绝,空气清新宜人,带给您纯天然氧吧的享受!是您远离城市的喧嚣,远离雾霾,摆脱工作、生活的压力的不二选择!滑雪度假中心内设有专门的雪具大厅,各类的雪具一应俱全。
挂甲山石刻在山西吉县城南里许挂甲山。此地背依锦屏山,面临清水河,杨柳夹崖,拱桥如虹,景色优美。据县志记载,唐尉迟敬德出征寓此,曾在锦屏已挂甲,更名挂甲出,也有传说唐太宗与秦琼奔赴长安,曾挂甲山巅,故名。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在山脚石崖上雕造佛像五区,每区二至三龛,龛人火焰式,龛内内多为一佛二菩萨,龛为座为覆莲瓣束腰须弥状,菩萨胁侍两侧。其中卧佛一龛,右手托腮,左膝徽曲,造型生动,神态自如。雕造手法剔地突起与线雕相结合,与其他石窟中圆雕相较,别具一格......[查看详情]
位于大山西洪洞县城东北17公里广胜上寺。塔身琉璃镶嵌,俗称琉璃塔。始建于汉,屡经重修,现存为明嘉靖六年(1527年)重建,天启二年(1622年)底层增建围廊塔平面八角形,十三级,高47.31米。塔身青砖砌成,各层皆有出檐,全身用黄绿蓝三彩琉璃装饰,一二三层最为精致,檐下有斗拱、倚柱、佛像、菩萨、金刚、花卉、盘龙、鸟兽等各种构件和图案,捏制精巧,彩绘鲜丽,至今色泽如新。塔中空,有踏道翻转,可攀登而上,设计十分巧妙,为我国琉璃塔中的代表作。清康熙三十四年(16......[查看详情]
霍州署霍州署相传曾为隋朝中郎将宋老生的幕府,又为唐尉迟恭的帅府行辕。其作为州治衙署,至今已历时1300多年了。原建筑于元大德七年(1303年)地震倾圮。次年,监州失剌不花、知州李伯渊主持重新修建。后经明清两代陆续增补修葺,日臻完善。其占地面积3.85万平方米,分中轴线和东西辅线三大建筑群及一些署外建筑。该署主体建筑,雄伟高大,古朴典雅,结构奇巧,工料俱佳;附属建筑,规模宏大,布局得法,形制壮丽,内实外华。霍州署为了弘扬中国古代文化,从1986年起,霍州市委......[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