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现存的古建筑有1万8千多处(一说有2万多处,有待考证),建筑种类应有尽有,其中一部分还是中国乃至世界建筑艺术的孤例。
朱家大院位于霍州市城北8公里处的许村,东临汾河腹地,西依吕梁余脉,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大小建筑240余间,布局错落有致,雕刻巧夺天工,椽檩油漆经百年色彩依旧,地下通道历数代神秘无穷,堪称民族建筑之奇观。系明太祖后裔之华居。
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洪武十一年(1378年)封山西大同府,为代简王,亦称代王。代王第八子朱逊,曾封怀仁王,天顺五年(1461年)改封霍王,即为霍州朱家始祖。
霍王朱逊十三代孙朱连科,于清嘉庆年间经商于河南、陕西诸省,敛资财,开当铺,成为当地首富。道光初年,将近暮年的朱连科,开始营建许村朱家大院,工未竣而身先逝。其长子秀伦、次子秀珍继承父亲未竟之业,用五年时间,完成朱家大院工程。
朱家大院依山而建,主体建筑分为上、中、下三层。各层均有大门出入,层与层内设台阶楼道通连。各层主体建筑皆为坐西朝东靠山砖窑,外设抱厦回廊。抱厦均为4根檐柱,阑额或浮雕花草鸟兽,或悬雕人物形象。各院窗棂图案以传统民间喜宴“四盘子一锅子”为主调却又富于变化,并不雷同。上院南北两侧为厦房,面阔各三间,外有走廊。南房为朱家小姐绣楼,东端一间向南开一个六角形天窗,位置正在中院大门的顶上。
中院为四合式大院,南北两侧皆为窑洞。南侧东端窑洞,便是中院大门门洞。如果在院内将门洞窑门关闭,使人实在难以想像到此窑便是本院进出之门。中院东部客厅为歇山顶厦房建筑,前后两坡檐,厅内椽檩油漆,历时已经170余年,至今仍熠熠发光,鲜明耀眼。更奇特的是,中院主体中窑内有暗道,据说直通村外山上,还有人说地下绝非仅仅是通道!历经数代,朱家院地下建筑神秘莫测,至今无人敢探。
中院大门为主体大院出入正门,外有厦棚,气势壮观。门洞拱圈内砖雕五只蝙蝠向门洞飞舞状,意为“五福临门”。
中院、下院又各与数院通连,或为塾院、或为长工院,或为木铺院、或为车马院。 朱家大院的炉灶烟道,设计独具特点。主体大院炉灶70余个,统一从最高处冒烟。各炉灶同时生火,既互不影响,又不会因下院烟雾迷漫中、上院。
朱家院的门额牌匾,有一个显著特点,字体优美圆润,柔中有刚,而不少字或比通常写法多横多竖,或比常字少横少点。如上院大门楣框内镌刻“最上乘”三个字,“最”为异体字,却比本字多一横,“乘”用异体字,即将下部一撇一捺写成两边各一点;上院主窑额框内镌刻“高瞻远瞩”四个大字,“瞻”字少一点一横,“瞩”字却比繁体字还多两横一竖。民间关于朱家大院的传闻,有些生动优美并富含哲理,有些古怪离奇且近乎荒诞。
传说清朝道光年间朱连科修建朱家大院时,朱家有一米瓮,每日为工匠民夫做饭时,拔去米瓮底部塞子,米便从窟窿中流出,用多少流多少,瓮口始终严封未动,而瓮中黄米用之不竭,直至大院峻工,瓮中之米方尽。
又说朱连科为加快工程进度,曾设宴犒劳工匠民夫,不料犒劳后工程进度更慢。朱连科细问其故,工匠风趣地说:“您老到房上试试看,犒劳前盖的瓦,动一动三瓦活动;犒劳后盖的瓦,动一瓦七瓦相连。”朱连科醒悟,原来是犒劳后工序增多,质量更好。
又说当年曾有人对朱连科说:“你把朱家院盖得再好,死后也带不走一砖。”朱连科道:“别的不带,我偏带一砖”。死后入殓时,家人竟忘了给其棺材内放这一砖,棺材抬出中院大门,门顶绣楼六角形天窗正上方一块砖突然掉下,在厦棚上翻了两翻,正好落在朱连科棺材盖上。朱家人将此砖连棺材一并葬入坟墓,而绣楼六角形开窗上所缺这一砖,170年来再未有人能够补上。
还在“文革”时,有些胆子大的“造反派”成员,曾荷枪实弹手持火把,想到朱家大院地道中探个究竟,才走30米,只觉得洞中阴风沙沙,火苗跳跃欲灭,众人急忙返出,此后再无人入洞问津。
朱家大院是古代霍州民居的典型,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近年来,朱家大院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各方面专家的关注。1989年和1990年,电视剧《希望的田野》、《千年鼓》先后在此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