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好川古文化遗址位于遂昌县城西12公里的三仁畲族乡好川村,1997年夏季在好川村东部土名岭头岗的小山岗上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四千平方米,清理墓葬80处,出土石器、玉器、陶器、漆器等计1062件。经专家鉴定,属于良渚文化晚期,距今四千年左右,在浙西南地区是首次发现,为1997年全国重大考古新发现。
龙泉青瓷始于南朝,盛于宋元,当地的哥窑,为南宋五大名窑之一。龙泉窑为烧制年代最长、窑址分布最广、外销范围最大的历史名窑。经文物普查,现已于龙泉境内发现历代窑址350余处。位于龙泉市小梅镇大窑村的大窑古窑址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市的源口古窑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笋仙踪在松阳县城西公里,陡壁无倚,穷极峻峭,双峰对峙,尖削如笋。两石笋相距300余米,中有吕祖师庙,清道光年间重修后易名秀峰观。四周林木葱郁,白墙青瓦掩映其中,更显幽静脱俗,石笋山前临松阴溪,山光波影,一碧万顷,三二农舍隐现于溪边丛丛凤尾竹之中,耕牧之趣、垂钓之乐,令人陶醉,旧称小桃源。
千峡湖生态旅游度假区简介峡湾地貌风景图 千峡湖生态旅游度假区,旅游度假目的地,一处自然的峡湾秘境,一座心灵的世外桃源。千峡湖位于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因群山围绕蜿蜒修长的碧波湖面形成1009座美丽峡湾而得名,这里森林覆盖率高达90%,负氧离子的平均浓度达到每立方厘米6000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貌、群山环抱的自然格局,赋予了千峡湖山水田园般的诗情画意。“峡湾游”行程安排简介梯田地貌风景图区 “峡湾游”行程安排:从千峡镇游客中心旁边的码头登船,在游船上欣赏......[查看详情]
天门坪漂流位于浙江十大美丽乡村之一的缙云三溪乡,凭借深山自然原貌之优势而打造,是缙云县一家峡谷漂流。两岸郁郁葱葱,不仅充满了原生态的自然风光,还可让你360度无死角呼吸高负氧离子,恍如置身世外桃源。漂流全长2.8公里,垂直落差70米,高处落差4米,有急险滩10个,并设有一段急速道,漂流全程可达一小时。沿途山清水秀,风景宜人。
剑池湖在龙泉城南约1.5公里的秦溪山边。古有七井,如北斗星形分布,明代以后余一井,至今犹存。相传春秋战国时,铸剑名匠欧冶子在此铸成“龙渊”、“秦阿”、“工布”三剑,龙泉剑遂名扬天下。北宋的《太平寰宇记》中说:“昔人就水淬之,剑化龙去,故剑名龙泉。”清《一统志》载:“浙江龙泉县南有水曰‘龙渊’,唐时避高祖(李渊)讳,改曰‘龙泉’,宋又改曰‘剑池湖’,相传欧冶子铸剑于此。” 剑池湖遂成为龙泉置县的标志。现已在剑池旧址重建剑池亭,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卯山,距松阳县城12公里,山势平缓,状若覆盆,秀松如展,坚石鳞鳞,昔为唐名道士叶法善修炼之所。山顶原有通天宫、点易亭、试剑石、紫霞宫,久废。山腰道院、俭公祠、白鹤洞等古迹犹存。叶法善(616-720)字道元,松阳人,为唐朝名道士,深究道教精义和方丹金石之术。自高宗、则天、中宗历五十年,往来名山,常应召入内廷,被尊为上宾。开元八年(720)老死在长安景龙观。二十七年,唐玄宗李隆基作《叶尊师碑记》悼法善。......
在松阳县城西,有一圆形石栏圈水井。旧时,井旁有碑曰“兰雪泉”;西侧有鹦鹉冢,为张玉娘与 其侍女鹦鹉墓冢;冢后贞文祠,系后人为纪念张玉娘而建。 张玉娘,字若琼,号一贞居士,出身仕官世家,富有文才,尤擅诗词,时人以汉班昭比之,与李清照、朱淑贞、薛涛并称宋代四大女词人,著《兰雪集》一卷。
独山村位于遂昌县西南,距县城57公里。约南宋孝宗时(1163-1190),尚书左丞相叶梦得曾孙叶峦,自松阳古市卯山迁居独山,始成村落。 元明间,朱叶周邵诸族共居之。明嘉靖间,叶以蕃殿试中二甲十九名进士,官工部营缮司员外郎。一时文风卓盛,名士辈出,胜迹日辟,村容大壮。至今,村中仍古色古香,享有“明代一条街”之誉。叶氏宗祠、葆守祠、正统古井、隆庆古井、隆庆石牌坊、明代寨墙等为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10月,省人民政府公布独山村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
松阳黄家大院 木雕艺术的殿堂黄家大院位于望松街道乌丼村,距松阳县城2公里,是清末明初松阳首富黄中和祖孙三代,历时60余年苦心经营,花巨资建造的大型宅院,是浙南传统民居的典范,以木雕见长,被誉为“木雕艺术的殿堂”。2005年6月被公布为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民国 三进七开间黄家大院由前院、中院、后院组成,总面积6460平方米。前院“百寿厅”,建于民国初年,是黄家大院的精华所在。该建筑体量较大,为三进七开间(俗称“七间”),面阔27.6米,进深33.8米,柱......[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