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您来到全程旅游网!
城市
关键词
国内
国外

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亚洲

欧洲

南美洲

非洲

大洋洲

北美洲

价格区间
 - 
景点级别
主题推荐

丽水景点门票

智能排序
人气
价格
< 5/25 >
  • 好川古文化遗址

    好川古文化遗址丽水

    北京到好川古文化遗址旅游线路>>

    好川古文化遗址位于遂昌县城西12公里的三仁畲族乡好川村,1997年夏季在好川村东部土名岭头岗的小山岗上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四千平方米,清理墓葬80处,出土石器、玉器、陶器、漆器等计1062件。经专家鉴定,属于良渚文化晚期,距今四千年左右,在浙西南地区是首次发现,为1997年全国重大考古新发现。

  • 龙泉青瓷窑址

    龙泉青瓷窑址丽水

    北京到龙泉青瓷窑址旅游线路>>

    龙泉青瓷始于南朝,盛于宋元,当地的哥窑,为南宋五大名窑之一。龙泉窑为烧制年代最长、窑址分布最广、外销范围最大的历史名窑。经文物普查,现已于龙泉境内发现历代窑址350余处。位于龙泉市小梅镇大窑村的大窑古窑址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市的源口古窑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南明山

    南明山丽水

    北京到南明山旅游线路>>

      南明山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城南2公里处,与城区隔瓯江相望。山上寺阁掩映于丛林,古迹隐现于丹崖,素有“括苍之胜”美誉。南明山以人文景观著称,尤以摩崖石刻闻名,其中以葛洪、沈括和米芾的手迹最为珍贵。  

  • 大均古街

    大均古街丽水

    北京到大均古街旅游线路>>

      大均古街位于县城以西17公里,是一条著名畲族风情街,这里的畲族风情比县城要浓郁许多。也有畲族风情表演,650元一场,同样不接待散客。此外,这里还有“小溪漂流”的旅游项目,漂全程45元/人,半程35元/人。交通:乘往英川方向的中巴前往,半小时一班车,车资11元。

  • 王村仙潭

    王村仙潭丽水

    北京到王村仙潭旅游线路>>

      王村仙潭位于330国道丽水至青田的中段,离石门洞5公里.景区内有天然池潭百个以上,潭内除少数鹅卵石外,基本没有其他杂石,潭的形状各异, 周围奇石溶洞百态、如鳄鱼石、瓯江鼋石、山羊群石等;整个溪流峡谷自然鱼类数十种,水质一级以上,终年不干;森林覆盖率95%以上,山上奇花野果较多,是观赏风景、游泳、垂钓、瓯江天然鱼品尝、度假的好去处。

  • 十八里翠源口漂流

    十八里翠源口漂流丽水

    北京到十八里翠源口漂流旅游线路>>

    去十八里翠源口漂流的N大理由 理由1 交通便捷,环境优美。 理由2 令人心旷神怡、乐不思蜀。 理由3 更是您和您的孩子嬉水、玩耍、锻炼的好去处。 十八里翠源口漂流详情 游玩景点十八里翠源口漂流 十八里翠源口漂流位于遂昌县源口村成屏二级电站,是十八里翠国家水利风景区起点,漂流距县城中心5公里,与遂昌汽车站仅6公里,交通便捷,环境优美。 游玩景点十八里翠源口漂流 漂流全程3公里,依托绿绿松荫溪水,傍着青......[查看详情]

  • 遂昌十八里翠源口漂流

    遂昌十八里翠源口漂流丽水

    北京到遂昌十八里翠源口漂流旅游线路>>

    去十八里翠源口漂流的N大理由 理由1 交通便捷,环境优美。 理由2 令人心旷神怡、乐不思蜀。 理由3 更是您和您的孩子嬉水、玩耍、锻炼的好去处。 十八里翠源口漂流详情 游玩景点十八里翠源口漂流 十八里翠源口漂流位于遂昌县源口村成屏二级电站,是十八里翠国家水利风景区起点,漂流距县城中心5公里,与遂昌汽车站仅6公里,交通便捷,环境优美。 游玩景点十八里翠源口漂流 漂流全程3公里,依托绿绿松荫溪水,傍着青......[查看详情]

  • 北斗崖景区

    北斗崖景区丽水

    北京到北斗崖景区旅游线路>>

    北斗崖景区北斗崖景区距遂昌县城60公里,矗立在海拔1000米的山峰之巅,自然植被茂盛,空气清新,富含负离子气候凉爽宜人,全年气温不超过30℃,生态环境良好。景区为典型的丹霞地貌景观,群峰峥嵘,怪石林立,拥有高山平台、高山湿地、华东山柳原始群、清泉飞瀑等景观,岩层都呈水平状,经河流下切和风化加剧,形成各种姿态奇特、景象丰富的红层型地貌,山色如朝阳,山体形状如柱、如塔、如堡、如钟、如动物,平地拔起,陡峭突出。岩以及大高石,大高石垂直高度达260余米,蔚为壮观,......[查看详情]

  • 卯山

    卯山丽水

    北京到卯山旅游线路>>

    卯山,距松阳县城12公里,山势平缓,状若覆盆,秀松如展,坚石鳞鳞,昔为唐名道士叶法善修炼之所。山顶原有通天宫、点易亭、试剑石、紫霞宫,久废。山腰道院、俭公祠、白鹤洞等古迹犹存。叶法善(616-720)字道元,松阳人,为唐朝名道士,深究道教精义和方丹金石之术。自高宗、则天、中宗历五十年,往来名山,常应召入内廷,被尊为上宾。开元八年(720)老死在长安景龙观。二十七年,唐玄宗李隆基作《叶尊师碑记》悼法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