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九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遂昌西南部,总面积30万亩。主峰1724米,为浙江省第四高峰。海拔千米以上有近万亩原始状态的天然林,具备中亚热带阔叶林植被的典型特征。有植物173科637属1340余种,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18种;有脊椎动物149种,有猕猴、金钱豹、云豹、金猫、娃娃鱼、髭蟾等珍稀动物十余种。1983年建立自然保护区,内有四洲兰、龙井、十八罗汉、饭蒸坛、八仙钓台、大岩、石门等景点。
位于云和县北部,是紧水滩、石塘水电站建成后形成的浙江省第二大人工湖。总面积3.3万公顷,其中水域面积0.26万公顷。仙宫湖库区又被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森林公园沿瓯江干流展开,省道线丽埔线穿境而过,距金温铁路30公里,是连接武夷山国家级 风景名胜区与雁荡山、楠溪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中间枢纽。森林公园以森林、湖泊为主体,集洞府飞瀑,民族风情和名胜古迹于一体,景区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冬暖夏凉、空气清新、水质明净、气候宜人、是游览、度假、避暑、休闲胜地。
温溪古榕群位于青田县温溪镇瓯江之畔。17丛巨榕有大叶榕、小叶榕、台湾高山榕三个品种,树龄都在250年以上,最大一株胸径270厘米,冠幅约33平方米。 如此古老、多种、多株的榕树群在中亚热带地区实属罕见,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的榕群群落。电影《阿诗玛》、《蓝天鸽哨》曾在这里拍摄外景。
南明山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城南2公里处,与城区隔瓯江相望。山上寺阁掩映于丛林,古迹隐现于丹崖,素有“括苍之胜”美誉。南明山以人文景观著称,尤以摩崖石刻闻名,其中以葛洪、沈括和米芾的手迹最为珍贵。
大均古街位于县城以西17公里,是一条著名畲族风情街,这里的畲族风情比县城要浓郁许多。也有畲族风情表演,650元一场,同样不接待散客。此外,这里还有“小溪漂流”的旅游项目,漂全程45元/人,半程35元/人。交通:乘往英川方向的中巴前往,半小时一班车,车资11元。
王村仙潭位于330国道丽水至青田的中段,离石门洞5公里.景区内有天然池潭百个以上,潭内除少数鹅卵石外,基本没有其他杂石,潭的形状各异, 周围奇石溶洞百态、如鳄鱼石、瓯江鼋石、山羊群石等;整个溪流峡谷自然鱼类数十种,水质一级以上,终年不干;森林覆盖率95%以上,山上奇花野果较多,是观赏风景、游泳、垂钓、瓯江天然鱼品尝、度假的好去处。
时思寺位于景宁县大乡,为宋元时期建筑。 建于宋绍兴十年(1140)。相传梅氏一六岁幼童守祖父墓,居庐三年,不离其侧,宋高宗闻报,旌表其人为“孝童”,其庐为“时思院”。明洪武元年(1368)刘基书额“时思道场”,明宣德元年(1426)改院为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洋殿位于庆元县西洋村,始建宋咸淳元年(1265),祀奉香菇鼻祖吴三公,又称吴判府殿。殿宇依山傍水,飞檐画栋,雕梁翘角,气势宏伟。每年三月十七日和七月十七日至十九日为龙泉、庆元、景宁三县菇民朝拜菇神的进香期,云集诸方山货,举行戏剧表演,宣扬菇民民俗文化。该殿是“香菇之源”的象征。殿旁有兰溪桥,与之珠联壁合,相映生辉。
寺位于龙泉城郊隅安清山麓。寺内有大雄宝殿、天王殿、斋舍所,是龙泉市最大寺庙。赵朴初所书“清修寺”之匾额高悬于庙堂山门之上。清修寺初为道场,晋天福九年(944年)开山建基,名清修讲院。明正统乙丑年(1445年)改称清修寺。山门内有唐植木犀二株,人称唐桂,左侧株高15米,胸径0.74米,右侧株高16米,胸径0.8米,每届中秋,清香四溢。因两株唐桂枝叶交叉而生,故称夫妻树,吸引不少香客叩拜和四方游人来寺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