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位于武平县城西南的中山镇,又名武所,是古代屯兵的重镇。宋代名相李纲、理学家王阳明、明朝抗倭英雄俞大猷等在此留下历史遗迹。在人不逾万、户不逾千,方圆不过十里的中山镇内,却聚居着102姓为福建省三大方言岛之一,被誉为客家文化孤岛. 民情风俗至今保留着中原遗风
位于龙岩是新罗区,整段龙头峡河流迂回约四五公里,可河水的落差竟有二、三十米。九龙江左岸的龙头山奇峰高耸,山势陡峭,茂林深谷,花果遍布,又有品种繁多的乡土树种园。江右岸是弥勒山。江底华安玉石与山相连,与水相溶,星罗棋布,蔚为奇观。而处于距城关八公里处的翠璧亭,则是游览玉雕走廊赏石观涛的最佳处。 整座山像个巨大无朋的弥勒佛
中华山位于连城县新泉乡马背村,山上名刹性海寺始建于明洪武四年,是八闽名刹之一。寺内建有天王殿、供奉四大天王,还有放生池,池上的拱桥直通大雄宝殿,殿长14米,宽18米,正中供华严三圣,形象壮丽雄伟。大殿左右为钟鼓楼及法堂等。大殿后为藏经楼。
龙岩市体育中心位于新罗区九一南路,占地约200亩,是我市重要的经济、文化和体育活动中心,现拥有国际标准田径场,室内处游泳池、羽毛球馆、大豪保龄球馆、举重网球馆、网球场、体育训练基地、综合办公楼等优秀设施,己逐渐成为龙岩市的标志性建筑,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单位之一。 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社会效益为主的发展思路,一方面加强场、馆、池的管理,另一方面向广大群众优惠开放,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全民健身的活动中来,达到提高居民生活素......[查看详情]
龙岩学院是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体制的省属全日制多科性本科高等学校。学院前身为创办于1958年的龙岩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已为国家培养了 3 万多名毕业生,是闽西这块红土地上唯一一所全日制本科大学。 学院位于福建省西部中心城市龙岩市内美丽的凤凰、奇迈山麓, 校园规划用地2761亩,现占地面积1058亩,校舍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设有人文与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数......[查看详情]
自清源山一线天向东行,经蚁蚣路,可达寿星峦。此峦活脱一个头颅浑圆、弯腰行进的老人。扶拦而上,峦顶建有长寿亭。亭构于悬崖上,雕梁画栋,色泽艳丽,古雅多姿。亭顶六角飞檐,中心葫芦朝天,绿色琉璃瓦覆盖雨篷,亭壁的寿星画像格外显眼。亭之南面峭壁上有现代书法家罗丹的"人长寿"巨幅摩崖石刻,分外醒目。峦、亭、字互为烘衬。至此,寿者之怀,游人当可领略一二。由此远观后山层峦叠蟑,可感受大海波涛汹涌的气势。近处俯看面前的奇峰怪石,可一睹"孙悟空""东海龙王""龟丞相""大......[查看详情]
孔子曰:“学而优则仕”。 一代一代培田人的理想是在耕读为本的前提下像吴拔祯那样,寒窗苦修,入阁拜相,光宗耀祖。因此,培田先祖特崇文重教,书院群落远近闻名,私塾和学堂分布在培田村前村后,朗朗书声传于村中任何一个角落。据传,在培田八百多年的历史中,共有“南山书院”、“十倍山书院”、“云江书院”、“紫阳书院”、“等天学堂”等18座书院,其中最为出名的,当属处于村南的“南山书院”。 明清以来,举人吴茂林、福州才子邱振芳、翰林曾瑞春等一批名士执教于此,有“距......[查看详情]
李氏大宗祠始建于清道光16年。是李氏后裔为纪念其入闽始祖李火德公建造的宗祠。从李火德入闽至今 800余年,其后裔遍布闽、台、粤、赣、桂及东南亚各国。近年来海外李氏子孙到此寻根谒祖者络绎不绝。 李氏大宗祠坐落在上杭稔田乡官田村河谷盆地,四周群山叠翠,风景秀丽。李氏大宗祠系三进四落式的砖木结构建筑。有大厅二栋、大小客厅26间,住房104间,占地5600平方米。这座结构严谨、气势非凡的宗祠造型,充分体现了客家宗法制度的建筑艺术,在八闽极为罕见。
集庆楼位于永定下洋镇,依山面水,与紧邻的四座圆土楼和三十一座方土楼相呼应,构成风光秀丽的初溪土楼群。集庆楼建于明永乐年间,占地二万八千多平方米,由两个环圆型楼组成,外圈有四层共二百多个房间,鼎盛时期住过五十多户三百多人。该土楼不仅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圆土楼之一,还以结构特殊著称。全楼用七十二道楼梯分割成互不干扰的七十二个单元,木结构均靠榫头衔接,不用一枚铁钉,是一处难得的古代建筑典范。 目前,集庆土楼一层已初步建成五十多个展室,展出雕艺、戏曲、乐器坊......[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