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白石崖风景区位于洛阳市栾川县狮子庙乡境内,自古便以独特的“三绝”风光享誉中原大地。 据<栾川县志>记载:“三绝者,一为奇峰,千峰壁削,崖白如银;二为幽谷,狭谷如线,曲幽深邃;三为飞瀑,三瀑飞落,蔚为壮观。三绝风光,珠联壁合,融为一体,巧绘人间仙境”。 白石崖的美还在于她的崖秀石奇。二仙迎宾石、八戒石,将军石、寿星石、娘娘石、花轿石、天狗石、海狮石等等栩栩如生,玲珑剔透;象鼻山、玉玺壁、玉兔顶、狼牙塔形似神似,惟妙惟肖,令万千游客......[查看详情]
洛阳,环卫四塞,雄关林立,形势险固,素有“八关都邑”之称。 西周王城五百里的四面边境上,各有三处关口,对当时各诸侯国的沟通和王朝京城的保卫作用很大。 东汉时,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以河南(治所洛阳)尹何进为大将军,率左右羽林军和五校尉营屯都亭,以镇京师;于洛阳周围设置函谷关,伊阙、广成、大谷、辕、旋门、孟津、小平津八关,置八关都尉,以统营八关军政事务,警卫京都安全,治所在散关(今河南省宜阳县东北牌窑)。 函谷关周初为内之地......[查看详情]
北齐平等寺造像碑,又称“寺里碑”,在今洛阳东15公里汉魏故城东垣外,偃师县寺里碑村南。四通并列,下部深埋于地下。地表裸露部分,高约1.5-2米不等。据村中老人讲,埋入地下部分有四、五尺之多。 平等寺造像碑,雕刻精湛。据村中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碑记载:“周故东都,东汉之辉文里也。元魏时建太上宫,一曰平等寺。高齐年间,竖碑者四。”故知此碑为北齐所刻。 第一通,碑首有六龙伏绕;中间为一拱龛 ,内雕一佛、二菩萨,下部为云气、莲花等组成的图案。......[查看详情]
范仲淹墓在今伊川县彭婆乡许营村北约半公里处,北依万安山,南面曲河水,东临九龙山,西望龙门山。墓地内古柏林立,共达520余株。墓地分前后两域,总面积约35亩。前域有一间青砖青瓦铺成的山门,还有石坊、石翁仲、石羊、石马等数件。范氏祠堂也在前域,一旁的飨堂内悬蓝底红字匾“以道自任”,为清代光绪帝所题。祠堂前有几通高大石碑,护有青砖碑楼,其中两侧范文正公神道碑的碑额为宋仁宗亲书的“褒贤之碑”四字,碑文为隶书,由宋代名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撰写,......[查看详情]
汉魏故城在洛阳市东十五公里,南临洛水,北靠邙山。公元25年,东汉光武帝刘秀定都于此,其后三国魏、西晋、北魏均以此为都,4代共历时330多年。因主要是东汉、北魏两代,故称汉魏洛阳故城。1962年开始全面考古发掘,得知今存遗址东垣残长3895米,西垣残长4290米,北垣残长3700米,南垣为洛水冲决。残垣一般高于地面1一2米,北垣东段高出地面5—7米。城墙均用夯土版筑而成。全城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周边约14公里。城内主要建筑有宫城、宫殿、......[查看详情]
谷园是西晋大官僚石崇的别墅。该园规模宏大,随地热筑台凿池,楼台亭阁,池沼碧波,交相辉映,再加茂树郁郁、修竹亭亭、梨花团团、桃花灼灼、柳丝袅袅、百花竞艳,真如天宫琼宇。洛阳八大景之一的“金谷春晴”,指的就是这里春天的美景。对金谷园的旧址,众说纷纭。但多数人认为在孟津县送庄乡凤凰台村东南一里许的袋形浅谷中。
灵台遗址,在洛阳汉魏故城南郊,东汉中元元年(公元56年)曾建有一座天文观测台--灵台,现仅存遗址。 灵台遗址,面积达44000平方米。其中心为一方形夯土高台,其基址南北长约41米,东西宽约31米,高约8米。夯土台四周各有上下两层平台。下层平台筑有回廊,其北面正中有坡道上通二层平台。上层平台四方,原各有五间建筑,每间面阔5.5米。遗留下来的西面建筑的墙壁涂以白粉,东面涂以青粉;南面建筑的铺地砖上有朱红色粉的痕迹。这种依方位的施粉方法,与崇拜四灵(东......[查看详情]
洛浦秋风是洛阳八景之一。洛河东西横贯洛阳全城,沿河两岸筑砌堤防,遍栽花草树木。清风徐来,碧树婆娑,景色宜人。每逢夏秋,夕阳西下,彩霞满天,洛水河畔,游人如织,流连忘返。隋唐时期,洛河水量浩大,桃李夹岸,杨柳成荫,芳草鲜美,长桥卧波,帆樯林立,四季风景如画,尤其“金风消夏,半月横秋”时节,更是充满诗情画意,故有“洛阳自古多才子,无人不咏洛阳秋”之说。魏王堤、波月堤、窈娘堤、斗亭等是洛河两岸比较著名的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