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采石矶 千古一秀采石矶风景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5公里处的长江东岸,采石矶南接著名米乡芜湖,采石矶北连六朝古都南京,峭壁千寻,突兀江流,历史悠久,名胜众多,采石矶素有“千古一秀”之美誉。自然景观独特 人文资源丰厚采石矶自然景观独特,人文资源丰厚,这里有李白纪念馆,驰誉江南的三元洞,气势宏伟的三台阁,有“当代草圣”林散之艺术馆,谪仙园古建筑群,古栈道,翠螺湾等众多景点。李白有诗 醉酒捉月,骑鲸升天采石矶是中外游客凭吊诗魂、寻觅李白游踪......[查看详情]
安徽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坐落于诗仙太白的第二故乡马鞍山市当涂县大青山风景区内,利用大青山的森林地貌,以及引进国际先进理念设计建造,园区占地面积达到1020余亩,引进来自世界各地的珍禽异兽200余种、3000余只动物。将成为集野生动物观赏、科普教育、休闲娱乐、人与动物互动、文化旅游体育运动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项目。安徽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安徽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安徽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安徽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
安徽省当涂县著名古迹,为纪念南齐诗人谢眺而建,在今当涂县太白镇青山南麓。 谢眺为中国山水诗的代表人物,任宣城太守时,酷爱当涂青山风光,赞之为“山水都”,曾双旌五马来遨游吟咏, 并在山南筑室,即为谢公宅。宅前一小池,传说为谢眺所凿,人称谢公池,又名谢公井。池水翁然,水味甘冷,从未枯竭,池中有“千年红鳞”,史称“元晖古井”,为“姑孰八景”之一。
翠螺山原名牛渚山、采石山。称作翠螺山,乃明清以后的事,山体俊秀,绝壁临江,江中遥望,“似翠螺浮于水面”,由是被称之为翠螺山。 翠螺山以秀丽称胜,而不乏奇险。山之西麓有“西大洼”,这里岩石裸露,崖陡谷深,草木葱茏。春天,梨花胜雪;秋日,红叶似火。一石一草,皆令人赏心悦目。“蜗牛尾”有临江巨壁,如刀斧削成,壁面纹理起伏,似一幅天然山水图画;崖端巨石数块伸出崖壁,如猛兽昴首长啸。江水奔流,浪拍云崖,气势壮观,堪可称险。游人倚翠螺、瞰长江,听林涛与江浪共鸣,看沙鸥......[查看详情]
慈姥山相传为南朝梁武帝萧衍长子萧统(即昭明太子)读书的地方。昭明阁内原建有临江楼、显化阁等,清咸丰年间均遭兵毁,同治六年(1867年)重建昭明阁,为三层建筑。民国时期被毁坏。历代文人多有歌咏昭明阁的诗赋,其中清代孙佩琳《昭明阁》诗云:“慈姥矶头一棹停,昭明书阁掩松扃。萧梁一代才人尽,山色六朝江上青”。
甑山距当涂县城东7.5公里,壁立百仞,群山环供侍立,“尊重如袍笏贵人”。 禅林最初兴建于唐代,是一座禅宗丛林式的寺院有屋99间半,是当涂远近闻名的古寺之一。历史上时有兴废。清光绪年间,住持僧启圣重修。 抗日战争爆发后,遭日寇破坏,屋毁大半。“文革”期间,遭到彻底毁坏。1987年始,慈禅法师住持,四处奔走、募化求援,竭力修复新建。目前,建筑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寺内建有佛殿、斋堂、客房等70余间,其中佛殿9座。 由苏南香客资建的妈祖阁,别具特色。
在当涂县横山西南麓的一条峡谷深处,原有两扇天然石壁,左右排列,状若大门。由于岁月沧桑,石门右侧已毁,在幸存的左侧石壁上刻有“石门”二字,笔力遒劲,乃为唐人所镌。石门摩刻的上侧极高处石壁上,还有明代文人王磐题写的“壁立万仞”石刻四字,至今仍可辨识。石门一带,山水奇丽,盘道弯曲,游人到此,如入仙境。
位于霍里镇杨坝村境内邓家山,1985年7月,马鞍山市文物普查队根据当地农民提供的线索,进行实地考查,采集到许多出土文物标本。同年8月经南京博物院考古部鉴定,确定为殷商至西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邓家山商周遗址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属于长江下游湖熟文化(又名吴文化)类型。这一发现弥补了湖熟文化研究资料的不足,还为研究马鞍山及苏南地区古人类的生活居住习惯、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