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去燕子矶公园的N大理由 理由1 清人潘次耕有临江峭壁不知数,只是玲珑燕子矶诗句。 理由2 景区以矶崖为主体,就矶造园,因势造景,亭台楼阁,花林修竹,既有古典园林之韵味又有江南园林之风格。 理由3 燕子矶景观有:燕矶临流、燕矶夕照、吞江醉石、劝戒碑、御碑亭、俯江亭、观澜亭、摩崖石刻、夕照楼等。 同程驴友这样评价燕子矶公园 难得的好去处,一个地区有多个不同景致的景区,理想的假日自驾选择。 乒乓空气清新,山青水秀,妈妈特......[查看详情]
鸡笼山北极阁葱葱茏茏的山巅深处,绿树掩映着一座西洋乡村式建筑,这就是远近闻名的宋子文公馆。 宋子文公馆位于北极阁1号,始建于1933年宋子文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部长期间,抗战胜利后重建。公馆由杨廷宝建筑师设计,建筑面积720平方米,公馆高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呈曲尺形,依山而建,楼随山势,高低起伏,错落有致。 宋公馆底层用毛石砌造,显得极为坚固;上面两层用砖砌,表面采用弹涂工艺粉刷而成,立体感极强。公馆最为特别之处是其屋顶,颇有农舍风味,远望上去仿......[查看详情]
山水这边秀,徒为他乡客”。2000多年前孔子登临游子山,见这里青山绿水,湖光山色,风景非常秀美,而吴楚之争留下的创伤仍随处可见,不由感慨万分,油然而生思归情怀。他觉得自己一个漂泊天涯的游子,谏君乏术,爱民无方,该回归故里,颐养天年了。数年后,孔子在曲阜抑郁而终,后人为纪念这位圣人,便将此山命名为游子山。 游子山是集懦、佛、道三教于一体的“三教圣地”。不仅孔子来过游子山;相传地藏王菩萨金乔觉渡海来华弘扬佛法时被这里的景色吸引,曾来此休闲游览。高淳民间一直......[查看详情]
白马石刻公园位于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钟山风景区的湖、山结合部,占地近500亩,最能体现南京山、水、城、林融汇一体的特色。 白马公园由中山陵园管理局投资,设计主题为“石刻”,充分结合了区内人文景观和地势地貌,集中展示了原散落于南京四周、不利于保护和展示的珍贵石刻文物数百件,并精心运用碧桃等植物造景,形成南京首座碧桃专类园,是一座融知识性、休闲性为一体,既有浓郁历史文化氛围又有鲜明现代气息的大型城市风景园林。 白马公园还是国内首家以石质雕塑类文......[查看详情]
南宋杨邦乂墓及杨邦乂剖心处,又是一处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杨邦乂生于1085年,卒于1129年,字晞稷,江西吉水人。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为建康府通判。不久,金兀术率兵侵入建康,杨邦乂抗金兵败被俘后,义不降金,被剖腹掏心,殉难于雨花台东岗,年仅44岁。现在看到的土冢就是杨邦乂安葬之处,即将看到的杨邦乂剖心处现存有1873、1932、1975、1976年纪事碑各一,石狮二尊。
恽代英(1895-1931),字子毅,化名王作霖。祖籍江苏武进,生于湖北武昌。1917年毕业于截止汉中华大学。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被选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主编《中国青年》杂志。1926年任黄埔军校政治总教官。1927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委员。大革命失败后,参加领导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1928年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长,负责编辑《红旗》杂志。1929年调任中共中央组织部秘书长。1930年5月在上海......[查看详情]
莫愁湖畔的辛亥革命死难粤军烈士墓,是国民革命的史迹。记载了粤军以少胜多的功绩和殉难烈士视死如归的崇高品质。 该墓初建于公元一九一二年,占地377平方米,高达5米的碑塔,搭额和塔座铭刻有传统的唐草和仰,复莲办纹豕,碑塔正面嵌入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成仁”石碑,背面嵌入的是黄兴碑,全塔置于案形有基之上,围以仿古栏,一对青石石狮在墓两侧,粤军阵亡将士墓及其附属石刻,是辛亥革命时期的重要文物。1980年2月5日,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为粤军墓题......[查看详情]
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城中华门外菊花台公园内。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占领菲律宾马尼拉、山打根后,将中国驻马尼拉总领事杨光,领事朱少屏、莫介恩,随习领事姚竹修、萧东明、杨庆寿,主事卢秉枢,甲种学习生王恭玮和驻山打根领事馆领事卓还来等9位外交使节囚禁,于1942年4月至1945年7月枪杀。 在囚禁期间,外交人员在酷刑面前,始终坚贞不屈,保持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1947年7月7日9位烈士遗骸运回国内,同年9月3日安葬于菊花台。九烈士墓茔呈扇......[查看详情]
南京人民大会堂即原国民大会堂,坐落在长江路264号(前林森路),坐北朝南,全部建筑为钢筋水泥结构,连屋面平顶及地下室共5层,配有冷暖气、消防、通风、水电、卫生等设备,正面呈凸型,内厅走廊宽畅,厅顶呈拱型,与一墙之隔的江苏美术馆浑然一体,交相辉映。墙体为斩假石,门楼上方镶嵌有“人民大会堂”5个斗大的金字,显得古朴而又端庄。 大会堂建成于1936年5月5日。1935年9月,孔祥熙等与委员提出在首都建筑国民大会堂,可以国立戏剧音乐院及美术陈列馆充用,得到......[查看详情]
巴基斯坦公使馆旧址位于珞珈路50号(原24号)。1949年1月,巴基斯坦在华设立公使馆,派出首任驻华特命全权公使,租用珞珈路50号寓所为馆址。1937年前,国民政府交通部部长曾养甫购地1890.1平方米,兴建了花园式砖木混凝土结构的三层楼房l栋10间,西式平房2栋7间,汽车房l间,共计19间,房屋面积755.1平方米。巴基斯坦公使馆1949年1月1日起租,1951年1月1日退租。巴基斯坦公使馆旧址现为南京军区第4干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