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邵武市博物馆位于邵武市新建路6号宝严寺内,为南平市综合性博物馆之一。建于1983年,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设两个陈列室,一个在大宝严寺大殿,400平方米;一个在李忠定公祠,700平方米。1987年,在五四路道德巷内新辟民俗博物馆(隶属市博物馆),1988年2月,民俗馆落成,是全省第一座以展示当地历史发展传统性文化、生活的专业博物馆。市博物馆馆藏文物近3000件。有员工9人,观众流量逐年增大。 在邵武市博物馆内珍藏着一只宝贵的公文包,包呈土黄色,用......[查看详情]
梅山天主教堂创立于西元一九一三年,红白相间、壮丽雄伟的哥德式建筑,古色古香,頗具历史艺术价值,堂內铜雕聖母像为雕塑名家杨英风作品,后山幽静祥和,有精美宗教雕塑,走纺其间,身觉天主的福音就在身旁,心灵頓然开朗。
座落在崇雒乡昌茂村旁。该墓长年失修,被埋于荒丘野草之中。经宋大仁教授呼吁,县政府于1955年组织力量经多方寻找,终于得寻断碑:“慈字惠父宋公之墓”,地点与道光《建阳县志》所载相符。1957年和1982年县政府拨款对墓地进行全面修葺,拓宽墓道,建亭立碑,加筑围墙,植树绿化,并定专人看守,现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法医学会学者、专家曾多次到此祭祀宋慈,并立碑为记,碑文曰:“业绩垂千古,洗冤传五洲”。
邵武城关迎春坊尾巷内保存闽北仅存的“清真寺”。该寺建于明初,距今600余年。“讲经坛“正壁中有一尖拱壁龛,内有用油漆书写的古阿拉伯经文。其建筑既有伊斯兰艺术,又有浓厚的中国建筑特征。宋末元初,伊斯兰教传入邵武。明洪武二年(1369年),山西大同府柳御沟人杨赍兴,授邵武府兵马指挥使,率军挈眷到邵武就任。军中将领与幕僚,皆为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人,士兵也多为回民。随军家属在邵武定居的有16姓,100余户、700余人。后陆续又从山西、山东、河北、河南、陕西等省迁......[查看详情]
溪源峡谷位于南平市城乡结合处,现为省级风景名胜的精华景区,面积28平方公里,集“清、幽、灵、秀、神、奇、险、野”于一体,荟萃山川精华于峡谷之中。景区内有峡谷画廊、世外桃园、瀑布大观、龙德寺、中莲花山等景区,已开发景点100多处。 景色特点 溪源峡谷“原始风物天然美,神瀑幽谷甲东南”,“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高等植物1300种以上,超过欧洲2倍,国家重点保护珍稀动植物各数十种,专家认为现仍有华南虎存在的可能。新发现的全国罕见的瀑布群,......[查看详情]
地处坎下。据《中乾庙众簿》(庙谱)载,始创于唐。其庙塑神五尊,为福善王欧阳佑,民主王上官洎、五通王上官兰以及大乾人高计、李定,故名“五通庙”。宋时更名“中乾庙”,扩建庙宇。宋元明历代屡有修葺。清咸丰八年(1858)春,遭太平天国军队焚毁,秋季即开始重建,同治元年(1862)告竣。 景色特点 现有中乾庙占地面积近2000平方米,为斗砖封火马头墙,八字门楼,两进殿,重檐顶。北侧封火墙外有砖构护厝--“雪瓮”(土称,即贮藏房)等附属建筑。五开间,抬梁......[查看详情]
从建瓯市向西31公里处,有一片长绿阔叶林,她像一块翡翠嵌在闽北林区茫茫林海之中,她就是被中外专家誉为“中亚热带森林博物馆”、“东南奇秀”、“绿色宝库”的神奇万木林。万木林原为元末(1354)乡绅杨达卿逢灾年募民“植杉一株”、“偿粟一斗”营造的人工林,并于明初元末(1399)封禁保护,迄今600年。经长期的自然演替成为现今富有特色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万木林是我国最早(1957)建立的自然保护区之一,是世界护林和环保的典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的官员、教授誉为......[查看详情]
庵山地名的来历是因为唐明宗时,有一个叫石湖的处士,结庵其上,始称庵山,山上灵济庵敬奉的庙神即是石湖。庵山有十二面,登临其上,四顾形势各不同,主要山峰为南峰、北峰。南峰多奇石,有一块平整大岩石,美称“龙坛”,周围奇石林立,如斧劈刀削,峥嵘险峻,十分壮观。俗称关刀峡。北峰有一奇岩状如猛狮,俗称“狮子岩”,岩下泉水清凉甘甜,此泉叫庵山泉,又美称为“灵泉”、“龙井”。 庵山灵济庙,大门右边立一石碑,系光绪年间建阳县正堂俞示严禁盗砍滥伐森林竹木的告示。内有句云:自......[查看详情]
位于邵武市西郊。依山傍水,占地面积38公顷。园内有众多的宋、元、明、清各代古建筑遗址和风景名胜,其中尤以沧浪阁、熙春朝阳、六嘘高啸、惠应祠、越王台最为出名。 沧浪阁在邵武市郊熙春山之东,俯临富屯溪。建于明万历年间,俗称八角楼。清雍正初年,为纪念南宋著名文学评论家和爱国诗人严羽而易名沧浪阁。阁内天井中种有黄杨、翠竹、桂花、石榴等,四季常青,鸟语花香。沧浪阁有严羽的《沧浪集》、《沧浪诗话》等著作。其阁顶,是欣赏富屯溪夜景的极好去处。 从沧浪阁沿溪......[查看详情]
碗厂村做碗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这个自然村也因此叫碗厂。相传,这个碗厂是明末清初江西景德镇一位大师傅来这里开办的。 据说这位大师傅最开始制作的是作为明朝贡品用的轻薄透明的糯米青花瓷碗,清兵过江后,他不愿为清朝皇帝卖命,就隐姓埋名到这儿办厂,起初他还是制作祖传的糯米青花瓷碗,一次险些被官府发现,差点引来杀身之祸。为保儿孙平安,后来他就改制土碗,所以他的手艺就没有流传下来。不过,在锦溪漂流时可以仔细看看溪里,也许还能找到这种稀世之宝呢! 碗厂村的制碗工......[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