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您来到全程旅游网!
您所在的位置: 全程网首页 > 宁波景点 > 中天阁

中天阁

详细地址:

开放时间:

景点简介: [查看全文]

景点简介

  在余姚城内的龙泉山上,有王阳明先生的讲学处一中天阁。中天阁初建于五代,取唐代著名诗人方干《登龙泉山绝顶诗》中“中天气爽星河近,下界时丰雷雨均”之句,名之为中天阁。这里环境幽静,绿树参差掩映,光影斑驳。
  春月桃花似笑,夏日榴花似火,秋月桂香浮动,冬月腊梅怒放。遥对南天,一览无余,确实是一个读书做学问的佳境。明正德年间,由大儒钱德洪开辟为讲堂。正德末年,王阳明归余姚祭扫祖茔,被钱德洪、夏淳、范引年、诸阳、柴凤等七十四人迎请到中天阁,拜王阳明为师。嘉靖初年,王阳明丁父忧家居期间,定会期开讲于中天阁,规定以每月的初一、初八、十五、甘三日为阳明先生亲自开讲之日。每遇开讲之日,听讲者多达三百余人。其他日子仍由钱德洪主讲,讲授王学,学生们称钱德洪为教授师。王阳明还为学生订立学规《中天阁勉诸生》,亲自书壁,以告诫勉励学生。
  现存五开间两层楼的中天阁为清代建筑,正厅有一副明神宗的御笔楹联:“智水消心火,仁风扫世尘。”上首,一轴王阳明先生的画像,广额高额,清酒严肃消u腮络须,沉思的眼神,太阳穴上左三右四共七颗黑籽,真正是王阳明先生的本来神态。就是这位哲人,冲决了弊病百出凝固僵化的朱熹理学,以“致良知”的哲学命题超越了前贤,把“心学”发展到最高范畴,使人们摆脱世俗的束缚,自由自在地生活。当你身处讲堂中时,面对画像,尤如在聆听阳明先生的谆谆善诱,把“心学”讲得透澈明辟,使得势利纷华之染日无,砥砺切磋之心日浓。
  中天阁东侧有一常年不枯的石井,因水面常呈现游龙波纹,称之为“龙泉”。苏东坡曾赞扬此井说:“龙泉石井甘胜乳”。时任鄞县县令的王安石,亦多次来余姚,登临龙泉山,曾写诗赞美说:“山腰石有干年润,海眼泉无一日于。天下苍生待霖雨,不知龙向此中蟠。”“人传此井未尝枯,满底苍苔乱发粗。四海旱多霖雨少,此中端有卧龙无?”靖康年间,小康王为躲避金兵的追搜,逃经余姚时亦登龙泉山,饮龙泉之水,认为甘甜爽口。当他登基为皇(宋高宗)之后,曾派人来余姚汲取龙泉水,装了十余坛运往临安。
  中天阁的后上方,原是“二王祠”,祭祀王阳明及其父亲王华,可惜已被岁月的风雨,吹淋得只剩下一片空基。 王阳明先生讲学处一中天阁,于1981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交通信息

特惠政策

温馨提示

周边景点推荐

相关线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