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龙泉寺,是崇信县最重要的旅游名胜,省级风景名胜区。寺门前有一片平坦宽畅的广场,建有门庭和三块石碑。穿过门庭,在越过沟谷之处架有一座高高耸峙的白色桥梁,拱洞圆且高,酷似古时官馆的玉带模样,桥仿照颐和国某桥而造。 过桥上山,几十个水泥台阶顶额而立,经过三段“一长陡一短平”的台阶道路,便出现了“芮谷圣境”牌坊门。过了牌坊门不远,左首隔着浓绿树荫的沟谷中出现一条白色巨龙。水泥塑造的巨龙跟前,身长足有十余米,颈角翘空,四足驻地,身躯蜿蜿,鳞鳍重重,似......[查看详情]
古灵台位于灵台县城内,始建于公元前11世纪商纣时期,是周文王征服了位于今灵台县百里镇一带的密须国后,为祭天昭德、与民同乐所筑。唐时,正式定为县名。原“灵台”坐北向南,台体用土夯筑。历史上,“灵台”两次被毁,两次重建。1933年重修的“灵台”,青砖彻面,底宽12.3米,高12.3米,台体分两层,顶建八卦亭,内塑周文王像。传说在建成之时,从东面飞来两只丹顶鹤,连续三天绕台飞鸣,栖于文王庙的古柏之上,一时轰动县城,被视为吉祥之兆。现在的“灵台”,坐北朝南,底宽......[查看详情]
关山天池朝那湫,位处庄浪县郑河乡上寨村东北湫头山(为天山山脉)巅,海拔2535米,距县城30公里,属渭河发源地之一。因其处于朝那湫故古地,故名朝湫。朝那湫湖泊“广五十五亩六分,由前后两湫组成,簸箕形,幽深莫测,湫水澄清,不染尘秽。前湫状若卧蚕,各夏早涝有可增损,四周青黛环拱,绿草茵茵;后湫形似弯月,湫内遍生红色水草,犹如胭脂溶入其中。夏秋之际,湫内青波荡漾,落日溶急,湫畔牛羊遍野,牧笛悠扬,极富诗性画意。”湫池源远流长,曾有种种传说。一传是“灵地”,相......[查看详情]
昔称“乌龙山”,五龙山位于崇信县城西20公里处的氵内河南岸,属关山东麓之余脉。相传因环周有五条蜿蜒的巨大石崖相拱,形五王龙奔腾之势,故而得名,在宋代有“五龙捧圣”的说法,为“崇信八景”之一。 五龙山山势蜿蜒而挺拔,危峰峭壁,怪石突兀、翠峦叠嶂,风光秀丽,林海古树、长沟翠谷、神泉碧水、兵戒遗址等自然和人文景观颇多。五龙山庙宇始建于隋、唐,后明、清多次修复。 “文化大革命”中山下氵内河水流湍急,鸣咽东折;山南的峡口曾是抵御西戎的咽喉、一夫当关万夫其......[查看详情]
泾川县田家沟生态风景区,距县城及西王母祖庙王母宫3公里,流域总面积49.7平方公里,景区总面积5平方公里,紧依312国道,交通方便。景区内鸳鸯、白鹤、草鹿回归自然,山青水秀,瓜果飘香,是一个以自然生态景观为主要内容的集休闲、娱乐、度假为一体的风景区。现建有渔塘、水上乐园31000平方米,接待中心、商店、娱乐场所5400平方米。田家沟生态旅游区的主要景点有:观光果园、西王母民俗园、珍稀动物园、珍奇植物园、水上乐园、游乐园、戏水池、垂钩中心等。
龙泉寺位于崇信县城北2公里的凤山山腰,海拔1215米。山上流水从崖壁间渗出,形成两泉:一曰浓露泉,一曰贯珠泉。贯珠泉陡壁之上有一棵古柏,形似飞龙,鳞爪森然,蜿蜒于峭壁之上,已有上千年树龄。龙与泉和,山与水映,龙泉寺因此而得名。龙泉寺为低山沟壑地貌,青山隐隐,绿水悠悠,水溢岩石,飞泉贯珠形成它于方圆不足二千亩的景点内,凝聚了陇东黄土高原景观的精华莲花晓日、高原秋风、古柏龙蟠、灵沼鱼化、瀑珠怕雨、辍桥步月、湫池霖雨、谷内烟霞等名胜八景,小巧玲珑,引人入胜,堪称......[查看详情]
莲花台位于华亭县西部的关山林海之中,距县城35公里,海拨1520米至2764米,相传为皇帝祭天的地方。莲花台以大自然原始景观为主,兼容道教人文景观的风景名胜区,有观赏保护区域118.8平方公里。区内峰峦竟秀、岩壑幽深、百鸟和鸣、风光秀丽,动、植物资源丰富,被称为黄土高原上叹为观止的“动物园”和“植物园”。莲花台文化遗迹甚多,有古铜矿遗址2处,古栈道遗址2处,石刻21处,佛像20尊,庙宇多处,迄今发现的秦在雍所建五寺中的古“上寺”、“下寺”遗址就在此处。青龙......[查看详情]
海拔2234米的香山,是崆峒山的最高峰。香山景区以丹霞地貌地质景观和地质构造地质遗迹为主,可以参观到白垩纪砂砾岩形成的峰林、石柱、苍松翠柏,如入崆峒仙境。同时可以看到断层、节理和泥裂(龟裂纹)地质构造遗迹,陡壁悬崖,孤峰石柱奇异百态的自然景观。其次有人文庙宇景观,主要有香山路线和麦垛山路线供游人观赏旅游。
石拱寺位于华亭县南11公里的上关乡半川村,坐北向南,依崖开窟,窟释分布于东西约120米长的沙质石崖上,现存窟龛14个。石拱寺开凿于北魏延昌元年(公元512),窟形、结构、布局、雕刻手法及造像姿态表情,均有独到之处。这些窟龛中保存的造像及壁画浮雕,比例适中,身段窈窕,衣纹流畅,面部表情生动端庄,特别是菩萨和供养人形象,发髯高耸,蛾眉凤眼,口唇微启,笑中含情,栩栩如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明代平凉宝塔位于平凉市城区,建于明弘治年间,为七级八棱锥状体仿木楼阁式砖塔,高27.54米,底部直径12米。其第一层南面有拱形塔门,上嵌“大明”石匾。经上各层四面有门和龛。出檐部分为砖雕斗拱,有云头花卉,上复琉璃瓦件,各角有曾头凤铃。圆形尖顶,上有铁铸宝刹。塔内设木结构楼板、楼梯,可供登临。整个塔体雕工精巧,绿瓦黄墙,金碧辉煌。登塔远眺,城区景色尽收眼底,是平凉城区主要风景之一。1963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