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历史文化名城德凤镇是黎平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个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德府城。追溯这一地区,历史悠久。早在秦代,已有人繁衍生息,隶属于黔中郡。汉唐宋元,绵延不断。南宋理宗宝祜年间(1253-1258年),设潭溪、八舟等军民长官司,始有建置。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设上黎平军民长官司,黎平从此得名。明清时期,先后设五开卫、黎平府、开泰县于五脑寨(今德凤镇)。 德凤镇内,明清古建筑群保存完好,飞檐翘角,鳞次栉比。著名的有两湖会馆、成德桥、玉带桥、神......[查看详情]
剑河温泉简介 剑河温泉位于贵州省剑河县城20公里的320国道公路旁,距天门洞风景区1公里。剑河温泉在山脚之下,原有温泉眼10余口,现存6口泉眼。泉水晶莹清澈,每秒钟流量10公升,各泉眼温度不同,从38℃至50℃不等,全都为含微量放射性元素氡的温泉,故称之为氡泉。对疗养、健身有显著的疗效。 剑河温泉疗效 剑河温泉为国内稀有的氡硫温泉,日涌水量1800 吨,富含氡、硫、铁、钾、钙等元素,其理化指标与法国著名的维稀温泉相似,有消毒、去疾、健肤之......[查看详情]
一、历史沿革 凯里学院的历史可追溯到1901年在镇远建立的“明德中西学堂”,其高等教育历史则应从黔东南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大学——黔东南大学算起。黔东南大学于1958年8月成立, 1959年8月改建为黔东南师范专科学校。 1961年7月,黔东南师范专科学校改建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学教师进修学校,同年9月搬迁至凯里,与贵州省凯里民族师范学校(1956年秋建校,后改称贵州省凯里师范学校)合并办学。1975年12月—1977年间,在贵......[查看详情]
龙鳌河风景名胜区分为龙鳌河,马家寨,思州古城,龙田将4个景区. 龙鳌河全长39.7公里,上游的落箭塘是一个近200人的土家族居住地,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情.这里依山傍水,一派田园风光.寨内长有神奇的大树,树上长有7种不同枝叶,颜色各异,至今无人能确呼其名.寨内土家人使用的石磨,石碾,水车古香古色. 中游是龙鳌河风光的主体部分,共有47个景点,其中国家一级景地两个:"银河飞瀑"和"龙鳌飞水".马家寨座落于龙鳌河畔的水尾镇狮子山东麓,全寨上千人口清一色姓吴.
飞云崖月潭寺牌坊得名于坊额间那三个竖书黑色行体大字"月潭寺",此牌坊通高9.5米,宽9米,坐西向东,为六柱五间三层檐式砖石结构,始建于明代,是飞云崖较早修建的古建筑之一,后经多次修茸,现已成为贵州众多古牌坊中最具特色的牌坊之一。成为了飞云崖西部建筑的代表,从建筑学角度来说,此坊集中西方文化于一体,从伦理文化来讲是集佛、道、儒三教合一的艺术画壁。 首先从整体上看,月潭寺牌坊在建筑风格上改变了中国传统楼式牌坊的传承性,它将传统的码头墙层檐式结构改为了这......[查看详情]
飞云崖景区系国家级舞阳河风景名胜区十大景区之一,距黄平县城12公里,以其有悬空石崖形如飞云而得名,历来为黔中一大名胜,史籍记载详尽和历代文人题咏之多,在中国、在贵州颇有盛名。明代哲学家王阳明赞之曰:"天下山水之奇聚于黔中,黔中山水之奇聚于斯崖。"景区内古建筑建于明代正统八年(1443)年,后经不断增修保存至今。现为贵州省重点保护单位,省民族节日博物馆。漫步飞云崖、触目苍苔横啮、古意盎然,桥东石坊上清人鄂尔泰所题"黔南第一胜景",真是诚哉斯言。 从施......[查看详情]
朱家山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位于黄平县上塘乡、浪洞乡、旧州镇境内,总面积123.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49.68%,是黔中地区唯一保存完整、面积较大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风景区。有木本植物87科201属417种,其中三类杉、红豆松杉、杜仲、甜茶等属珍稀树种。有大鲵、穿山甲、弥猴、蟒蛇、森麓、野猪、山羊、岩鹰、白鹭等野生动物几百余种。朱家山是舞阳河和野洞河的源头,垂叠的阔叶美景,奔腾的瀑布群,神秘的天然溶洞,雄壮的乌梅河甲岩奇观,是人们休闲观光、野外探险、科学......[查看详情]
雷公山,苗岭之颠,海拔2178.8米。苗岭山脉横贯黔西、黔中、黔南、及黔东南,连绵近千公里,因此,雷公山冠贵州名山,现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视为世界十大森林旅游胜地之一。雷公山绿色植被覆盖率高达90%以上。在已知的1390种植被中,被列为国家濒危、珍惜植物的有20种,即秃、红豆杉、马尾松等。这些珍惜物种,都是距今200--7000万年之间的新生代第三代物种。在雷公山保护区内尚有黑熊、猕猴、林麝、大鲵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及500多种动物,与人类和谐共处。 ......[查看详情]
有六百多年历史的高增侗寨有三座鼓楼,分属上寨、下寨和坝寨三座寨子。其中两座17层,高近30米,另一座13层,高20多米。三座鼓楼都有醒目的攒金宝顶,全部用柱枋凿穿,相互交插而成,不用一钉一铆,工艺精湛之至。 高增的大歌很有名。无论是沉重忧郁的创世古歌还是热情奔放的情歌,在这里都可以听到。当地男女青年从相识到相知相爱到结为伉俪,也都离不开“对歌”这一传统。因为总有人要恋爱,所以到了高增,不怕听不见对歌、遇不见“月夜行歌”。 高增的节日众多。节日......[查看详情]
在这里主要看苗族女子的服饰。南花苗寨的女子多穿长裙,被称作“长裙苗”。这里的百褶裙长达80厘米。节日时的牛角银饰是另一个特色,“大牛角”长达1米左右。 因为交通方便,距离凯里比较近,这里的旅游开发程度比较好,有多家“旅游定点接待户”。河边建起了供住宿的木楼,还建了许多茅草亭,周末的时候人声鼎沸,河滩上停满了私家车,俨然半个渡假山庄。村民对此显得很漠然,一副事不关己又无可奈何的样子。寨子逛下来不需要花很长时间,半个小时就可以了。不过,坐在南花桥上,吹......[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