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老岭旅游风景区座落于秦皇岛市区西北,青龙县东南部,系古永平府内名山,主要景点有:窟窿山、棋盘山、响山、七龙潭、白蛇吐布、水帘洞、乌龟探海、神女卧、醉卧刘伶、铁瓦乌龙殿。 窟窿山位于老岭最高峰黑尖顶北侧,山势陡峭险峻,不可攀登。山的顶部更有一个巨大的透天孔,远看,好似一轮明月挂在山中,如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又恰似一弯新月上眉梢。如遇到浓云密雾,洞光时有时无,又似明月在云海中忽行忽止。相传窟窿山,是神话里“二郎担山赶太阳”所担之山,透天孔是二朗用扁担......[查看详情]
天马山旅游风景区位于秦皇岛市抚宁县城北10公里处。天马山,海拨293.5米,因顶峰有巨石似云中奔马而得名。天马山西临洋河水库,高耸挺拨,风景秀丽。天马山以文字摩崖最为著名,现存5幅题刻: “天马山”、“山河一览”、“天马行空”、“带砺山河”、“海天在目”, 皆出自明代将领之手。字体工整,笔迹秀劲。该山文字摩崖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马湖东傍天马山,西面群峰环簇,湖面广阔,湖水清澈。进入湖区,门额上高悬“ 天马湖”3个楷书大字,通过雄伟的溢......[查看详情]
碣石山风景区位于昌黎县城北4公里,距避暑胜地北戴河约30公里,东距渤海仅15公里,为燕山余脉。景区内主要景点有:仙台顶、天桥柱、五峰山、龙潭洞、水岩寺、碣阳湖。主峰仙台顶,海拔695 米。山中有古刹“水岩寺”。悬崖峭壁上现仍留存着古人镌刻的“碣石”两字。登临仙台顶,山海奇观尽入眼帘。有关碣石出处有两说,一说在河北昌黎。另一说在辽宁兴城。20世纪80年代中期,考古工作者在孟姜女庙(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内)附近的孟姜女坟发掘出一些古代物品,证实这里是碣石真正......[查看详情]
·学院介绍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地处风景宜人的著名旅游城市秦皇岛,北依绵延的燕山山脉,南临渤海,东眺山海关,西望北戴河,自然与人文环境俱佳,实为理想的求学成才之地。 学院始建于1941年,2000年原秦皇岛煤炭工业管理学校并入学院,2003年更名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资格。学院现有秦皇岛、昌黎、欧美学院三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300亩,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70人,其中教授、副教......[查看详情]
·学院简介 唐山师范学院是一所踏着新中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足迹,一步步开拓跋涉、继往开来,虽春秋欠富,却前程看好的新型本科院校。 1956年初创以来,六七十年代的风雨兼程,八九十年代的温煦积蓄,于世纪之交终获振翼鹏飞之机。经教育部批准,成为我省首批专科升格本科的高等师范院校。 学院半个世纪以来在为冀东乃至全省培养了 10万人才的基础上,目前正进行着二次创业,主动更新办学观念,全面增强办学实力,扎实提高办学质量,稳步提升办学......[查看详情]
山海关城平面呈四方形,城东面依附长城,围以南、北、西3面城墙,全城周长4363.5米, 城墙外部以青砖包砌,内填夯土,有城门4个, 东称“镇东”,西称“迎恩”,南称“望洋”,北称“威远”。有水门3个,居东南、西南、西北三隅,以泄城中积水。 天下第一关为山海关城的东门,又称“镇东楼”。系箭楼格式,楼分两层,城楼建筑, 上为歇山重檐顶,顶脊双吻对称,下为砖木结构。城楼上下两层共有68个箭窗。悬挂3块木质白地黑字“天下第一关”匾额, 楼内一层为原匾。“天......[查看详情]
原名石河水库,位于秦皇岛市山海关城西北3.5公里处,位于旅游名城山海关境内,生态环境优美典雅,是长寿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1974年筑坝蓄水而成,为峡谷长湖。因地处燕山脚下,依傍长城,近山海关,自古为要塞,故名。隋、唐、辽、金时期的民族军事冲突多发生在这里。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率20万大军与明蓟辽总兵吴三桂和清将多尔衮大战在石河两岸;北洋时期的两次直奉战争也发生在这里;1933年1月,日本侵略军进攻华北,爱国将领何柱国将军奋起抗战也在这里。......[查看详情]
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明朝开国元勋徐达奉命主持修建长城。为了调运各种军需民用物资,在山海关石河口修建了码头。船夫渔民出海作业,总是冒着很大的危险,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只好把生命托付给神灵。为了乞求神灵的保护,乞求海上风平浪静,平安无事,就在老龙头的西侧修建了海神庙、北海神庙、妈祖庙、龙王庙等四座庙宇。1900年八国联军从老龙头登陆,四座庙宇被毁掉了。现在的海神庙是1988年重新修建的,它综合了原有四座庙宇的特点,重新构思设计,延伸入海12......[查看详情]
靖边楼亦称东南角楼、东南台。位于山海关城的东南隅,是山海关城的防御性建筑。 据嘉靖年版《山海关志》记载:靖边楼始建于明初,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万历十五年(1587年)、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分别重修.
据《山海关志》记载:“临闾楼在东城上接东罗城北角处,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建。因建东罗城连接关城,虑有不测,特置楼设军”。 临闾楼与东罗城同期建成,是拱卫山海关城的防御性建筑。清以后逐渐废弃。 1985年,国家有关部门拨专款加以修复,1986年竣工。 修复后的临闾楼坐落于长方形城台上。城台面阔25米,台高10米。临闾楼建筑面积119.52平方米。为五脊歇山单檐顶,双层砖木结构。楼东、北、南三面辟有20个箭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