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灵应风景旅游区位于南安市东北部洪梅镇玳瑁山,自省道305线沿洪(濑)六(都)公路可直达景区,北连南安乐峰、洛江区罗溪镇,南接洪濑镇,东与洛江区双髻山风景区遥相呼应。 灵应寺是闽南著名的千年古刹,史传佳话:“灵应签、仙公梦、灵应出茶叶、仙公出米石。”它座落在泉州市南安洪梅镇六都的玳瑁山南麓。据传后唐年间有个神童——李文愈坐化于玳瑁山南麓枷吊藤中,乡人柯长者奇遇感其灵异,将他的真身塑造成佛,祀奉为“祖师公”,并建岩曰“紫帽岩”。“紫帽岩”历经宋、元、......[查看详情]
花桥慈济宫始建於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祀北宋泉州名医吴本(979-1036军)字华基、号云冲。闽台尊称吴真人、大道公、花桥公、保生大帝。据史志载,其一生“以医名天下,以济人救物为念,而义不取人一钱”、“业医无贵贱,按病授药,如矢破的”。花桥为其生前行医故址。 清光绪四年(1878年),泉州绅士及商民于花桥宫内倡设泉郡施药局,博采药源,广施民众,以弘扬吴真人业医济世、扶危济困之精神。光绪六年(1880年)改称泉州府施药局。 光......[查看详情]
屈斗宫古瓷窑址位于德化县城郊宝美村破寨山西南坡,1976年发现,是宋元外销瓷古窑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窑址东西宽约300公尺,南北长约150公尺。1976年发掘一座有17间窑室的鸡笼窑,长57.1公尺,宽1.4-2.95公尺,共出土800件烧制工具和6793件或完整或残缺的日用瓷器。其产品以纯净莹润的乳白色为特征,造型和制作工艺具有宋元的特点。出土的高足杯、直道纹洗、折腰弦纹洗、墩子式碗、粉盒和军持等为元代制品。尤其直通纹洗底部刻画长袍、缨......[查看详情]
位于晋江东石镇山前村岱峰山南麓崖壁兀立处的南天禅寺,因崖刻石佛又称石佛寺。南天禅寺原建于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后时废时修,现存为清代土木建筑。大殿依山崖而建,分设山门、前殿、他大殿、廊庑,重檐歇山结构,雕梁画栋,蔚为大观,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殿后石壁上凿有神龛,镌刻有三尊风姿别具的巨大的崖刻石佛。后龛高7米,宽16米,内刻三尊壁雕石佛每尊各高6米,宽3米,是统称为“西方三圣”的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和势至菩萨。弥陀正中盘腿端坐莲台,头挽螺鬓,两耳垂肩......[查看详情]
东石寨位于市东石镇镇区,与波光潋滟的台湾海峡金门岛遥相呼应,名闻遐迩。300年前,民族英雄郑成功率领义军,在此安营扎寨、操兵演练,地处平整白沙湾海港、背靠岱山岩的东石寨成为明军理想的水操台。小小的古镇海村一时间旌旗飞扬、声震环宇,令敌寇闻风丧胆、俯首称臣。进入东石镇,沿西尾街穿过鳞次栉比的建筑,古朴幽雅的百年古寨便清晰地展现在面前。空旷平坦的水泥台面约有300多平方米,边界用白色石块栏杆围成,这里便是郑成功训练水师的水操台。 往里走,只见寨中有一奇岩突兀,......[查看详情]
泉州湾古船陈列馆设在鲤城区开元寺内,主要陈列室1974年从泉州湾后渚港发掘的宁代沉船及其伴随出土物。沉船残长24.20米、残宽9.15米。船声扁阔,底尖,船壳板用2至3重板叠合,有13个水密隔舱,主龙骨两端接合处均有“保寿孔”。 根据研究,这是一艘13世纪泉州造的中型远洋货轮,长度为34米、宽11米、型深4米,载重量达到200余吨。
惠安是国务院批准的闽南金三角对外开放县之一,位于福建省东南部,地处泉州湾与湄洲湾之间,隔海峡与台湾相望。 惠安是福建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全县旅居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80 万人,台湾汉族同胞中约有90 万人祖籍惠安。他们爱国爱乡,前来寻根谒祖、探亲访友、旅游观光、投资经商,踊跃参与家乡建设事业,为惠安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作出可贵的贡献 惠安县背山面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常年平均气温19 ℃,平均降雨量1038 毫米。惠安陆......[查看详情]
石狮海底世界馆以环太平洋生之旅为主题,将太平洋海域特有的地貌和鱼类品种艺术地在现,展示海洋生物三百多个品种,各种观赏鱼一万多尾,每天还有六场的人鱼共舞和海豹表演。 根艺博览馆展示根雕作品三百多件,许多作品荣获国家金奖,作品照片资料收入国家档案馆。 奇石博览馆陈列来自世界各地的奇石二百多种,件件作品觅自天然,维妙维俏,趣意盎然。
蜚声海内外的泉州开元寺,位于泉州市区的西街,始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寺址原为州民黄守恭家桑园,相传桑树曾开白莲花,故献园与僧匡护建寺,朝廷赐额“莲花寺”。长寿元年(692)改名“兴教寺”,神龙元年(705)又更名“龙兴寺”。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诏天下诸州各建一寺,以纪年为名,遂改称“开元寺”。大中元年至六年(847—852)间,华严宗僧行标曾驻锡此寺。大中二年(848),天台宗僧令言于开元寺西创支院“西罗汉院”。五代闽国时,泉州刺史王审邽、王......[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