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屈斗宫古窑址位于德化县城关,1976年发掘,属宋元古窑址。东西宽300米,南北长约150米,有17间窑址,出土800多件窑具和670件较为完整的器物。其产品以纯净莹润的乳白色为特征,其造型和烧制方法具有宋元时代瓷器的特点。古窑址的发现为判定东南亚出土的中国德化瓷器的窑口和断代提供了确凿的实物佐证,为研究海上“陶瓷之路”,陶器外销和宋元时期中外贸易友好往来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见证。 屈斗宫古窑址,位于有“中国瓷都”之称的福建省德化县城东隅的宝美村。198......[查看详情]
乌髻岩又名“灵应岩”,乌髻岩位于永春县城西北40公里的锦斗镇飞凤山。乌髻岩称“乌髻”,因乌髻岩石有乌石形似古代仕女美髻而得名。初建于唐开元年间,距今1300年,是泉南佛国独具特色的著名古刹,又是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级对外开放宗教活动场所、集“朝圣”与观光于一体的优秀旅游胜地。 乌髻岩传说 《永春州志》记载“乌髻山势若文笔,林木荟蔚,望之如云髻。《福建通志》把其列入“名胜志”。这里层峦迭翠、岩谷萦纡、松啸涧鸣、风光旖旎,游人至此,大有超尘......[查看详情]
永春县境内就有一处颇值回味的风景,那就是被人们赞美为“蓬壶胜境”的蓬壶仙洞风景区。蓬壶仙洞位于距离永春县城30公里的蓬壶镇境内,相传千百年前,佛、道两家同时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于是两家割袍为界,蓬壶仙洞瞬间化为二峰:一峰修筑道观,一峰建造佛刹。山顶之上,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观,在万绿丛中,几块岩石出露,人称仙翁石,细看犹如老君坐像。他头梳发髻,身着长袍,右手扶膝,左手遥指前方,正在谈经论道,指点苍生。此外,神农大帝、妈祖也身居山中,可让众生摩顶朝拜。 ......[查看详情]
伊斯兰教圣墓座落泉州东门外灵山南麓。据《闽书》载:唐武德年间(618-626),伊斯兰教创始者穆罕默德门徒四人来华传教,一贤到广州,二贤到扬州,三贤、四贤到泉州,卒葬此山,屡显灵异,俗名灵山圣墓。该墓为伊斯兰世界现存最古老、最完好的圣迹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墓为两座并列花岗岩石雕基盖,上建四方形石亭遮护。墓后石构淮廊,廊内立石碑五方。中有元至治三年(1323年)泉州伊斯兰公会立的记述墓葬者事略的阿拉伯文辉绿岩石碑,有明永乐十五年(1417......[查看详情]
展览城共设有815个国际标准展位,配备中央空调、自动扶梯、客货梯及汽车电梯、国际国内通讯商务中心、24小时消控保安等。系统配套齐全、功能先进,并配备60000平方米前后广场、停车场;88000平方米常年展销馆(商贸街)等,庞大的展览空间可以提供各参展团体充分展示的机会。每年九月九日期间举办的泉州商品交易会,均取得极大成功。投资看厦门“9.8”、商贸数泉州“9.9”,泉州展览城已成为一扇推开大市场的门。98年12月份,规模盛大的 98国内旅游交易会的主会......[查看详情]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是一座反映祖国大陆(福建)与宝岛台湾历史关系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座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市区西北侧,北倚国家级风景区清源山,南接风景秀丽的西湖。占地154.2亩,主体建筑面积23332平方米,高度43米。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集收藏、展示、研究、交流和服务等功能为一体,是中宣部直接授予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团中央授予的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同时也是研究大陆与台湾关系史特别是闽台关系史的重要学术机构。 闽台缘博......[查看详情]
志闽旅游区位于厦门同安与安溪龙门交界处(距厦门市区48公里、泉州80公里),206省道旁,交通便捷。厦门至安溪路线的车子均从旅游区门口经过。旅游区目前已实现以下项目对外开放:矿泉溪漂流、野战、野外生存、穿越峡谷、攀岩、滑索、潜水、划船等运动项目,并有情人幽谷、烧烤、茶座、度假村等休闲设施。 志闽旅游区有山泉度假村等配套设施,有双标房、日式榻榻米客房(25平方)、别墅(两层楼)、小木屋,喜欢露营的朋友还可选择帐篷。度假村住宿费用从每人四十元到一百来元......[查看详情]
蜚声海内外的泉州开元寺,位于泉州市区的西街,始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寺址原为州民黄守恭家桑园,相传桑树曾开白莲花,故献园与僧匡护建寺,朝廷赐额“莲花寺”。长寿元年(692)改名“兴教寺”,神龙元年(705)又更名“龙兴寺”。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诏天下诸州各建一寺,以纪年为名,遂改称“开元寺”。大中元年至六年(847—852)间,华严宗僧行标曾驻锡此寺。大中二年(848),天台宗僧令言于开元寺西创支院“西罗汉院”。五代闽国时,泉州刺史王审邽、王......[查看详情]
天后宫又名天妃宫,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妃宫为我国现存建筑规格最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妈祖庙,位于泉州市区天后路。天后宫始建于宋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官府常在此为出海商船举行祭海大典。 妈祖名林默娘,是北宋时湄洲岛的民女,据说她出生的时候,遍地生香,瑞光四射,她终生行善济人,引导乡人避凶趋吉,后来她为了救护船只遇到风暴的父亲而遇难,百姓感念她的美德,尊她为海上女神,立庙祭祀,当地渔民出海前都要到天后宫前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