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水霞公园南邻仙霞路,东邻水城路,西面和北面都是住宅。1995年全园面积1.18万平方米。 园址原是农田和河浜。1987年底为配合仙霞小区的建设,市人民政府投资85万元将此地辟为公园。建园工程由上海市园林设计院负责总体规划及绿化设计,上海景泰装璜工程公司承建。园名从所在的水城路和仙霞路名中各取一字,定名为水霞公园,于1992年元旦正式对外开放。 园南北呈长方形,周家浜纵贯园中,把公园分为东、西两部分。总体设计利用原有水面,以"水霞"为主题置景,......[查看详情]
长宁区革命文物陈列馆曾是中央早期机关刊物《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1988年10月,被修复为长宁区革命文物陈列馆,并向社会开放。陈列馆建筑面积224平方米,陈列分为两个区域:一楼为《长宁区革命史料史迹展》,二楼为编辑部复原陈列。《长宁区革命史料史迹展》重点介绍长宁区的3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路易·艾黎故居和中共中央上海局机关旧址,用以缅怀先烈,教育后人。陈列馆免费对外开放,同时为青少年举行18岁成人仪式、入团(队)、党员入党宣誓仪......[查看详情]
刘海粟美术馆是上海一座新兴的国家现代美术馆。它坐落于上海西部的虹桥开发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它是以中国新美术运动的奠基人之一刘海粟先生之名命名的。江泽民主席题写了馆名,1995年3月16日正式开馆。它集美术馆、小型博物馆和个人纪念馆于一体,而主要履行美术馆的功能,如向公众进行美术教育,组织学术研究,开展国际国内的文化交流,推进我国的美术事业。刘海粟美术馆愿以高水准的展览和高质量的服务面向国内外美术界人士和广大美术爱好者。 刘海粟美术馆拥有良好的专......[查看详情]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于1981年5月29日在北京逝世时,党和国家根据她的遗愿,将她的骨灰安葬在上海她父母墓地的东侧(西侧安葬着伴随她50余年的李燕娥女士)位于长宁区宋园路21号。1984年这里被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陵园”,并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整个园区由甬道纪念碑、纪念广场、宋庆龄雕像、墓地、陈列室等部分分组成。陵园甬道中央矗立着采用花岗岩磨光制成的宋庆龄纪念碑,上面刻有邓小平周志题写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查看详情]
华山儿童公园位于华山路1575号,除园门前是华山路外,四周皆为住宅。园址本是一块荒芜的公地,解放初期已成为一非正式的垃圾堆,1950年市公务局园场管理处将此地辟为公园。建园工程于当年6月12日开工,1952年5月1日对外开放。 公园初建时,园林建筑仅有一只茅亭,连同管理用房和厕所在内,建筑面积不超过60平方米。1972年,当地陈家巷居民委员会利用园内管理用房设小型图书馆,供中、小学生借阅。1973年园林部门拨款7000元,添置了一些儿童游乐设施,面......[查看详情]
天山公园位于延安西路1731号。1958年,为填埋法华浜而在园址大量取土,形成人工湖,因其形似葫芦,取名葫芦湖。人民政府在湖的周围种植树木,辟建为公园,于1959年国庆节取名法华公园对外开放。公园原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1998年因建造轨道交通明珠线和延安西路拓宽征地4300平方米,现有面积6.8万平方米,其中水体面积1.67万平方米,草坪1.24万平方米。公园布局精巧,环境幽静。拥有山、湖、池、岛等景观。 1965年,公园改名长宁区国防体育公园。19......[查看详情]
虹桥公园位于虹桥开发区遵义路以西、仙霞路以北、紫云西路以南的地块内,占地2万多平方米,目前完成的一期工程为1.8万多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1.3万多平方米。 虹桥公园成了虹桥商务区的“夜明珠”,投资280万元建成的公园灯光使它成为申城夜晚最亮的公园,照树灯、柱灯、光纤灯、泛光照明等等将让公园的夜晚更迷人,并与周边商务楼夜景融为一体。最有特色的是公园广场上3500多个光纤灯组成的十二星座,7种颜色间断变化,就像满天星星布满地面。 作为现代园林风格的都市绿地,......[查看详情]
闸北公园西临共和新路,南沿洛川东路。东至平型关路,北近延长路。民国2年(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在沪遇刺,22日不治身亡。3月23日移柩至湖南会馆,6月26日葬于闸北象仪巷。国民党在此辟地百余亩,其中用于墓园43亩,宋墓在园中央,一红砖筑成长方形,高约2米,四周植树,习称宋公园。民国18年9月,上海特别市政府132次市政会议决议拨款修理宋园,并作为公园开放。民国35年6月5日更名为教仁公园,经全面整修后于11月18日重新开放。1950年5月28日易......[查看详情]
交通公园位于新马路262号,坐南朝北,东西为工厂及民宅,南近沪宁铁路,北临新马路。公园东西长,南北狭。 园址原是棚户区,习称“炒米浜”,民国26年八一三事变中,棚户大多毁于日军炮火。以后难民有陆续在此重建家园,但1953年一场大火再次把这里的棚户烧成灰烬。市人民政府决定易地安置灾民,将此地辟建为公园。1953年10月市工务局园场管理处造园科设计并组织施工,当年年底竣工。公园于1954年1月1日开放,不收门票。由于公园南墙外原第交通路,故定名为交通公......[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