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您来到全程旅游网!
您所在的位置: 全程网首页 > 韶关景点 > 翁源

翁源

详细地址:

开放时间:

景点简介: [查看全文]

景点简介

翁源,南朝梁时置县,是广东历史上16个最早建制县之一的千年古县,盖因山水奇秀,物产丰饶,故古有“ 仙邑 ”之称。

位于广东省北部,韶关市南部,因其处于北江支流翁江之源而得名,南临广州,北靠江西、湖南,是珠江三角洲通向内地的必经之路,被称为“粤北南大门”。

地处于北纬24°07’--24°40’,东经113°30’--114°18’之间,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0.3°C,最高气温为39.2°C,最底-5.1°C,无霜期为305天,平均年日照总时数为1801.8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760.4毫米。全县最高峰为海拔1300米,最低点为海拔100米。

全县总面积2234平方公里,土地总面积215792.1公顷,辖7镇一场,人口38万,其中劳动力人口15万。县城设在龙仙镇,常住人口6万,规划区面积20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8平方公里。全县有25所中学(包括3所职业中学)、1所技工学校、156所完全小学,2间县人民医院、1间中医院、16间乡镇卫生院。

交通便利,通讯发达。京珠高速公路越境而过,在翁源设有翁城出入口。106国道和1944、1912省道三大干线纵横贯通境内,境内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全县采用了先进的数字光纤传输系统,城乡电话、移动通讯、无线寻呼、互联网一应俱全。

自然资源丰富。境内已勘查明的各类矿产25种,主要有煤、铁、铅、锌、钨、锰、硅、石灰石、翡翠岩、大理石等。山地面积200万亩,可供开发利用的荒坡地4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7%,活立木蓄量587万立方米,是广东省“绿化达标县”。水力资源蕴藏量16万千瓦,尚待开发利用的7.58万千瓦。全县小水电装机容量约4万千瓦,年发电量近2亿度,是全国“农村初级电气化达标县”之一。县境有集雨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6大河流,水源充足,供水系统配套,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用水相当充裕。

山川秀美,人文集萃。“龙僻灵池梅岩书堂皆胜地,仙开翁水双腊如珠尽韶天”,尽可概括其钟灵毓秀之气象。东华山自然风景区,张光营自然保护区,铁龙水龙宫和翁城仙狮洞,晚唐诗人邵谒读书地三华书堂石,还有客家人居住遗址湖心坝客家群楼、江尾思茅岭八卦围,以及三华李生态观光园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千百年来,翁源孕育出了不少名人志士,有32首诗载入《全唐诗》的晚唐诗人邵谒,受明神宗皇帝赠联“破虏平蛮,功盖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嘉奖的抗倭名将太子太保陈嶙,有20世纪四十位杰出旅美华人之一、中华世纪英才、美国油画大师涂志伟等等。

物宝天华,是“岭南夏令果王”三华李的故乡。三华李、六里柑、九仙桃等名优水果久负盛名,江尾米面、周陂冰花饼等客家小食别具特色,溪黄草茶、雷霸电池、蔗糖、缫丝、户外家俱等名牌产品享誉国内外。

改革开放以来,县委、县政府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了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步伐,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紧紧抓住执政兴县这一第一要务,积极实施“招商引资、城市经营、民营经济”三大战略,不断推进“工业化、城市化、产业化”进程,掀起新一轮的发展热朝。

经济发展加快。工业发展迅速,目前已形成电力、轻纺、燃化、林产、建材、制糖、制药、食品、饲料、机械、五金、电器、印制等为主的工业体系,其中青云山中药厂、日榨1500吨的糖厂、年产200吨生丝的缫丝厂、年产40万吨的三家水泥厂、电池厂、织造厂、服装厂等企业,已成为翁源经济的主要支柱。农业基础厚实,通过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初步建立起了糖蔗、蚕桑、蔬菜、速生丰产林、毛竹、肉食牛羊等六大商品农业基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呈现强劲的发展热头。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外向型企业蓬勃发展,目前全县已拥有“三资”、“三来一补”企业50多家。据统计,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20.54亿元,同比增长9.7%。2001年到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顺利完成“十五”计划增长目标。“十五”时期我县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和民营经济的扶持力度,实现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稳步发展,第三产业迅猛发展,三大产业逐步调头的发展目标。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分别为3.2%、9.5%和13%,三大产业的比例由2000年的46.1:23.8:30.1 调整到2005年的37.3:24.8 :37.9。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32777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717万元,按可比口径分别增长11.06%和14.45%;国税收入5508万元,地税收入6427万元,分别增长2.13%和16.41%。农村人均纯收入3332元,比增4.8%。

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5周岁人口教育完成率、初中阶段入学率等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国家和省规定的标准,高考成绩名列全市八县(市)三区前茅,1999年普通高考中出现了全市第一个省高考“状元”。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达标工作通过省、市验收,农村合作医疗基本普及,县第一人民医院被评为“韶关市十佳医院”,县中医院被评为“广东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得到很好贯彻,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县”。完成了全县广播电视光纤联网,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日益提高。文化设施日臻完善,文化活动得以开展,不断推出文化精品,《九曲水弯弯》等剧目得到好评,建设“文化大省”工程得到很好贯彻。 城市规划得到重视和加强,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县城新区经省级机构有关专家完成设计,文体行政区、金沙银沙小区和城西工业区布局合理,现各区建设已经启动。

交通信息

特惠政策

温馨提示

周边景点推荐

相关线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