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天井山森林公园位于乳源瑶族自治县西北部。323国道从森林公园服务区横穿而过,西有107国道、东有京珠高速公路可达。距乳源县城33公里。是山岳型自然风景区。天井山因天井主峰有一潭常年不枯的小湖而得名。 拥有大片的原始森林和优良的自然生态,有“物种宝库”、“广东氧仓”、“粤北水塔”、“华南夏宫”之称。景观资源丰富,环境幽雅秀美,山青水碧,空气清新,负离子含量达到祛病健体的最佳值,是一处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养生保健、科研考察和科普推广于一体的省级森林公园。
芙蓉古刹位于市区的芙蓉山上。芙蓉山在汉代已很著名,相传当时有个叫康容的道士在此砌灶炼丹,故后世有“蓉山丹灶”之名,为曲江二十四景之一。古刹在明代崇祯年间曾毁于兵火,1985年重修。古刹占地面积12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分前殿、正殿、后殿、左右厢房共8间。古刹内外的壁画也大都按原来的痕迹画出。壁画内容大都是有关修身炼丹之事,亦有其它花草山水画。芙蓉山海拔282米,登上芙蓉山顶远眺,可鸟瞰全城秀丽风光。
位于市区兴隆街,原名大梵寺,始建于唐显庆五年(公元660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六祖慧能大师在湖北黄梅东山得法后,回到曹溪宝林寺(今曲江县南华禅寺),多次应邀到大梵寺讲经说法。唐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女皇武则天特赐水晶钵盂、磨纳袈裟等物给慧能。六祖圆寂后,唐中宗谥其为大鉴禅师。到了宋朝,大梵寺又改名为崇宁寺,天宁寺。为纪念六祖,改名为大鉴寺。随着时代的变迁,战争动乱,大鉴寺几经兴衰。1985年,政府成立韶关大鉴寺筹建委员会,几经努力,先后重......[查看详情]
铁龙洞位于翁源县铁龙镇,距京珠高速公路沙溪出口22千米,铁龙洞共有八个洞,主龙洞依一条地下河蜿蜒伸入,长1665米,总面积约10100平方米。常年流水潺潺 ,清流干冽,终年不息。洞中有龙潭四处,大厅堂十多个,各厅堂中景致繁多,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主龙洞有一个特别奇景——“世纪之吻”,令人陶醉。
韶关国家森林公园是1993年经原林业部批准在韶关林场基础上建立的国家级森林公园 。公园的前身韶关林场成立于1918年,具有悠久的历史。公园位于韶关市区,与韶关市三江六岸交相辉映,原规划包括皇岗山 、莲花山,面积2746公顷,现韶关市人大 、政府决定将邻近的芙蓉山也纳入公园范围,扩大后的公园面积为4388公顷 。扩大后的公园主要分为皇岗山 、莲花山 、芙蓉山等六大景区。公园由于地处市区,一直以来就是市民健身休闲娱乐的传统场所 。因其保持着良好的森林环境,是韶......[查看详情]
乳源县城西南16公里的南水湖畔,是一家天然狩猎场。猎场内有大小山岭11座,面积达1万多亩。场内最高的山约200米,山上长满了松树、油桐、竹子等各种灌木,是打野猪和其它飞禽走兽的好地方。狩猎场周围湖光山色,景致优美。在狩猎的同时,可享受山区的好风光,还可以到山林的瑶民家住一天。 南水湖就是南水水库,湖面面积达38平方公里,蓄水量12.5亿立方米,它是一个用用泥土堆成的大型水库,为世界罕见。
南方红豆杉森林公园属县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西北部的大桥镇,京珠高速公路、坪乳公路可直达。距乳源县城约45公里。是自然观光体验型风景区。因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树数量众多而得名。南方红豆杉森林公园面积达10190公顷,是广东省目前保存最为完好、面积最大的红豆杉森林公园,大小红豆杉达十万多棵,百年以上树龄的也有几千棵。该公园座落于高寒石灰岩山区,平均海拔约800米,有红豆杉原始森林、人工种植观赏区、赏雪避暑山庄、美食园、西京古道(含西京古道博......[查看详情]
丹霞山座落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城南9公里处,距韶关市区56公里,丹霞山是红砂岩峰林地带,到处悬崖峭壁,景色奇特它以顶平、身陡、麓缓、岩石裸露的地形特点而成为地貌学专用名词“丹霞地貌”的命名地。又被称为中国“红石公园”。丹霞山的自然风光集雄、险、秀、幽于一身,为岭南第一奇山,居广东四大名山之首,1988年被国务院定为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 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包括丹霞山景区,大石山景区、韶石山景区和锦江景区,总面积350平方公里。现已向游人开放......[查看详情]
韶关历史上称为韶州。相传舜帝巡奏“韶乐”于城北30公里处的石峰群中,该处的36石后来统称为韶石山。南朝梁、陈两代,在今市境内设置两州(衡州,东衡州)。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改东衡州为韶州,取州北的韶石山的“韶”字为名。到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于河西武水边开设税关,名为“遇仙桥关”。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又将南雄的“太平关”移到东河浈水边,并在北门外增设“旱关”,统称“三关”,韶关之名即由此而得。明清两代设韶关府,辛亥革命后,废府......[查看详情]
梅关,古称秦关,又称横浦关。坐落在南雄县城约30公里梅岭顶部,两峰夹峙,虎踞梅岭,如同一道城门将广东、江西隔开。梅关的隘口合岭路,为唐朝开元四年(公元716年)丞相张九龄主持开建,路基宽约5米。宋时,人们以砖砌路面,立关于岭上,署有“梅关”二字,遂得名。关楼南北两面门楣嵌有石刻匾额,北门额书“南粤雄关”,南门额则是“岭南第一关”。梅关地势险要,清代南雄守官陈淮有诗云:“一径高盘积翠巅,雄关扼险锁南天。”梅关是历史上南来北往的重要驿道,也是兵家必争之......[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