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珠江三角洲人的“祖宗故居”南雄市珠玑古巷日前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广东最美的街区”。街区有一定的长度和适量的建筑物,建筑物之间和谐,形成一定的风格,整体看来具有一定的美感,构成了一种文化景观,居民生活祥和满足、给外来者以愉悦的感觉。评委认为,珠玑古巷是岭南文化与华侨文化的完美结合,最能代表独特的岭南文化。 南岭之险阻,把古代广东隔于岭南,但两千多年来中原文化不断地穿越南岭传延而来,从唐代开始,中原文化就是通过这条梅关古道,渗透到了粤北,并在广......[查看详情]
南水水库位于乳源县城西南16公里处,是广东省第二大人工湖,它是1958年动工修筑的大型水库,水库呈狭长形,南北走向,湖面宽达38平方公里,库容量达12.5亿立方米。 南水水库是闻名世界的土坝,这第大型的水库大坝竟然用泥土堆成,这是世界罕见的。大坝长215米,高80.2米。南水水库于1969年蓄水发电。水库至电站的引水工程也是一项巨大的工程,电站设在县城附近的山洞里,引水钢管也全部安装在岩洞中。南水电站是韶关市装机容量最大的一座水电站。 南水湖......[查看详情]
风采楼在韶关市内。东濒侦江,西绕武水。明弘治十年(1497年),韶州知府钱镛为纪念宋代郡守余靖而兴建。因古人有诗赞余靖“更加风采动朝端”,故以风采为名。1933年重建。楼高21米,横跨通衢,楼底呈圆拱形,地面至拱顶高约10米,北面设环形楼梯可登临。重檐翠瓦。 原与纪念张九龄的风度楼相对,现风度楼无存,风采楼巍然屹立。楼上三字石匾,是明代学者陈白沙以茅龙笔书写的墨迹镌石,墨迹柔韧苍劲、潇洒俊逸。整座建筑物雄伟独特,气势轩昂,被誉为韶关的标记,现已成为......[查看详情]
张九龄墓位于韶关市北郊罗源洞山麓。张九龄(公元678—740年)是唐玄宗开元年间丞相,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春,回乡扫墓,因病逝世于其家中,享年63岁。张九龄家族墓地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地前面是张文献公祠,祠堂后山约120米处是张九龄及其妻卢氏,弟九皋、九章的墓冢,是广东省具有代表性的唐代大墓。张九龄墓为砖室结构,座北面南,平面呈“古”字形,分墓室、甬道、耳室三部分。墓室长7.98米,宽4.8米,高5.35米,四壁及甬道均有侍女蟠桃园等壁画......[查看详情]
钟鼓岩位于南雄县城北27公里处,原城翠屏山,因其中有二石,一在钟岩叩之如钟声,一在鼓岩击有鼓音,合称为钟鼓岩。钟鼓岩与梅岭相望,是梅岭古道的必经之地,开发历史悠久,岩洞内外,留有历代名流的墨宝诗句。岩上石壁刻有“万福洞”三个大字,落款“大唐吕岩”(即吕洞宾)。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被贬岭南,获赦后北归路过这里,为八仙洞题“诸仙洞”三字。钟鼓岩不仅洞内景观奇特,洞外岩石亦奇形怪状.并建有六亭:甫梅亭、倚翠亭、迎曦亭、拱北亭、崆峒亭和梅亭。岩下有“洞真观”,观内两......[查看详情]
三影塔位于南雄县城,建于北宋,明代曾重修,6角9层,高42米,加上仿宋代珠形铸铁塔顶,共高50多米。塔身层层伸出巨檐和栏杆,每个檐角都悬挂着一支铜钟,每条檐脊的端部各蹲伏着一支酱红色的陶貔貅。该塔原名延祥寺塔,是延祥寺的一座建筑物,光滑如镜的寺壁上,可反射出三个塔影,一影向上,两影倒悬,所以称为“三影塔”。可惜古寺早毁,奇观随之消失了。 游人可登塔凭塔远眺县城风光,也可怀想远古三影的奇迹。 有趣的是,塔内有楼梯通顶层,楼梯设计独具匠心,每上一层均须......[查看详情]
位于丹霞山西部、酷似男根的阳元石,确实令人浮想翩翩,但其中还有一个“盘古开辟天地”的故事。 从前,宇宙混沌一片,像一个大鸡蛋,盘古延生在其中,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后,“鸡蛋”破开了,阳清的一半轻飘在上,为天;阴浊的一半沉落,为地。盘古渐渐长大,一日九变。此时,神仙住在天上,圣贤住在地上。天每天高一丈,盘古也每天随着长一丈,越长越高,成为人类的始祖。终有一天,盘古的生命到了尽头,他横躺在天地间,头朝西,脚朝东,渐渐的,他的肢体发生了变化,变成高山、平原、......[查看详情]
九泷十八滩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坪石镇至乐昌县城之间的武江河段。全长60公里,河道蜿蜒曲折,水流湍急。沿河两岸层峦叠嶂,山清水秀,江心岸边怪石嶙峋,千姿百态,一年四季色彩各异。 九泷十八滩具有一美二奇三险的独特风貌,是古往今来文人骚客赋诗作画摄影的胜地。 河道长约50多公里,而落差竟100余米,全段共有九个泷及十八个滩。泷是指河流中狭窄而流急的河段,滩是指水浅石多、水流急湍的地方。九泷包括“白茫泷、惊泷、腰泷、燕泷、梅泷、崩泷、垂泷、新泷、老泷”。泷与泷......[查看详情]
南华禅寺在韶关市南20公里。依山面水,山是大庾岭分脉,水为北江支流曹溪,峰峦奇秀。是中国佛教著名寺庙之一,有岭南第一禅寺之称。 始建于南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 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八十多年历史。建成后,梁武帝赐额为“宝林寺”。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赐改“ 中兴寺”,神龙三年又赐改“法泉寺”宋太祖赵匡胤开宝元年(公元968年)赐改“南华禅寺”沿称至今。 该寺经历代修建,现有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大雄宝殿内有三尊8.31米高的贴金大佛及独......[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