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新昌大佛寺位于浙江省新昌县城西三里南明山中。这里山清水秀,岩石嶙峋,古树苍苍,飞瀑泱泱,曲 涧微转,幽洞深邃,是风景幽奇的旅游胜地。大佛寺里著名的文物是石雕弥勒大佛。据《新昌县志》记 载,大佛开凿于南北朝时齐梁年间(约486一J516年),前后营造30余年。据1984年有关部门测算,佛座高 1.91米,佛身高13.74米,佛头高4.87米,耳长2.7米,两膝相距10.6米。此佛像可与 大同云冈、洛阳龙门石窟中大佛相媲美。
白马湖在上虞驿亭镇境内,三面环山,环境恬适。原名渔浦湖,传说晋时周鹏举出任雁门,因思念渔浦湖,又千里迢迢骑白马返虞,径入湖中不出,以身殉湖而名。本世纪20年代初,著名教育家经亨,得富商陈春澜之助,于此创办春晖中学,延请夏丏尊、冯三昧、杨贤江、朱自清、匡互生、丰子恺、王任叔、朱光潜以及何香凝、柳亚子、蔡元培、黄炎培、张闻天、李叔同、叶圣陶、陈望道、吴稚晖等来此执教或讲学。当时所建长松山房、平屋、小杨柳屋、晚晴山房等,保存完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崇仁古镇在浙江嵊州之西,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原名杏花村,北宋熙宁年间,受皇帝敕封的义门裘氏从婺州分迁此地,裘氏以崇尚仁义为本,故名其地为崇仁。自南宋以来,出过不少人才,单裘氏一族,就有4个进士,38名举人,仕宦者几十人。 崇仁,是一座美丽幽静的江南古镇。它至今仍保留着庞大的古建筑群,虽然历经千年但风貌依旧。古建筑连片成群,具有宋朝遗风、明清特色。群内庙宇、祠堂、古戏台、民居、牌坊、药铺、店房、桥梁、池塘、水井一应俱全。以玉山公祠为中心,保存完整......[查看详情]
曹娥江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上虞市境内曹娥江中下游流域,距绍兴市26公里。总面积40平方公里。曹娥江古称舜江,东汉时因孝女曹娥投江寻父,改称今名。曹娥江江滩宽阔,水流平缓,极富诗情画意,在唐代(618-907年)就是一条诗人游历吟咏之路。景区内名胜古迹沿江分布,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融合一体。 沿江风景秀丽,古迹星罗棋布。驾舟逆曹娥江而上,向来为越中旅游热线。因为这一带,在百官有舜井舜迹和青山环抱的驿亭镇白马湖。沿江有祝英台的家乡祝家庄。东晋名相谢安曾经隐......[查看详情]
城隍殿城隍殿在镇街东端,建于明朝晚期,殿宇轩敞,前后三进,建筑雄伟,飞檐翘角,气势恢弘,为四方众庙之一。 头进五间,山门石柱刻联:雪趁风威,白占田园能几日;云乘雨势,黑瞒天地不多时。山门左右有石库偏门,山门连接万年台,上有清雍正乙己年(1725年)“古今鉴”匾额,台前雨廊连接正殿,东西侧厢上为观戏楼,下为“陆孝子之祠”、“郑公祠”等。正殿三间,殿宇高大。屋脊饰“云龙”,中置铜镜,两旁“国泰民安”四字,翘角飞檐,檐下悬立花边直式蓝底金字“勒封永镇侯李”直匾......[查看详情]
蔡元培先生逝世60周年,绍兴市城内笔飞弄蔡元培故居全面整修一新,并辟为蔡元培纪念馆。18日上午,蔡元培纪念馆揭匾。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鲁丽、北京大学、浙江省领导、蔡元培亲属、绍兴市领导和社会各界代表向蔡元培先生塑像献了花篮。 修复后的故居占地1856平方米,建筑面积1004平方米,砖木结构,花格门窗,乌瓦粉墙,青石板地,是一座具有明清风格的绍兴台门建筑。故居和纪念馆现合两为一,故居前厢房、大厅、后西厢房及座楼西梢间均辟为“蔡元培生平史迹陈列......[查看详情]
陈洪绶墓在绍兴郊区谢墅官山岙横棚岭。墓呈正方形,黄泥封顶,前置长方形祭桌,横置墓碑阴刻:“乾隆六十年八月裔孙允坤立,明翰林陈章侯公暨德配来氏宣人韩氏宜人合墓,光绪辛丑花朝裔孙司事重修。”此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昌早时境内民房多建于临河朝南,皆砖木结构,以木柱为框架,砖砌间墙。镇区是仕宦、商贾聚集之地,故民居汇集。街河两岸,粉墙黛瓦,弓檐马头,硬山屋脊的民房,鳞次栉比。石库台门古朴庄重,大抵有2-5进房屋,间隔明堂。少数置有假山、石池、栽花木、设盆景等。街区现存台门明末清初时建数方家台门、方源台门、清朝期建的义和当台门、隆盛堂、宝树堂、敦诚堂等。其次,有聚族而居的娄氏宅第;古朴独有,毗连而建的白洋十台门;陈家娄的旗杆台门、茂德台门。
勾乘山位于浙江绍兴内,位于义乌诸暨交界地,系属会稽山脉,山峦叠翠,溪水长流,古木参天,修竹成林,环境优美,景色迷人,历史文化沉淀深厚,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历史渊源,有千年银杏王、八百年罗汉松、原始森林氧吧等,是避暑、度假旅游、挖掘文化遗产的最佳地点,城市的躁乱在这里没了影踪。沿途有了酒幌和成片的高粱,那杏黄的山庄幌子虽看上去多了人为的刻意,但和四周的山色还算协调。道人峰就在越山之旁,高高的,近巅有道观隐在树丛中,褚红、灰白的墙体还是看得到的。道人茶楼就......[查看详情]
古越藏书楼位于今城区胜利西路,紧邻大通学堂。楼主徐树兰是位赋闲的兵部郎中,他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在越郡古贡院购地一亩六分,耗银三万二千九百六十两,建造古越藏书楼,藏书7万余卷,并于光绪三十年(1904)正式向读者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