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诸暨位于浙江省中部,与绍兴、义乌、东阳等7个县(市)接壤,诸暨地形以丘陵为主,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诸暨历来俊贤咸集,人才辈出,古代有西施、王冕、杨维桢、陈洪绶、良价等名人,现代有俞秀松、张秋人、宣侠父等中共早期革命家,当代有赵忠尧、金善宝、毛汉礼等著名科学家。 诸暨市旅游资源丰富有五泄风景区系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岩风景区系绍兴市风景名胜区,区内有斗岩大佛、千佛山、金井龙潭、白云禅院、西黄岩等景点;斯氏古民建筑群;西施殿,由西施殿、古越台、红粉池......[查看详情]
源出马鞍山,经扬杭,元岙至三溪合流入嵊。元岙至丁村一段风光最佳,溪水潜入磊石之下,在缝隙中奔涌。一滩巨石,两壁悬崖,风水之声,訇然共鸣,沿岩景点罗布,境界奇幻,十里潜溪之名,出处于此。十里潜溪,融峰、谷、洞、瀑于一体,野趣天成。
越中的著名胜迹舜王庙座落在绍兴县稽江镇小舜江北岸的舜王山上王坛镇,距绍兴城区约43公里。 相传舜王为避妻舅丹朱之乱,曾巡狩于此。在《史记》中有这么一句话:“舜,上虞人。去虞三十里有姚丘,即舜所生也。”上虞是绍兴的邻县,相传虞舜曾在此处劳作游憩,因此这里与之相关的地名就有不少,如舜王山、小舜江等等。这样,人们在这里建造一座舜王庙,以此来纪念这位古代的圣君,也就不足为奇了。 舜王庙的始建年代已难于考定。南宋《嘉泰会稽志》载:“舜庙在县东南一百里。《述异......[查看详情]
佛开凿于隋代,竣工于初唐,历经石工三代凿成,高20.8米,两耳可通人,为浙江四大石佛之一。佛像宽颐广额,法相敦厚慈祥,面部丰满圆润,仪态文静端庄,是江南古石刻艺术珍品,与国内众多半圆雕、浮雕石佛不同,此佛为圆雕佛像,佛背与佛龛不相缀连,具有超拔的文化价值。佛前拜台长23米,宽21米,高1.2米,刻有佛教字符及“六字直言”。四周石栏外雕有48尊佛像。石佛四周水池,系古代采石遗留之废石,被湮没数百年,一九九五年夏开掘水池,使这一独特石宕景观重现于世。
神秘而古老的若耶溪,是绍兴稽北丘陵流入山会平原的最大溪河,今名平水江。发源于峨嵋山茅秧岭,溪口在绍兴城南稽山桥,全长23.5公里,集雨面积136.7平方公里。 历史上若耶溪曾流传着诸多的神话传说,如禹得天书、欧冶铸剑、西子采莲、秦皇望海等。而所谓樵风泾“朝南风,幕北风”的传说,便是其中极其生动风趣的一则。若耶溪富有诗情画意,为历代文人雅士留连之所。南朝时期的王籍、谢灵运,唐代李白、杜甫、孟浩然、元稹、刘长卿,宋代苏东坡、王安石、陆游,明代王守仁、徐渭、王思......[查看详情]
在距绍兴市区3.5公里的鉴湖之滨,因石堰山、行宫山、韩家山矗立湖岸,鼎足相接,故统称三山。此处系南宋诗人陆游的故里,故名西村,今属东浦镇塘湾村。陆游42岁时,开始在这襟山带湖、风景优美的行宫山下,筑起芭屋三间及“渔隐堂”、“风月轩”、“东篱小园”、“陆家池”诸景,并于此度过了他慷慨悲歌的晚年。如今,陆游故宅虽已湮没,但韩家山与行宫山之间的葫芦形“陆家池”依旧,湖畔有“陆游故居遗址”石碑坊,系朱东润先生所书。而陆游诗中提到的画桥、红桥、跨湖桥和柳姑庙遗址等,......[查看详情]
在市区蕺山街,因王羲之为卖扇老妪题扇而得名, 现桥为清道光八年(1828)即原址重修。为单孔半圆形石拱桥,全长18.5米。桥旁竖有著名书法家萧娴题写的石碑一方,旁设圆桌和鼓形石凳,可供游人小憩。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嵊州城关谢慕山巅,俗称花田塔,为嵊州风水塔,距城2公里。 “天章”取天彰之意,以为能振一县之文风,关系一邑科举兴衰。这里旧有天章亭,明代知县文典章建。岁久亭废,乾隆三十八年(1773),教谕李增倡捐建塔其上,仍名“天章”,“邑人周光炜等董其事。塔凡七级。” 天章塔为砖砌楼阁式,现存六层,高19米,平面正六角形,底层西边开门,以上各层设窗。塔内尚存清同治十三年(1874)“正堂林示”石碑,上刻禁约:“天章塔山周转十里内永禁开设窑厂,塔前后左右永禁开......[查看详情]
于距嵊州城两公里处艇湖畔。艇湖为晋王子猷雪夜访戴回艇处,所谓“高兴而来,兴尽而返”典故即出于此。艇湖山上有艇湖塔, 明嘉靖二十七年 ( 公元1548)建,天启七年(公元1627)圯。崇祯七年(1634)重建,六角七层, 楼阁式砖木结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