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镜湖湿地公园是浙江省首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有“水乡泽国”之称。镜湖湿地公园总面积约15公里,位于绍兴中心城市三大组团越城、柯桥、袍江之间,是典型的淡水河流湖泊型湿地。“芦锥几顷界为田,一曲溪流一曲烟。”公园北侧有绍兴最大的天然淡水湖,面积2.23平方公里,湖上有省级文保单位避塘;东侧梅山是鸟类的天堂,成群白鹭在此栖息繁衍;西邻东浦古镇,文化内涵丰富;南部河湖密布,风光秀美。
在诸暨市西30公里群山之中。所谓“泄”,就是瀑布之意。瀑从五泄山巅的崇崖峻壁间飞流而下,折为五级,总称“五泄溪”。五泄景区主要由五泄湖、桃源、东源和西源峡谷等四个景区组成。溪两岸异峰怪石,争奇竞秀,有“72峰,36洞,25崖”,得崖壑飞瀑之胜。历史:五泄景区山水久负盛名,东汉《越绝书》、北魏《水经注》、唐代《隋书》等书中都有描述。唐代五台山高僧灵默禅师慕名到此创建了五泄禅寺,佛教曹洞宗创始人良价在此出家。此后五泄景区名声益盛,徐霞客、陆游、白居易,徐渭、王......[查看详情]
鲁迅故里包括鲁迅纪念馆、鲁迅祖居、鲁迅故居(含百草园、绍兴民俗展览、朱家台门)、三味书屋等全部建筑,是鲁迅青少年时代生活、学习、工作的地方。鲁迅故里景区是市区保存最完好、最具文化内涵和水乡古城经典风貌的历史街区。1881年9月25日,鲁迅先生就诞生在这里。游客在看到原汁原味三味书屋的同时,还能看到鲁迅祖居从未对外开放的西厢房,新近恢复的周家新台门、长庆寺、土谷祠、静修庵、恒济当与鲁迅笔下有关的遗迹,以及寿家台门、朱家花园等一批古宅古迹。一条窄窄的青石板路两......[查看详情]
鲁迅文化广场位于绍兴咸亨酒店西面的鲁迅路口。广场采用下沉式设计,台阶层层叠叠,红花绿叶相间,草木葱郁,青石板地面突出了绍兴的传统风貌。鲁迅文化广场北部塑有鲁迅铜像,面对鲁迅路,暗黑的铜色,眉眼间的坚毅是人们熟悉的神情。透过形象可以明显感受到鲁迅先生睿智的思想、坚定的信念和坚韧不拔 毅力。铜像旁边树立有一《鲁迅铜像碑记》的石碑。
瓜渚湖,古名桥塘湾。南阔北狭,南北长2公里, 东西长约1公里,其形若瓜,故名。现有水面面积1.5平方公里,为绍兴平原第三大湖。周围有九 十八井三庙四祠堂。可谓步步皆风景,处处有史迹,附近有感圣湖,宋高宗避难泊于此,与瓜渚湖相连。随着中国轻纺城的兴起,该湖已成为旅游业开发热点之一。
卧龙山位于市中心偏西,与城内蕺山、塔山鼎足而立,游人稀少,环境清幽,值得一游。主峰前有石柱古亭,名望海亭,始建于唐代。亭下有春秋时越国大夫文种墓及唐宋摩崖题刻。西南山峰上有风雨亭,1930年为纪念近代民主革命烈士秋瑾而建。东南山麓有越王台,高数十米,建于南宋嘉定年间。山南坡还有解放战争革命烈士墓及纪念碑。
嵊州是越剧之乡。嵊州越剧博物馆为全国首家专业戏曲博物馆,着重介绍越剧发展的历史。越剧博物馆于1990年10月18日落成开放。 位于鹿胎山麓的越剧博物馆西邻溪山第一楼,北毗“越剧之家”,是一座朴素、典雅的三层楼建筑。嵊州不仅有古代文明的辉煌,而且是“越剧之乡”,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王文娟等都是嵊州人。1962年建成的“越剧之家”培养了数以百计的越剧新秀输送到全国各地的越剧团体。在此兴建的第一个越剧博物馆陈列80多年来越剧发展的珍贵史料,是我国研究越......[查看详情]
小舜江,为曹娥江下游最大支流。其流域内有舜王庙,故称小舜江。 小舜江风景区,地跨绍兴、嵊州、上虞3县市。区内除了秀丽的自然景色, 不少景点还与古代圣人虞舜有关,也记录着南宋时代的不少轶事。 皇甫冉诗曰: 江上年年春草,江头日日行人。 借问山阴远近,犹闻日暮钟声。 唐代诗人陆羽诗曰: 月色寒潮入剡溪,青猿叫断绿林西。 昔人已入东流去,空见年年江草齐。 小舜江源头新建有汤浦水库。根据汤浦水库的自然资源条件和生态保护的需要,这里将......[查看详情]
坐落崇仁镇廿八都村。庙始建于南宋乾道间。明万历年间加建戏台。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里人集资重建。民国17年(1928)重修。 戏台离地1.8米、宽5.1米、深4.8米、总高6米余。单檐歇山顶,屋脊和垂脊各有戏曲人物堆塑,藻井为八角穹顶,深雕上八洞仙,屏风沥金彩绘福禄寿三星。后设厢楼,长24.5米,深5米,门窗栏杆彩绘花鸟,雕饰精美。新昌调腔、绍兴乱弹以及本地男子小歌班、女子的笃班都曾于此台演出,后厢房至今尚留有“贤记小高升”和“新高升”等戏班上演......[查看详情]
嵊州市瞻山庙戏台坐落崇仁镇廿八都村。庙始建于南宋乾道间。明万历年间加建戏台。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里人集资重建。民国17年(1928)重修。 戏台离地1.8米、宽5.1米、深4.8米、总高6米余。单檐歇山顶,屋脊和垂脊各有戏曲人物堆塑,藻井为八角穹顶,深雕上八洞仙,屏风沥金彩绘福禄寿三星。后设厢楼,长24.5米,深5米,门窗栏杆彩绘花鸟,雕饰精美。新昌调腔、绍兴乱弹以及本地男子小歌班、女子的笃班都曾于此台演出,后厢房至今尚留有“贤记小高升”和“新......[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