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恩寺位于沈河区大南街慈恩寺巷12号,始建于后金天聪二年(1628年),清顺治、道光及民国年间均有扩建和重修,是我市现存最大的佛教寺院。
寺院坐西朝东,占地约12000多万平方米。正面是山门,门内有钟、鼓二楼,往西寺院的建筑分为三路。中路最前面是天王殿,面阔三间,檩枋彩绘,朱红地仗,殿内供奉着四大天王、弥勒、韦驮的塑像。向西依次为大雄宝殿、比丘坛、藏经楼。
大雄宝殿建在高台之上,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后出廊,殿内供奉如来三世佛、航海观音、四大菩萨和十八罗汉。比丘坛为单檐歇山前廊式,正脊梁上装有“法轮常转,国泰民安”的文字砖,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像;寺院南路自东向西有退寮居、厨房、司房、斋堂、禅堂、法师寮、佛学院等;北路建筑有养静寮、客堂、念佛堂、方丈室、十方堂库房等。全寺共有房舍135间,建筑面积2995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位僧人曾对慈恩寺产生过重要影响,他的法名函可,号剩人,是明朝礼部尚书韩日缵的儿子,29岁时到罗浮山削发为僧。清军南下时,他目睹人民饱受战乱之苦,个别明朝官僚变节投降,于是写出了一本揭露时事的书《再变记》,此书被清军查出,将他押送京师受审,后被流放到盛京慈恩寺焚修。函可在盛京组织了一个“冰天诗社”,与文人儒士写诗作赋,十分活跃。
在盛京城发生疫情时,他率众僧人采药送药,救活了很多人,在百姓的心目中有很高的声望。他于顺治十六年(1660年)在盛京坐化,终年49岁,弟子们在千山璎珞峰为他修建了一座剩人禅师塔。
该寺1985年被列为沈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为沈阳市佛教协会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