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水乡、江南古镇之典范。
阿婆茶、万三蹄不可不尝。
独有的中国第一部大型原生态水上情景演出《四季周庄》每晚震撼上演,另有夜游、环镇水上游、江南采珠游等众多体验项目,满足不同需求。
1984年,青年画家陈逸飞将周庄双桥画成油画,在美国展出后由美国人购买后赠送给邓小平,引起轰动。
打田财、元宵灯会、除夕撞钟、摇快船、玫瑰婚典、挑花篮、丝弦宣卷、划灯、昆曲等民俗节庆,让人品不尽、道不完……
周庄是中国江南一个具有九百多年历史的水乡古镇,若要在中国选一个最具代表性的水乡古镇,毫无疑问,她就是“中国第一水乡”周庄。千年历史沧桑和浓郁吴地文化孕育的周庄,以其灵秀的水乡风貌,独特的人文景观,质朴的民俗风情,成为东方文化的瑰宝。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杰出代表的周庄,成为吴地文化的摇篮,江南水乡的典范。
烟雨弥漫的周庄,连同它的小桥流水人家,一起被镌刻进世人的眼中,成为梦里的水乡。这里屋舍古朴、碧水蜿蜒,日里波光浮动,夜里月影摇曳,将一切浸润得温柔和顺。在周庄,翻过一座一座的桥,观赏古桥驳岸、看小船摇摇晃晃地漾起一泓碧波。趁着微雨时漫步古镇,体验脚步踏上青石板路的触感,看隔水而居的当地人家闲适的做着手上的事情,体会岁月在这里变缓的步伐。夜幕降临,乘一舟小船,在河道里静静观赏,霓虹灯影闪烁,热闹的是周围的人群,心却可以在桨声灯影里安静下来。
张厅位于北市街双桥之南,原名怡顺堂,为明代中山王徐达之弟徐逵后裔于明正统年间(1436-1339年)所建,清初转让张姓,改为玉燕堂,俗称张厅。
张厅前后六进,房屋70余间,占地1800平方多米。进门两侧是厢房楼,楼上楼下设蠡壳长短窗,显得古朴典雅。玉燕堂为主厅,轩敞明亮,古雅朴实,粗大的厅柱挺立在楠木古墩上,坚固如石,实为明代住宅遗风,较为罕见。厅旁有一条小河穿屋而过,河水中段设一丈于见方的水池,供船只交会和掉头用。驳岸拥围,缆石各异,扁舟临岸,一派“船从家中过”的情景。后厅临河设一排敞窗,窗前设吴王靠,又叫美人靠,透过窗户可赏后院花草树木,咫尺千里,余味无穷。
通往后花园的走廊墙上有两张照片,是2001年6月8日,江泽民总书记来周庄视察时在张厅的情景。当年他走在后花园时,深有感触。于是念到了晏殊的两句诗:“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来表达他当时的思乡之情。
接着是被称之为“船自家中过”的地方。前边条小河称“箸泾”,虽然很窄,但与外面的大湖是相通的,所以这是一条活水。这儿融合了水乡的特色,有小桥、流水、人家,像这样的建筑就是江南水乡特有的跨水民居。这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张家是一户大户人家,每天要消耗很多吃的、用的、穿的,这些东西都靠小船从这里运进运出。二是封建社会时时会打仗,主人万一遇到什么不测,就可以坐着小船从这里逃生,主人在修房时给自己留了一条退路。前面方形的水池是供船只调头、停靠所用,实际上是张家专用的船码头。对面石头上凸出来的是以前用来拴揽绳的船鼻,称为牛鼻子。
然后是张家的后花园,里边是佛堂,因为夫人信仰佛教,吃斋念佛,祈求家人平安健康。佛堂内供奉的是“西方三圣”,中间是教主阿弥陀佛和他的两位胁待,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旁边是自家的私塾,供孩子读书所用。
后花园的北面还特别展示了周庄的特色“阿婆茶”。“阿婆茶”就是上了年纪的老太太吃过午饭后很清闲,就带上自己的小孙孙和自家腌制的瓜、菜苋等聚到一块儿,泡上一杯清淡的茶,一边品尝酱瓜之类,一边谈天说地,有说有笑。游客参观累了的时候也可以停下脚步,品一下周庄特色的在张厅大厅的东侧还有一条备弄,当年在封建社会,没有尊贵的客人来临,大门是不开的,这条备弄就是当年供自家人平时出入时所走,相当于现在的安全通道。
夜晚留宿周庄。品尝万三家宴八大碗,餐毕欣赏大型水乡实景演出《四季周庄》,亦可于会所、古戏台会友小憩,听一曲评弹或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百戏之祖”——昆曲。入住精品文化客栈、云海度假村或云海农夫山庄,享受周庄夜之静谧祥和。
《四季周庄》大型原生态水乡情景表演是中国第一部呈现江南原生态文化的水乡实景演出,演出在“小桥、流水、人家”的经典环境里展开,以特有的水乡表现手法,再现中国第一个水乡周庄的文化特质和迷人情韵。演出的三个篇章——渔歌、渔妇、渔灯、渔作表现的“水韵周庄”;以春的《雨巷》、夏的《采藕》、秋的《丰收》、冬的《过年》放映的“四季周庄”;迎财神、打田财、阿婆茶、水乡婚庆展示的“民俗周庄”,其地域性、民俗性、观赏性、草根性、艺术性堪称世界一流演艺之精品。
看过《四季周庄》,就会更加的爱上周庄。从来没有什么演出能像这样荡气回肠,它让人们知道,什么是身临其境,什么是记忆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