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五大夫松位于云步桥北侧的五松亭旁。盘路至此,有石坊赫然而立,额题“五大夫松”。坊西有古松,又称“秦松”,“秦松挺秀”为泰安八景之一。 御帐坪西,巨石如屋,据称为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大雨后从山巅坠落于此,因号“飞来石”。飞来石上方为五大夫松。《史记》记载,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登封泰山,中途遭遇暴风雨,遂休于大树下。因树护驾有功,始皇帝就封之为“五大夫松”。 “五大夫松”为秦时二十级官位中的第九级爵位,后人误以为是五棵松树。经风历......[查看详情]
雾凇和雨凇是泰山冬季奇特的自然景观,此时是冬季游览泰山的最佳时机,游程像在童话世界里进行。 雾凇似霜非霜,似冰非冰,迎风怒放,千姿百态。使松枝、树丛结满了毛绒绒的冰挂,象一株株巨大的白珊瑚;让楼台殿阁、红墙壁瓦披上了 柔软的白纱,更加色彩斑斓;给大地和山峦铺裹上了洁白无垠的银色毡毯,把整个世界变得冰清玉洁。 雨凇则使岩石、大地、房顶、林木都结满了晶莹剔透的冰层,让万物骤然间凝聚成冰的世界。此时的泰山呈现出一副峥嵘、冷竣、孤傲的特异面貌。 ......[查看详情]
天下名山都有壮丽的日出景观,而唯泰山日出最负盛名,个中原因,颇耐寻味。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由于泰山日出特别壮美;之所以如此,又取决于其特殊天文、地理和气候条件。但除此之外,是否还有更深层、更根本的文化基因呢? 一般认为,在古代游牧时期,就已产生天体崇拜。由于太阳对作物生长和气象变化影响重大,因而太阳崇拜到农耕时期便获普遍发展。大汶口文化曾出土以山承日的陶器符号,从而表明了太阳崇拜和高山崇拜的融合。《春秋是类谋》有"泰山失金鸡"的传说,郑......[查看详情]
月观峰位于南天门西,与日观峰东西对峙而名。古人言可在此望越国,故又称越观峰。天晴气朗时,夜晚可观济南万家灯火,俗称望府山。山顶有月观亭;山阳为泰山索道南天门站,过天桥有路与南天门相通;山阴有两石对立如门,称西天门。明万历年间林古度在石门上题“西阙”。钟惺在《登泰山记》中颂道:“岱之为天门者三 ,西天门者石自门焉,真天门也。”
云步桥位于五松亭下,快活三里北首。东西向,单孔石拱桥,长12.2米,宽4.35米,拱高6.1 米,跨度11.8米。桥西侧设石勾栏,由伏石、华板、望板等组成,勾栏高1.15米。 桥东首为八字形石阶,两侧设斜坡勾栏,勾栏末端和桥首望柱均作顶状。原桥创建无考,原为木桥,名雪花桥。民国年间改为石桥,因谷深林茂,常有云雾萦绕,杨承训题“云步桥”。于1936年被洪水冲毁,1937年杨承训得中国旅行社资助重建,由工程司胡升鸿领工建造。 云步桥北大壑忽临断崖,......[查看详情]
爱身崖上有巨石突兀,高约3.3米,石旁大书“瞻鲁台”,俗称幡杆石。《诗经?鲁颂》诗言:“泰山岩岩,鲁邦所瞻。” 瞻鲁台是是孔子瞻望鲁国的地方。石上有1983年赵朴初题“造化钟神秀”、周而复题“烟横云倚”诸刻。石东北有平坦巨石临悬崖,称可止台,上有宋代政和年间题名。瞻鲁台三面陡峻,东北是鹰愁涧,深沟巨壑,人迹罕至。南侧是舍身崖,峭壁万仞,深不可测。旧时常有人为救治父母病灾,来泰山祈求神灵,在此跳崖以身相许。明万历年间山东巡抚何起鸣在崖侧筑墙阻栏,并改“舍......[查看详情]
东岳神府,千年岱庙光影下的历史 青山下的恢宏时间的荒野,你信步而行,与宿命里每一处风景相遇,转身的刹那,一切已成怀念。唐槐汉柏,每一棵树都在讲述曾经的繁华;宋庙秦碑,每一方石都已牢记昨日风霜;遥参亭前,帝王天家曾几回草参;天贶殿里,启跸回銮是谁人描画。古建里忆岁月遥参亭 皇家祭地遥参亭是岱庙的前庭,为过亭式院落。古代帝王每逢来泰山举行祭典时,先要在这里举行简单的参拜仪式,以表示对泰山神的虔诚。因此,古时又称“草参亭”。天贶殿 供奉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天贶(......[查看详情]
从岱庙向北走一里多路,便到了岱宗坊--泰山的正门。岱宗坊位于岱宗大街北侧的红门路南首,为登泰山的起点。明隆庆年间始建,清雍正八年(1730年)重建。为四柱三门式石坊,造型粗犷、简洁,额题篆书“岱宗坊”三个金色大字,有标志导向作用。坊之西北原有“乾隆行宫”,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创建,清末毁。
中天门又名二天门,因其土色赤黄,又名“黄蚬岭”。它正处泰山半腰,为泰山东、西路交汇处,盘山公路终点,有索道直达山顶。 这里有清代所建中天门石坊一座,大门上题有“中天门”三字。这里是泰山主峰的屏障。仰望岱顶,莲花峰前危崖万仞,南天门形如天阙;俯瞰山下,龙潭、虎山水库绿如翡翠。中溪三水曲折蜿蜒,奔流而下。中天门一侧还有巨石,状如虎卧,得名“伏虎石”。 中天门峻岭阔谷,楼阁簇拥。东有中溪山突兀俏丽,可观日出,望晚霞;西有凤凰岭蜿蜓伸展,可远眺傲徕雄姿......[查看详情]
51L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