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雾凇和雨凇是泰山冬季奇特的自然景观,此时是冬季游览泰山的最佳时机,游程像在童话世界里进行。 雾凇似霜非霜,似冰非冰,迎风怒放,千姿百态。使松枝、树丛结满了毛绒绒的冰挂,象一株株巨大的白珊瑚;让楼台殿阁、红墙壁瓦披上了 柔软的白纱,更加色彩斑斓;给大地和山峦铺裹上了洁白无垠的银色毡毯,把整个世界变得冰清玉洁。 雨凇则使岩石、大地、房顶、林木都结满了晶莹剔透的冰层,让万物骤然间凝聚成冰的世界。此时的泰山呈现出一副峥嵘、冷竣、孤傲的特异面貌。 ......[查看详情]
天下名山都有壮丽的日出景观,而唯泰山日出最负盛名,个中原因,颇耐寻味。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由于泰山日出特别壮美;之所以如此,又取决于其特殊天文、地理和气候条件。但除此之外,是否还有更深层、更根本的文化基因呢? 一般认为,在古代游牧时期,就已产生天体崇拜。由于太阳对作物生长和气象变化影响重大,因而太阳崇拜到农耕时期便获普遍发展。大汶口文化曾出土以山承日的陶器符号,从而表明了太阳崇拜和高山崇拜的融合。《春秋是类谋》有"泰山失金鸡"的传说,郑......[查看详情]
月观峰位于南天门西,与日观峰东西对峙而名。古人言可在此望越国,故又称越观峰。天晴气朗时,夜晚可观济南万家灯火,俗称望府山。山顶有月观亭;山阳为泰山索道南天门站,过天桥有路与南天门相通;山阴有两石对立如门,称西天门。明万历年间林古度在石门上题“西阙”。钟惺在《登泰山记》中颂道:“岱之为天门者三 ,西天门者石自门焉,真天门也。”
云步桥位于五松亭下,快活三里北首。东西向,单孔石拱桥,长12.2米,宽4.35米,拱高6.1 米,跨度11.8米。桥西侧设石勾栏,由伏石、华板、望板等组成,勾栏高1.15米。 桥东首为八字形石阶,两侧设斜坡勾栏,勾栏末端和桥首望柱均作顶状。原桥创建无考,原为木桥,名雪花桥。民国年间改为石桥,因谷深林茂,常有云雾萦绕,杨承训题“云步桥”。于1936年被洪水冲毁,1937年杨承训得中国旅行社资助重建,由工程司胡升鸿领工建造。 云步桥北大壑忽临断崖,......[查看详情]
爱身崖上有巨石突兀,高约3.3米,石旁大书“瞻鲁台”,俗称幡杆石。《诗经?鲁颂》诗言:“泰山岩岩,鲁邦所瞻。” 瞻鲁台是是孔子瞻望鲁国的地方。石上有1983年赵朴初题“造化钟神秀”、周而复题“烟横云倚”诸刻。石东北有平坦巨石临悬崖,称可止台,上有宋代政和年间题名。瞻鲁台三面陡峻,东北是鹰愁涧,深沟巨壑,人迹罕至。南侧是舍身崖,峭壁万仞,深不可测。旧时常有人为救治父母病灾,来泰山祈求神灵,在此跳崖以身相许。明万历年间山东巡抚何起鸣在崖侧筑墙阻栏,并改“舍......[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