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于元至元三十年(1293年),一向颇负盛名,历史上有许多著名学者在此主讲,许多成名学者曾在此就读,蜚誉各地。但书院建筑已毁,仅存残迹。 龙山风光秀丽,春秋佳日,登山巅南眺,清河似练,汶水如带,戴坝如东平龙,汶城塔影,隐约可见。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龙山书院位于山势峻拔、风光如画的龙山之阳。它历经元、明、清三代,可谓桃李满天下,人才遍域中。
书院原为封建时代名儒学者召集青年讲学的地方,以研究四书五经等儒家典籍为主,有时也兼论时政,对学术思想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至明清时,多数书院沦为准备科举的场所. 东平龙山书院曾进行两次移建。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龙山书院遭火灾,遂在州城内北门里路西重建龙山书院;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东平遭水灾,书院受损,全州绅民捐资,将书院移建于小东门里(现东平一中校址)。新建书院,规模宏敞,有讲堂、斋室、伙房、宿舍、办公房、藏书阁等房舍百余间。光绪二年(1876年),又在书院东侧新建试院(亦称考棚)、堂室、号舍五十余间,为童试(考秀才)场所。
清代光绪三十年(1904年),废科举兴学堂,将龙山书院改为东平第一高等小学堂。东平龙山书院历经元、明、清三代,计600余年,对东平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书院章程规定:“书院为作育人才之所,而山(院)长即为人才模范。书院山(院)长由地方官绅自行延访品学兼优之人充任,无论何人不得徇情压荐。如山(院)长不实心教诲,即当辞谢,另请名师,一切情面嘱托亦不允从。”书院教习(教师)由山(院)长延请当地学行素著之员生、举人、进士充任。下设监学一人,负责生员管理;首士一人,负责办理生员生活事务;学长一人(在众生员中选举产生),负责办理生徒有关学习事宜。 书院不仅有朝廷颁发的《书院章程》,还有各自的院规。咸丰九年(1859年),进士蒋作锦(州城西南大渔营人)撰写东平龙山书院条规16条,规定了院长、主讲、教习授课和生徒学习、生活制度及奖惩条例,以及书院经费管理和使用范围、手续等。各项规章制度的要求都非常严格。如关于生徒学习、考试及生活方面的规定:“诸生必须服从院规。对违犯院规、不敬师长、荒废学业者,进行严格管教,乃至鞭笞和除名。”“诸生住院,饮酒、赌博者,查出重责不怠,院中并禁闲人游戏。”对书院教习亦有明确规定:“为人师表,言行一致,处处做诸生模范。在教学上,要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夫子之言为左右铭。”书院经费,主要来源于书院学田收入。
解缙东平龙山书院一向颇有名龙山东平气。元代“世称三王”的文学家王构、王旭和曾任东平学正的王磐,都担任过龙山书院的主讲;元代农学家、东平人王桢谢职旌德县尹归里后,于元仁宗延祐年间(1314年至1320年),曾在龙山书院主讲其农业科学名著《农书》。据传,元代戏曲家、时人称为“小汉卿”的东平人高文秀,青年时代亦曾在龙山书院读书、习曲。
明、清两代,书院亦人才辈出。明进士、官至兵部尚书、东平人王宪及其子王汝孝都曾在龙山书院读过书。王汝孝,嘉靖五年进士,官至礼部郎中改翰林修撰。他遵父嘱,在龙山书院修碑撰文,感谢母校培育。碑文曰:“清河泱泱,龙山苍苍。桃李天下,母校永光。”仅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0年),东平就考中了王圣来等3名进士,李树朴等12名举人,孟衍观等31名贡生。
东平龙山书院的声誉曾一度影响省外学者。据龙山大殿东深沟上的悬石刻文记载:解缙,江西吉水人,明代洪武年间进士,授中书庶吉士。被罢官后,曾游学来过龙山书院,并在龙山的一块悬石上读过书。后人在那块悬石上刻诗:“学士被罢官,游学至龙山,钻过药王洞,住过太子殿,曾饮圣井水,悬石为书案,成祖永乐初,又任翰林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