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海城隍庙规模不大,虽香火鼎盛、信徒很多,但一百多年来依然保持原貌,没有扩建。
迪化街是大稻埕的一部份,即现今的大同区。
座落于贵德街上的陈天来故居,旧称「锦记茶行」,是早期大稻埕最繁华的地带之一
在公元1853年,艋舺移民发生激烈群架,同安县人失败,就在火焰中抢出霞海城隍爷金身,退到大稻埕,在1859年建立霞海城隍庙,并以此庙为大稻埕的信仰中心。 霞海城隍庙规模不大,虽香火鼎盛、信徒很多,但一百多年来依然保持原貌,没有扩建。因为城隍庙所在地是中国风水上的「鸡母穴」,假如轻易翻动,就会破坏巢穴,使地方不安,所以信徒都不敢随意翻修。
在古代,「城」是城市、「隍」是护城河,所以城隍爷是护城河内的地方守护神,掌管人间的善恶功过、阴间的鬼魂行踪 ,可以让信徒心存善念,不敢做坏事。农历5月13日是城隍圣诞,当天信徒会举行各种迎神赛会,来酬谢城隍爷的疪佑,是台北市内最热闹的庙会活动。
一向以办年货闻名全台、一般所熟知的「迪化街商圈」,其实指的台北大桥以南的迪化街一段,范围涵盖迪化街1段(南京西路至归绥街口)、甘州街、保安街交叉口、朝阳公园、甘谷街、南京西路一带。就空间位置来看,迪化街是大稻埕的一部份,即现今的大同区。迪化街最早有商店出现,是在清咸丰六年(1851年)。两年后,艋舺地区的泉州同安人在迪化街纷纷建起商店,形成『中街』。到了日据时期以南北杂货、茶行为主,之后米业和布匹、中药等也逐渐占有一席之地。
座落于贵德街上的陈天来故居,旧称「锦记茶行」,是早期大稻埕最繁华的地带之一,由于当时紧邻着茶叶吞吐的大稻埕码头,因此许多从事贸易商的怡和洋行、德记洋行、领事馆皆聚集在此处,也造就出不少影响大稻埕发展深远的商贾,陈天来便是其中一位。其父亲曾受雇于英商怡记洋行,因此陈天来年轻时便协助父亲处理商务,接触制茶的过程与方法,后来经营茶业有成,更将茶叶扩展至南洋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