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您来到全程旅游网!
您所在的位置: 全程网首页 > 台北景点 > 台北文化古迹趴趴走

台北文化古迹趴趴走

详细地址:台湾 台北

开放时间:

景点简介: [查看全文]

景点简介

台北文化古迹趴趴走的N大理由

    • 理由1

      采用中国古代宫殿式建筑,色彩缤纷的瓷砖耀眼夺目,为全台寺庙建筑一大特色,是仿泉州孔庙建成的“正统南中国式孔庙”。

    • 理由2

      『艋舺』是台北市开发最早的地方,就是现今的"万华",而台北第一名剎「龙山寺」,就是当地居民信仰、活动、集会和指挥的中心。

台北文化古迹趴趴走详情

  • 用餐早餐:敬请自理

  • 午餐:敬请自理

  • 晚餐:敬请自理

  • 住宿:自理

  •  

    大龙峒保安宫→台北孔庙→台北龙山寺→艋舺清水巖祖师庙→艋舺青山宫→华西街观光夜市

  • 【大龙峒保安宫】

    大龙峒位在淡水河和基隆的会流处,开发很早,并保安宫为信仰中心。保安宫占地广阔,自公元1805年兴建,因为工程浩大艰巨,而且所用石材、木材都从大陆运来,连盖庙的师父也从大陆请来,所分期施工,历经25年才完成。

    来到保安宫,可以看到庙前除了龙柱外,还有一造形奇特的石狮,通常,庙的石狮都一雄一雌,雄的嘴巴会张开,雌的就闭合。可是保安宫的石狮却都张着嘴,据说这一对石狮,并不是狮子,其中一只是仁兽,一只是法兽,立在庙前,是在呼吁天下,重视法律,施行仁政。进入庙内有很多彩绘、雕塑,值得观赏。从正门前的走廊四处看,可以看到很多动物雕塑,除了装饰作用外,还具有另一层意义,例如:蝙蝠代表「福」气、四只蝙蝠代表「赐福」,鹿表示「禄」位、鹤代表「长寿」。

    经过天井来到正殿,可看到主奉神明保生大帝列祖神尊,保生大帝是福建省同安县人吴本,精通医术,除了救治世人外,还曾经有「点龙眼、医虎喉」的传说。大帝升天后,依然时常显灵,为民除害、医疗疾病。所以宋高宗在公元1151年为祂建庙,宋孝宗在公元1171年封祂为「大道真人」,因此保生大帝又称「大道公」,另外,两边奉祀的是36宫将神像,是公元1829年,聘请泉州名师许严来台,前后费时5年才完成的雕作,雕艺精湛,神像逼真。同时,还可注意到墙壁上有七幅彩绘,分别描述中国民间故事。

    鼓楼下正中,奉祀的是注生娘娘,两旁有十二婆姐,分掌12个月,专门管理人间生育。在以前的农业社会,有「多子多孙多福气」的观念,所以注生娘娘圣诞时,远近妇女都会来祭拜,祈求娘娘恩赐子嗣。后殿又称神农殿,主祀神农大帝。相传在一百多年前,台北好几个月不下雨,所以住民就虔诚祈求神农赐雨。果然,没经过多久,就下了一场大雨,解除干旱,所以住民就恭迎神农大帝到保安宫后殿奉祀。

    内政部指定为二级古迹,自公元1995年起决定自行重修,历时7年、花费2亿6000万元、动员60位工匠才大功告成,且得到「2003年亚太文化资产奖」。

  •  

    【台北孔庙】

    走过大龙街,来孔庙。孔庙主祀中国最伟大的老师──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以及历代的先贤、先儒。由于孔子崇尚朴实,所以孔庙的建筑较简单朴素,不像一般庙宇有华丽的装饰,连门口也没有放置石狮,孔庙以大成殿为主,站在大成殿外,可看到中间的屋顶上,有一对圆筒,叫做「藏经筒」。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秦始皇为了便于统治,所以实施愚民政策,曾经烧毁书籍、杀害读书人,当时读书人为了把书籍保存下来,就在屋顶上盖了个像烟囱的藏书筒,把书藏在那里,来避免被烧毁的命运。所以孔庙也建有藏经筒,以表达对当时读书人爱书精神的敬佩。同时,在前方屋顶上,有枭鸟的雕饰。枭鸟是一种既不孝顺又残暴的鸟,可是孔子也对牠施予教化,所以枭鸟雕饰,是代表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

    另外,位于两边阶梯的中间,有一块刻有龙身浮雕的斜面台阶,叫做「御路」,是当时皇帝或神明上、下殿堂时的踩脚石。还有,孔庙所有的柱子、门窗和其他的寺庙不同,上面都没有文字,据说这是表示没有人敢在至圣先师孔夫子门前卖弄文章。而且庙中也没有塑像。在古代,孔庙原有孔子塑像,但因雕刻技术不同,有些塑像无法表现孔子神态,所以明太祖时,就下令以后新盖的孔庙,都以牌位取代塑像;到明嘉靖皇帝,则下令撤消全国孔子像,完全使用牌位。从此以后,虽然改朝换代,却都依循这项规定,使孔子因没有神像的神化,相对地更突显出人格的伟大。每年的9月28日,是孔子诞辰纪念日,当天清晨会举行隆重的祭孔大典,并在大成殿外的月台上,由学生表演八佾舞,来表达对孔子的崇敬。祭典过后,会有许多人争着为子女或自己拔智慧毛(牛毛),象征祈求子孙增长智慧、求学过程顺利。


【台北龙山寺】

『艋舺』是台北市开发最早的地方,就是现今的"万华",而台北第一名剎「龙山寺」,就是当地居民信仰、活动、集会和指挥的中心。据说以前有一个人把佩带的观音菩萨香火,遗挂在一棵大榕树上,到了夜晚竟然发出光芒。更奇怪的是有求必应,非常灵验。所以信徒就在那个地方建立「龙山寺」,从清乾隆3年(公元1738年)

开始,到1740年落成。二百多年来,「龙山寺」经过多次的修建,整个结构是完整『回』字形,在传统的寺庙建筑中,是一种非常尊贵的布局。早期台湾海峡又叫『黑水沟』,风浪很大,移民都用石板来压稳船舱,以保安全渡海来台,后来这些石板,也就用来铺设「龙山寺」前的部分广场。在广场上,可注意地板石材,其中切割较不整齐的部分,已有古老的历史。

来到「龙山寺」可以从前殿开始欣赏。首先,可以看到殿前有1918年所制台湾独一无二的铜铸龙柱,屋檐下的木雕、彩绘徐徐如生。尤其用来支撑屋顶的"网目斗拱",是台湾寺庙的首次创作。另外,大门左边的石雕窗上,雕有精彩的三国演义故事;右面则有一个八角竹节窗,上刻竹干,是"竹报平安"的意思。「龙山寺」正殿四面有一道走廊,廊上的壁面、石柱都有精巧的石雕作品,值得仔细观赏。走进了正殿,可以看到主神─观世音菩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龙山寺」正殿曾被炮火击中,殿堂全毁,但观音神像却丝毫无损,所以让信徒更加敬拜。再来到后殿和左、右翼殿,会看到很多的神佛,曾有人说"龙山寺是众神的聚会所",就是说庙内供奉神佛非常多,大约有一百多尊,还有一个地方值得 注意,后殿殿前的一对人物石柱,造形生动,和一般寺庙以『龙』为题材的石柱不同。此外,左、右殿入口外侧的壁面,有「红毛番吹法螺」的石雕,也和香炉上「憨番抬庙角」有相同的趣味性。 

由于「台北龙山寺」正门只有节庆祭典时才打开,所以平时都从庙宇左边的门进入,右边的门出来。进到庙里,可看到很多善男信女虔诚祭拜、诵经唸文。出了前殿,在天井上有一个香炉,香炉上"憨番抬庙角"的有趣雕塑。天井两旁还有钟楼和鼓楼,早上敲钟、晚上击鼓,来作为诵经、法会的提醒。「台北龙山寺」除了因为相当灵验常年信众络绎不绝外,附近的小吃及万华区怀旧的气氛也是吸引观光客前往的主因之一。此外,「台北龙山寺」不仅典藏许多艺术珍品,一年中更有多次节庆,都非常热闹,值得您前来开开眼界!!

 

游玩景点  台北文化古迹趴趴走

【艋舺清水巖祖师庙】

艋舺清水巖又称「祖师庙」,在清乾隆52年(公元1787年)建立。与艋舺龙山寺、大龙峒保安宫,并称「台北三大庙门」。主祀的清水祖师陈昭应是福建安溪移民从故乡请来,共有7尊,其中以蓬莱祖师最灵,也就是所称的「落鼻祖师」。相传天灾地变时,祖师的鼻子就会自行掉下来,警告信徒,一直到灾变过去,才又会自行回复。 

祖师庙历史悠,久在前殿中门前,有一对粗壮的龙柱;而两侧的山墙,有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砖雕图案,是庙中现存最古老的艺术品。此外,在梁架、石壁、龙柱上,也都刻有清朝的帝号年代,都是浑厚朴拙的作品,所以祖师庙曾被称为表现清代中期最具特色和艺术水平的台湾庙宇。此庙在日治时代,曾设洲立二中,即今成功中学之前身。

【艋舺青山宫】

现在被列为台湾第3级古迹的青山宫,在公元1854年建立,供奉的是灵安尊王,又称为青山王。 

相传惠安渔民把灵安尊王从大陆请来时,当神像经过旧街(今西园路),突然抬不动。经过掷筊问神后,才知道灵安尊王要住在当地,所以信徒就在旧街建庙。刚好那时候流行瘟疫,不过只要向灵安尊王祈求,就能平安健康,因此信徒愈来愈多,并共同筹款盖新庙,也就是现在青山宫。青山宫里还有谢必安、范无救两位将军神像,据说在当时,到了晚上,就可听见两位将军拿的铁鍊在庙里和路上响起,或看见他们在路上巡逻,所以附近很少小偷。 

农历10月22日是青山王祭典。当天境内各庙宇也都出来一起庆贺,非常热闹,是艋舺最具特色的节庆大拜拜。 

全台闻名的「青草巷」位于西昌街224巷,因葱绿的药草而闻名,此巷道内聚集多家药草店,各式中药青草材料琳琅满目,若要保健养生,可别错过这历史悠久的专业街道。

【华西街观光夜市】

龙山寺附近的『华西街夜市』,是我国第一座观光夜市,夜市入口处为中国传统牌楼建筑,沿途挂满红色宫灯,极具特色,两旁店家皆为老字号,口碑与质量兼顾,连高级餐厅也有据点,象是广受日本观光客青睐的台南担仔面一店,就是在这里发迹。

华西街夜市以小吃为主,从山产到海产一应俱全,有许多著名小吃、烧酒虾、海鲜以及台湾著名的各式羹汤,并有脚底?

交通信息

特惠政策

温馨提示

周边景点推荐

相关线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