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太原北站火车时刻表 太原北站位于中国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于1933年启用,为太原铁路局管辖的客货运一等站及编组场。该站是石太铁路的终点站,也是西山、太岚、上兰村支线的起点站。 车站设施:太原北站共有到发线87条,其中包括正线9条、调车线36条。另设有六个车场。 使用情况:太原北站是石太铁路的客货运一等站及编组场,也是中国大陆主要编组站之一。日均办理旅客列车约10列,主要为普慢旅客列车。货运方面,主要办理货物列车的日常到发、编解作......[查看详情]
太原站火车时刻表 【车站地址】太原市迎泽区迎泽大街东头(建设路以东) 邮政编码:030001 【车站前后方车站】离新乡站497公里(太新线),离华山站528公里(南同蒲线),离上兰村站25公里(上兰村线) 【车站所属铁路局】隶属太原铁路局管辖 【车站等级】现为特等站 【车站客运】办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托运 【车站货运】办理整车货物发到 【车站规模】站内有站台4座、到发线7股、机车走行线1股
迎泽公园海底世界座落于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公园园区,占地面积5000㎡,是山西省内唯一一家以科普教育和海洋生物展示为主体的大型综合性海洋馆。主要设有海洋生物、珍稀观赏鱼类、热带雨林、海狮海豹表演、宽域海底隧道等多个景区,展示海洋生物和珍奇鱼类数千种,是华北地区展示面积最大,展示物种最多的海洋馆之一。 迎泽公园海底世界以“科普教育、休闲观光、绿色环保”为宗旨,秉承科学的管理理念产,采用国内外先进的声、光、电技术手段向游客展示出神奇美丽、妙趣丛生的大......[查看详情]
在高平市区东南5公里大粮山。峰峦重叠,松柏苍翠。寺侧有定林泉,寺名由此而得。寺址在山之阳,美景宝刹交相辉映。寺中轴线上分列山门、雷音殿、三佛殿、七佛殿四进院。雷音殿斗拱支檐,飞檐挑角,雕梁画栋,精巧秀丽,古朴雄伟。后门枕石刻有“元延佑四年四月二十日记”字样。殿前月台上竖有石雕八角形经幢两座,均高4米,刻有经文、仰莲、覆盆、宝珠顶。一为弥勒出生宝塔,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造;一为雍照二年(985年)造。其后善法、罗汉二堂内建止涓、问津二洞。堂西有定林......[查看详情]
在高平县城西北20公里上董峰村。据《泽州府志》载,“元时马仙姑蜕此,今有石椁”,故名。庙内石碑二十余通,记事颇详。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明、清重修。现存牌楼、三教殿、玉宇(乐楼)、圣姑殿、东西配殿等。其中三教殿为元初遗构,宽深各三间,周檐石柱抹角,屋顶为单檐九脊式,结构沿袭宋制。殿内东西墙上遗存部分壁画,内容为诸仙女,面形丰润,衣饰富丽,线条刚劲有力,有如永乐宫壁画,为建殿时原作。圣姑殿三开间,前檐插廊,歇山式屋顶,明间特宽,用大额枋及绰幕枋......[查看详情]
在晋城市东南17公里寺南庄北侧硖石山腰。上距青莲寺里许,原与青莲寺合为一寺,宋代分作两寺,此寺时代较古,故名。北齐天保年间(550一559)高僧慧远在此创立道场,唐代重修。寺前有藏式佛塔一座,高约25米,明代所筑。寺内南殿和正殿两座,均经后世修补,唯殿内塑像和碑刻仍是唐、宋原物。南殿3间,内置彩塑12尊,中为释迦、文殊、普贤、阿难、迦叶,两侧有观音、罗汉、韦驮、胁侍、供养人等,造像风格与青莲寺宋代塑像如出一辙。殿内《硖石寺大陪远法师遗迹记》唐碑一通,宝历元......[查看详情]
在高平、长子、长治三县交界处,山巅有两座石雕方形塔,塔侧石雕伏羊佛龛造像,头尾清晰,由此山状为羊头,故名。 羊头山梵刹,名曰清化寺,据记载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四七七——四九九年),原名定国寺,北齐时改名宏福寺,隋末寺废,唐武则天天授二年(六九一年)重建,并改额清化。今清化寺建筑已不存,尚留石佛三尊、明碑一通和殿堂遗址,但寺周北魏至隋唐时期窟龛造像和石塔仍依然如故。 羊头山正面高峰凸起,左右山脉前伸,形如箕掌,石刻造像即分布于其间。 羊头山......[查看详情]
在高平市区南14公里西里门村二仙岭。相传晋时有两姊妹,生母病故,不堪继母虐待,常仰天痛哭,感动天神,下降黄龙二女乘龙升天,遂成仙女。她俩关心民间疾苦,遇有求雨、求药、求子女者,有求必应,上党一带辗转流传,极为崇信,遂建庙祀之。始建年代不祥,金、元、明、清各代均有重修。现存山门、东西廊庑、中殿、配殿、后大殿等建筑。中殿年代最古,三间见方,单檐九脊顶,前檐廊深一间,门窗移置于前槽金柱上。柱为方形抹楞,覆盆莲瓣式柱础。殿内无柱,大梁与廊下乳袱在前檐柱上搭交,结构......[查看详情]
在山西晋城市东南12.5公里太行山中峰下。建于宋大观元年(1107年)至政和七年(1117年)。寺前山门毁,现存东西配殿各十间。中轴线上有乐台、香亭、均属明清建筑。最后正殿三间,左右各有“天宫壁藏”,雕刻精致,金碧辉煌,后槽的仙台上塑二仙姑泥像,两侧立胁侍四尊,眉目清秀,身材修长,为宋塑中的佳作。
鹅毛口遗址,在怀仁县城西北10公里鹅毛口镇鹅毛口村西1公里处的瓜地沟内。瓜地沟又分为大瓜地沟和小瓜地沟,是桑干河的支流——鹅毛河的两条小冲沟。遗址就在两条冲沟的源头一带和源头周围几个相连的小山包上。该遗址是一个石器制造场,范围约两万平方米,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1963年7月在山西北部考察时发现。制作石器的原料以凝灰岩为主,次为煌斑岩,极少数是石英岩制作的。石器类型有砍砸器、尖状器、刮削器、龟背状斧形器、石斧、石锄、石锤、石镰等。鹅毛口遗址的石器绝大多数是打......[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