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您来到全程旅游网!
您所在的位置: 全程网首页 > 天津景点 > 铃铛阁

铃铛阁

人文景观

详细地址:红桥区南部,在西北城角,铃铛阁大街东端南侧。

开放时间:

景点简介: [查看全文]

景点简介

  所谓天津三宗宝:鼓楼、炮台、铃铛阁(“阁”不读gě,而读为gǎo)。
  铃铛阁位于天津县城外西北角,初名稽古寺,建自唐代,寺内存有《大藏经》全卷。明万历七年,(1579年)建藏经阁,重檐四出,甚为壮观。阁角装有风铃,铃声可远闻数里,乡人因呼为铃铛阁。康熙三十八年,住持含光和尚又重修一次,清代文学大师朱彝尊曾为文以记其事,并描述其登临时的感怀:"夕阳在衣,风铃铮然;翔鸟上下,为之目旷神仪。光绪十八年,不慎于火,延烧及藏经阁,房子及所储存的大藏经都化为灰烬。1901年,严范孙、高凌文、王世兰等倡议以稽古书院旧址改办新式中学,名为天津普通中学,但由于习惯大家叫它为"铃铛阁中学"。在其校旗校徽上,铃铛作为其主要标志。
  据天津市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罗澍伟介绍,铃铛阁,是一种俗称,原来是一座“藏经阁”。始建年代其说不一,有说始建于唐代,有说建于元代,有说建于明代。乾隆《天津县志》卷八附“坛庙”:“稽古寺,在西北门外西北隅,万历七年敕建,康熙三十八年重建,有藏经阁。”这里的藏经阁,便是铃铛阁。同治《续志》:“海会寺,在城西稽古寺西,元至正间天竺国僧海会结庵于此,故名。明万历年间重建。”显然,这两条记载有不同之处。但天津著名地方志学家高凌雯却用他的解释,解决了两者的矛盾:即万历时所建的稽古寺在海会寺旁,元朝时建海会寺,在明末时倾圯,并入稽古寺。《天津县新志》卷二十五附“寺观”说:“海会寺在城西北,元至正间天竺国僧海会结庵于此,故名。旁为稽古寺,明万历七年建。其后,海会寺圯,以地并入稽古寺。”
  藏经阁原是海会寺的建筑,后并入稽古寺,成为它的附属建筑物。“阁两层,宽五楹,飞檐四处,如鸟张翼。”“藏经阁”共两层,但基础高在一丈多。屋顶飞檐突出,画梁雕栋,庄严华丽。为了宣扬佛家醒世作用,防止飞鸟的破坏、玷污,在房脊屋檐檐角悬挂48只风铃,长一尺多;微风吹动,铃声由近而远,好像波浪一样,清澈悦耳。声音可飘扬二、三里,为这一带居民平添了异彩,深受人景仰。久而久之,铃铛阁声明大噪,遐迩皆闻,反凌驾于稽古寺之上。
  阁里藏有十六柜佛经,其中的《大藏经》包括了几乎全部的汉语佛教经典,还有贝叶经,这些经典版本是很珍贵的。康熙年间,由天津道署捐资重修稽古寺,请来江南名匠,仿照黄鹤楼修葺一新。同时,扩建了平房数间,以作考文之需。
  阁内的藏书楼中,书笺大部分是当时的名流所捐赠,多为稀世之珍。海内孤本达数百种之多,尤以元、明人手抄本(百余种)以及六朝写经四十卷最为珍贵。传说,每年农历六月初六为“晒经节”。到了那一天,阁内的全部藏书均置于阳光下曝晒,蛀虫防腐;同时借此良机任人阅览,以飨读者。当时津门的一些文人学士,纷至沓来、先睹为快,一时盛况空前。

交通信息

地铁 天津市内地铁起始站在南京路与新华路交口处,沿南京路西行,经营口道、鞍山道、海光寺,折向北,经南开三马路、西马路、大丰路至津浦铁路天津西站,共设8个车站。运营时间从早晨5:30到晚上22:30,票价1元,一般15分钟一趟,全程行驶时间为12分钟。 公交车 天津市区很多公交车都实行无人售票,车费1-2元,去开发区的车费要4-5元(火车或公车)。天津还有一条巴士观光线,从平津战役纪念馆至天津钢厂,单程行驶106分钟,线路途经的景点有:平津战役纪念馆、子牙河、估衣街、古文化街、文庙、食品街、旅馆。

特惠政策

温馨提示

周边景点推荐

相关线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