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简介
三条石历史博物馆,是以三条石地区民族铸铁机器制造业发展史为基本陈列内容的地方专业性博物馆。展览以翔实的史料、丰富的文物和照片,生动形象地概括介绍了三条石铁工业作坊兴起及其特点;记叙了三条石地区铸铁机器业兴衰的历史过程;较典型地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艰难缓慢发展的历程。
1959年9月27日正式开馆。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亲笔为馆提名。
三条石地区是指南、北运河及河北大街构成的三角地带,面积约730余亩。这里水、陆交通便利,是天津市早期商业贸易的繁华地区。
元代,随着漕运的发展,天津的经济就以沿河贸易为特点日渐发达,三岔河口一带成为天津的经济中心。
三条石地区正与这一地带毗邻,受其影响,1860年前这里出现了为船家、商客服务的打铁匠人,他们季节性地在此聚集。1860年以后,第一家手工作坊——秦记铁铺在此“定居”,是最早的铸铁手工作坊。
1900年,天津开埠后,受外来资本主义势力的影响,三条石地区铁业出现了为国外租界的建筑设施服务的铁工制造。截至1914年三条石铁工作坊达10多家。
1915至1930年,三条石地区铸铁、机器业发展到兴盛时期。最初的加工配套生产逐渐明显的分为两业——铸铁业和机器业。许多铁厂扩大生产规模,在本市和外地设立分号。例如:当时颇有名气的郭天祥机器厂曾在山东济南、河南安阳建立分号扩大经营。到1937年前,三条石“两业”工厂达300余家,成为当时有名的“铁厂街”。
“七。七事变”后,三条石地区“两业”的自身发展受到破坏。为了维持生产,一些厂家被迫改产,接受日商的加工订货,大部分厂家停工,生产日趋衰落。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物价飞涨,货币贬值,三条石地区铸铁、机器业极度衰退,奄奄一息。
新中国诞生后,三条石地区工业才得以恢复和发展,成为天津市乃至华北地区机器工业的有生力量。
为了让历史更好地为现实服务,激发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热情,建馆以来陈列内容曾多次进行修整补充。三十多年来,接待了国内外观众达600多万人次。
1991年天津市文物主管部门拨专款对三条石历史博物馆福聚兴机器厂旧址进行修缮。天津市唯一保留下来的反映民族机器业发展变化历史的遗址,恢复了原貌并通过实物资料再现了三条石“两业”缓慢发展的史实。陈列的主要内容有:前柜房、后柜房、锻工棚、机加工车间等。占地面积630平方米。
三条石地区铸铁、机器民族工业发展史和福聚兴机器旧址陈列,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记述了近九十年三条石地区铸铁、机器业形成、发展、衰落的历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