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净土寺为佛教净土宗寺庙。距天水市45公里,位于仙人崖景区,在通往牧马滩和石门公路旁的山坳中,周围群众环抱,参天古松林立,微风吹拂,可听松涛之声,故"净土松涛"为秦州八景之一。 天水净土寺由僧众募捐及群众捐献5000余万元建成.净土寺寺院及罗汉堂药王殿有近180余间及路、桥、水体、牌仿等建筑。
水帘洞石窟群坐落在武山县城东北约25公里处的钟楼山鲁班峡谷中。这里山势挺拔,突兀壮观;绿树成荫,山花烂漫;洞中泉水奔涌,山间溪流潺潺,景色幽静宜人。 “群峰叠嶂觅无路,乱石开径别有天”,为理想的游览胜地。该石窟开凿于十六国时期的后秦,经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历代修建,主要有水帘洞、拉稍寺、千佛洞等名胜古迹,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帘洞在形似斧劈的试斧山东侧之峭壁上,是一个约50米长,30米高,20米深的拱形自然洞穴。每当雨季,洞顶、洞壁泉水......[查看详情]
位于天水市甘谷县城郊五华里处。山恋正看如旗,横看如龙,因山中悬崖间峭壁上有大洞窟一个,洞内有一石胎泥塑大佛而闻名。造象可远溯至北魏,具体年代无从稽考。现存释迦牟尼大佛像始凿于北魏,一直到盛唐才趋完美。大佛身高23.3米,腰阔10.4米,和颜善目,仪容庄重,脸型丰颐,双耳垂肩,螺发肉髻,体魄雄伟,斜披袈裟,唇旁短须呈蝌蚪状,结跏跌坐于莲座之上,安详而宁静迎接来往游客。窟顶呈圆拱形,左右两侧有残存悬塑,塑有菩萨、达摩、飞天和卷云、莲叶。大佛洞窟两旁,依山附势......[查看详情]
炎帝陵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的陵墓,座落于株洲市炎陵县。炎帝陵区自古称“皇山”,面积2.4平方公里。陵区山迭翠,碧水...炎帝陵历代为海内炎黄子孙所景仰。每年来拜祖敬奉、瞻仰游览者达10多万人。
位于天水市北道区东南方向50公里的陇南山区。其山壁立千仞,四周峭崖,只有一条小路联接南北两峰,且南北峰之间的聚仙桥下石壁上,有一大方形黑浑圈,状若门楣,故名石门山。相传有虎豹出没,俗称卧虎台。石门山景色壮美,有小黄山之称。主峰上有明、清重修的真武祠、王母祠、三清殿、无量殿、玉皇殿和钟楼,峰间架通仙桥亭,从石门山脚下五阳观登山,上十八盘,山势蜿蜒,环绕攀登,古雅峥嵘的殿阁台榭掩映于白云翠微之中,景色迷人。中秋夜,皓月仿佛从石门缝中徐徐升起,变幻无穷。石门月......[查看详情]
秦安兴国寺,位于秦安县城北街。那里有一组风格古朴,造型奇特,保存较好的元代建筑群,这就是著名的兴国寺。兴国寺经过六百多年的变迁,其它建筑大多坍塌,只有山门、钟楼、鼓楼、般若殿安稳如磐,迄今完好。兴国寺般若殿,整体雄浑谐调,轮廓稳定秀美。虽经历代多次重修,但梁架结构,斗拱风格,仍保持了元代建筑的特征 景色特点 般若殿坐东向西,面阔三间,通长十一点七米,进深两间三椽。单檐歇山顶上布灰筒板瓦,正脊两端各安一条龙吻,二龙怒目卷尾,张口吞脊,活龙活现。正......[查看详情]
俗称“南山寺”。位于天水市城南二公里的慧音山坳,建寺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里风景优美,古树参天,有汉柏唐槐的传说。唐乾元年间,杜甫流寓秦州,曾有题咏:“山头南廓寺,水号北流泉。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俯仰悲身世,溪风为疯然”。 南廓寺庙殿隋唐时已初具规模,宋代称“妙胜院”,清乾隆十五年敕赐为“护国禅林院”,清光绪年间将原东禅林院改为杜少陵祠。南廓寺西牌坊门前有两株千年古槐,围达9.7米,树高25米。南廓寺是以三座牌坊式的大门......[查看详情]
让我们走进幽静渡虎谷 蜿蜒的溪,轻柔的风; 喃喃的水,美丽的云。身边流过小溪, 耳畔掠过鸟鸣; 思绪可随心飘荡。 远道来的朋友, 在渡虎谷中相遇,累了吗?烦了吗?掬一捧清泉畅饮,甘洌心肺。 虚怀若谷,心纳百川,这里是一个放松心情的好地方。 翻越壮丽神奇的渡虎谷,海拔2780多米,渡虎谷群山绵绵延续100多公里,渡虎谷里植物种类丰富,森林茂盛风景优美,空气新鲜,植被覆盖率极高。渡虎谷内,原本没膝的野草已经变成了平均只有......[查看详情]
老君山位于武山县城南五华里处,是西秦岭山系太皇山脉蜿蜒至武山县城南面的主峰。海拔2385.9米。老君山以其山势雄伟,峰峦秀丽,林海涌波,古松参天,自古享有“君山独秀,俯瞰渭水”的美誉,为武山城南屏障和古宁远八景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对原有风景林保护的同时,补植松林,使得一年四季郁郁葱葱,山色显得异常秀丽,近年被确立为县级森林公园。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县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天然景观和风光如画的秀丽山水,吸引国内外游客流连往返、络......[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