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甘谷县姜维墓景区是国家2A级旅游景区,姜维,字伯约,三国时天水冀城(今甘谷县六峰镇姜家庄)人。蜀汉末期名将,军事统帅,是甘肃早期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据《三国志·蜀书》、《剑阁县续志》等有关史料记载:维少孤、随母居,自幼博览群书,酷爱孙武之学,有胆义,才智超人,心存汉室,志图统一中原,原为魏中郎将,建兴七年(227年)冬,蜀相诸葛亮取天水关时,维归蜀,亮特器重之。建兴12年(234年),亮病故,维为右监军辅汉将军,封平襄侯。延熙19年春(256年)晋升汉大......[查看详情]
甘谷县尖山寺森林公园是国家2A级旅游景区,尖山寺又称灵凤山,通天观,亦称西五台,位于天水市甘谷县西南25公里武家河乡的尖山之上。 礼县戚家沟村北麓,海拔2000余米,属石鼓山之脉,故有“石鼓震声通天应,土盆灵芝岁岁生”之诗句《天水县志》。最早古迹建于汉魏六朝时期。清穆宗同治三年(1865)曾修缮一次,1936年又修缮一次,解放后省政府立碑列为文物保护之古建筑。1995年被甘肃省林业厅命名为省级森林公园。 公园总面积24128亩,其中林地面积87......[查看详情]
关山云凤风景区是国家2A级旅游景区,关山云凤风景名胜区地处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马鹿林场辖区,占地57.68平方公里,西北以田家磨为界,东南至陕甘交界,西南至张家川与清水交界,属关山高原地貌,以低山峡谷、天然森林、草场和溪流为景观特色,以宗教和民俗文化为内涵。风景区山峦迭翠,水碧林郁,怪石嶙峋,群峰千姿百态,清、幽、秀、雅、雄、奇、峻、险各呈异彩,相映成趣。区内四季景色变化无穷,春来满目生翠、绿意盎然,盛夏流水潺潺、清爽宜人,秋日山花烂漫、层林尽染,严冬玉树......[查看详情]
宣化拱北景区是国家2A级旅游景区,拱北,阿拉伯语,意译教主陵墓上的圆顶建筑。宣化冈拱北(又名北山拱北),座落在甘肃省张家川县城以北15华里的北山。是伊斯兰教哲合忍耶门宦的主要活动场所之一。自清光绪开始,历经三代七十年的建设,使宣化冈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拱北建筑群,占地47亩。整个建筑仿云南园林建筑风格,倚山就势,气势宏伟,古朴典雅。周围苍松翠柏,茂林修竹,肃穆幽静,其建筑规模和造型居当时国内拱北建筑之首,吸引了自清末以来社会各界人士前来观光游览者络绎不绝。......[查看详情]
让我们走进幽静渡虎谷 蜿蜒的溪,轻柔的风; 喃喃的水,美丽的云。身边流过小溪, 耳畔掠过鸟鸣; 思绪可随心飘荡。 远道来的朋友, 在渡虎谷中相遇,累了吗?烦了吗?掬一捧清泉畅饮,甘洌心肺。 虚怀若谷,心纳百川,这里是一个放松心情的好地方。 翻越壮丽神奇的渡虎谷,海拔2780多米,渡虎谷群山绵绵延续100多公里,渡虎谷里植物种类丰富,森林茂盛风景优美,空气新鲜,植被覆盖率极高。渡虎谷内,原本没膝的野草已经变成了平均只有......[查看详情]
炎帝陵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的陵墓,座落于株洲市炎陵县。炎帝陵区自古称“皇山”,面积2.4平方公里。陵区山迭翠,碧水...炎帝陵历代为海内炎黄子孙所景仰。每年来拜祖敬奉、瞻仰游览者达10多万人。
位于天水市甘谷县城郊五华里处。山恋正看如旗,横看如龙,因山中悬崖间峭壁上有大洞窟一个,洞内有一石胎泥塑大佛而闻名。造象可远溯至北魏,具体年代无从稽考。现存释迦牟尼大佛像始凿于北魏,一直到盛唐才趋完美。大佛身高23.3米,腰阔10.4米,和颜善目,仪容庄重,脸型丰颐,双耳垂肩,螺发肉髻,体魄雄伟,斜披袈裟,唇旁短须呈蝌蚪状,结跏跌坐于莲座之上,安详而宁静迎接来往游客。窟顶呈圆拱形,左右两侧有残存悬塑,塑有菩萨、达摩、飞天和卷云、莲叶。大佛洞窟两旁,依山附势......[查看详情]
位于天水市北道区东南方向50公里的陇南山区。其山壁立千仞,四周峭崖,只有一条小路联接南北两峰,且南北峰之间的聚仙桥下石壁上,有一大方形黑浑圈,状若门楣,故名石门山。相传有虎豹出没,俗称卧虎台。石门山景色壮美,有小黄山之称。主峰上有明、清重修的真武祠、王母祠、三清殿、无量殿、玉皇殿和钟楼,峰间架通仙桥亭,从石门山脚下五阳观登山,上十八盘,山势蜿蜒,环绕攀登,古雅峥嵘的殿阁台榭掩映于白云翠微之中,景色迷人。中秋夜,皓月仿佛从石门缝中徐徐升起,变幻无穷。石门月......[查看详情]
秦安兴国寺,位于秦安县城北街。那里有一组风格古朴,造型奇特,保存较好的元代建筑群,这就是著名的兴国寺。兴国寺经过六百多年的变迁,其它建筑大多坍塌,只有山门、钟楼、鼓楼、般若殿安稳如磐,迄今完好。兴国寺般若殿,整体雄浑谐调,轮廓稳定秀美。虽经历代多次重修,但梁架结构,斗拱风格,仍保持了元代建筑的特征 景色特点 般若殿坐东向西,面阔三间,通长十一点七米,进深两间三椽。单檐歇山顶上布灰筒板瓦,正脊两端各安一条龙吻,二龙怒目卷尾,张口吞脊,活龙活现。正......[查看详情]
俗称“南山寺”。位于天水市城南二公里的慧音山坳,建寺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里风景优美,古树参天,有汉柏唐槐的传说。唐乾元年间,杜甫流寓秦州,曾有题咏:“山头南廓寺,水号北流泉。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俯仰悲身世,溪风为疯然”。 南廓寺庙殿隋唐时已初具规模,宋代称“妙胜院”,清乾隆十五年敕赐为“护国禅林院”,清光绪年间将原东禅林院改为杜少陵祠。南廓寺西牌坊门前有两株千年古槐,围达9.7米,树高25米。南廓寺是以三座牌坊式的大门......[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