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福寺,蒙语全称为“特古斯巴雅斯古楞图苏莫”。庙宇旧址在今科左后旗阿古拉苏木双合尔山脚下,民间亦称“双合尔庙”。
清康熙19年,科尔沁左翼后旗第二任札萨克郡王布达礼从朝廷接受30个度牒,与协里台吉、管旗章京商议,决定在格德尔古草布克附近(今阿古拉苏木西南)建起3间小庙,并把自家供奉的释加牟泥佛像和手抄《甘珠尔经》请到新寺内供奉。任命比丘贺其英贵为主持,招收僧徒,弘扬佛教。这是科左后旗的第一座寺庙。
康熙29年,在双合尔山东南石砬子南修建二层楼式面积30平方丈的寺庙一座,命名为“大康最盛寺”,因靠石砬子所建,附近牧民称其为“哈丹苏莫”。康熙31年,在第四任札萨克贷布的支持下,在双合尔山西侧,巴彦查干淖尔东北新建一座四方大庙,迁原庙于此。
雍正元年,呼和浩特大召寺活佛萨木瓦喇嘛应邀来本旗传经作法。他在本旗逗留期间,曾向旗札萨克王爷罗布藏喇什进言,说双合尔山是个宝山,形状似收左翅展右翅的海青鹰,是风水宝地,若在山顶上修一座佛塔,并藏有活佛之舍利(活佛骨殖),那将对王室、平民百姓功德无量。不久,萨木瓦活佛西归大召寺圆寂。罗布藏喇什在随清军出征前,曾嘱咐其子额驸齐默特多尔济把山颠之宝塔修好。齐默特多尔济遵父命派人去呼和浩特大召寺取来塔的图纸和萨木瓦活佛的舍利,于雍正12年将塔建成,塔高3.6丈。
乾隆元年,因先建之四方大庙既显矮小,又简陋不堪,根据萨木瓦活佛生前的倡议,在双合尔山南麓依山傍水之处选定庙址,重建双福寺大庙。新建之大庙,中间为大雄宝殿,东西有配殿,并建有十八罗汉殿、护法神殿、四大天王殿、钟鼓楼、法轮亭等。至乾隆23年,根据第二任达喇嘛的请求,由旗札萨克齐默特多尔济批准,完成了庙宇的扩建工程。嘉庆6年,双福寺第三任达喇嘛时,在双合山南修建一座40丈见方的3层楼式寺庙,名为“广安莲花寺”,藏语为“却瑞札仓”(即宗教哲学学部)。
道光19年,在此又修建一座40丈见方的二层楼式寺庙为“大康慈悲月寺”,藏名曰“居德巴札仓”(密宗学部)。光绪14年,大雄宝殿被大火烧成灰烬。第四任达喇嘛葛根及僧侣们到内蒙古49旗,外蒙古57旗化缘求助,在第十一任旗札萨克博多勒噶台亲王伯彦讷谟祜支持下重建九九八十一间大雄宝殿。
光绪24年,在山南修建研究天文、历法、记载气象变化的“丁科札仓”(天文历算学部),起名曰“普乐莲花寺”。伪康德7年,为供奉已圆寂的“哈丹喇嘛”(活佛)的木乃伊,在砬子南,哈丹庙东侧建一“固丁庙”,面积约9平方丈。大庙建有庙仓8所,其中4所分别为葛根仓、固什喇嘛仓、毛尼喇嘛仓、哈丹喇嘛仓。
双福寺庙实有356间,占地范围东西3华里多,南北1华里至1.5华里。依山傍水,北靠吉利吐大沙漠,东西的大小巴彦查干淖尔象嵌在“海清鹰”头上的两颗晶莹的眼睛。青山绿水映衬林立的殿台楼阁,庙门庙耸,金顶银杆,红墙青瓦,飞檐兽脊,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须晴日从远处眺望,山颠之白塔熠熠发光,庙宇寺院错落有致,排排僧舍星罗棋布,巍峨壮观的景致,使人产生若临仙境之感。
可是,这个具有数百年历史闻名于科尔沁草原的著名庙宇,在“文革”破四旧期间,也
在劫难逃。现在只剩下山顶白塔——这只折翅断臂的海青鹰啊,也只能引颈呆望,想昔日的盛隆?还是盼有待今后重新展翅……是耶、非耶,有待历史回答吧!
最佳旅游时间:7-10月
交通:双合尔山国道304线仅30公里,距通辽市60公里,距沈阳不足25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