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您来到全程旅游网!
城市
关键词
国内
国外

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亚洲

欧洲

南美洲

非洲

大洋洲

北美洲

价格区间
 - 
景点级别
主题推荐

温州景点门票

智能排序
人气
价格
< 42/52 >
  • 潘岭山窑址

    潘岭山窑址温州

    北京到潘岭山窑址旅游线路>>

      在乐清大荆寺后村潘岭山南坡,1983年发现。瓷片堆积层厚1米,长20米,已扰乱。产品有青釉瓷和黑褐釉瓷,以褐彩青釉为主。器型有壶、瓶、罐、钵、碗等,以壶、碗居多。胎呈灰白色,质地粗而坚硬;釉层薄而透明,呈青、淡青或青褐色,胎釉结合紧密。高颈曲把执壶,短颈长腹瓶,宋代特征明显。褐彩使用广泛,装饰题材、形式与风格,新颖独特,或在器物上点敷褐斑,斑点为椭圆形,和谐地装饰于刻划的图案内,起着衬托作用;或在壶类肩腹部,以写意画形式绘草花;或在瓶腹用褐彩书写"作泉......[查看详情]

  • 岱石山西周春秋石棚墓

    岱石山西周春秋石棚墓温州

    北京到岱石山西周春秋石棚墓旅游线路>>

      在瑞安莘塍岱石山西南山腰至山坪,计发现37座。墓葬形制与结构大致为:将地表下挖约0.3米作墓底,少数墓铺以鹅卵石,四角各立一块高约1米的不整条石作支石,其上覆盖一块约长2.7米,宽约2米,厚约0.5米的巨石板,重约数吨,左、右、后三面的支石中间,用块石糊以泥土填塞成墓壁,外又围以块石或夯土,且后壁多紧靠山坡,墓室一般高约0.7米,前方都留有墓门,也有支石为3根、6根,或无支石,仅用块石垒筑成墙体以支撑盖石;也有盖石约长4米、宽3米多,重吨十数吨。199......[查看详情]

  • 温州内城

    温州内城温州

    北京到温州内城旅游线路>>

      五代梁开平元年(907),吴越钱氏增筑,旁通壕堑,周3里15步,又称子城。后城墟仅存南门谯楼(又称鼓楼)。清顺治间因兵燹毁,康熙十二年重建,雍正、乾隆、道光间均经修缮。面阔五间,二层重檐歇山顶。上置更鼓。楼下城门以条石叠筑,拱券用大青砖砌成。 美食: 温州古名东瓯,其地方特色菜被称为“瓯菜” 瓯菜是在长期的温州民间食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源远流长,传统深厚,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韵味。根据古藉记载和调查,温州的鱼类食俗,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史记货殖传》......[查看详情]

  • 罗浮双塔

    罗浮双塔温州

    北京到罗浮双塔旅游线路>>

    罗浮双塔在永嘉清水埠镇罗浮东村南端龟蛇二山之颠。西晋元康五年(295)曾在此立浮屠, 宋元丰七年(1084)重建。现塔为明代所建。双塔形式和结构大致相同,保存尚完整。平面呈六角形,砖构楼阁式。罗浮双塔隔瓯江和江心双塔相望

  • 瓯浦山

    瓯浦山温州

    北京到瓯浦山旅游线路>>

      一名西山,又名金丹山,山峦起伏,层峰叠嶂,包括雪山,锦山,弥陀山,莲花心,外营盘山,底营盘山,总面积225.9公顷,海拔173米。从北至南,松,樟成林,间有竹柏红枫浓荫覆底,苍翠郁茂,为避暑胜地。设有市气功疗养院。 住宿: 山上有气功疗养院,可住宿。

  • 宝胜寺双塔

    宝胜寺双塔温州

    北京到宝胜寺双塔旅游线路>>

      在平阳钱仓镇近郊北山麓。寺建于北宋靖康元年(1126)。寺前原有四塔,现仅存二塔,相距仅11.8米。每座残高约15米,六面五层。顶层残破,不见塔刹。80年代进行修缮。 交通: 宝胜寺寺阳县钱仓镇的近郊,是通往雁荡的必经之路,在平阳坐开往南雁荡山的车钱仓下即可。

  • 卢氏宗祠

    卢氏宗祠温州

    北京到卢氏宗祠旅游线路>>

    卢氏宗祠在瑞安湖岭区永安乡六科村。建于清康熙九年(1670),占地370平方米,全祠布局典范,用材粗壮,举架高敞,拱瓣明显是明清之际典型的木构祠宇建筑。

  • 明高友玑墓

    明高友玑墓温州

    北京到明高友玑墓旅游线路>>

    明高友玑墓在乐清茗屿高东村高岙山西麓。 由神道门、五坛及墓室等组成,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高氏墓为本市现存规模最大、雕刻最精之名人墓葬。

  • 大桥

    大桥温州

    北京到大桥旅游线路>>

      大桥在瑞安仙降林洋乡大桥村。建于北宋崇宁四年(1105),出资者为吴三十九娘,为三孔梁式石构桥,跨度11.6米,桥面阔1.6米,中孔长4.2米,东西两孔各长3.7米,每孔上铺桥板石四条,其上又铺石阶七级。中孔南北桥板石侧面刻有始建年月和出资者题记。桥墩每缝各立方形石柱四根,有侧脚。 交通: 14、13、10、56路工交车可达。

  • 松台山

    松台山温州

    北京到松台山旅游线路>>

      海拔39米,面积4.23公顷。山上苍松林立,顶平如松。唐元和中建有净光宝塔,又称净光山。唐高僧永嘉宿觉大师轶后葬此,宋太宗曾赐"宿觉名山"匾额。山坪有冰壶道院和仙人井(古称上井,又称松台仙井)。山麓东有金沙井,南有妙果寺,西有落霞潭,北有普觉庵。上山石级,原为汪仲笙,方冠英筹款修建于1937年。1982年夏,侨胞潘娟妹和部分侨眷捐资重建。1984年8月,旅法华侨任岩松,潘元禄合建松绿亭。山下防空坑道,辟为游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