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您来到全程旅游网!
您所在的位置: 全程网首页 > 香港景点 > 清凉法苑

清凉法苑

详细地址:

开放时间:

景点简介: [查看全文]

景点简介

  清凉法苑位于新界屯门,约建於1912年,原为李公达居士所建。法苑初名樨香园,樨,即桂花。因附近遍某植香樨而命名。后易名为清凉法苑。 
  清凉法苑首任住持见修法师(比丘尼),随妙参老和尚出家,在宝华山受戒,早年驻於观音山的凌云寺。移锡清凉法苑后,有感苑内宽敞而交通堂称便利,可广作弘法道场之用,於是邀请的同门共修的伟修、敏修、明修、颖修四位比丘尼来苑共同主理法务。伟修等四位,均为妙参法师之徒,并分别在楼霞山及宝华山受戒。 
  现时的清凉法苑已分为外苑与内苑,外苑别名为觉苑,为见修法师的传法弟子主持;内苑的别名净恩小筑,由伟修法师等四位比丘尼的法徒管理。两机构各自独立,但苑内庭园与佛殿则共用。据知,清凉法苑净恩小筑已筑於1982年上注册为非牟利佛教团体,其宗旨是弘扬佛法。推扩社会服务并体恤贫苦无依无靠的老弱。法苑的齐宴极为弛名,假日到此茹齐礼佛者众多。内苑利用平日齐宴及善信捐助的香油等收入,用作举办各种活动,如办佛学讲座,邀请大德高僧或居士在公开的会堂讲经弘法,提供免费齐宴及冬赈给老弱无依无靠者。苑内亦设有老人院并优先收容比丘尼。此外,更在广西、贵州、湖南等地参予扶贫助学活动。 
  如今所见,在清凉法区的范围内共有四幢平房建筑。庭园宽广,遍植香花,亭阁雅致,池荷吐艳,风景怡人。建筑物内仍处处可见筏可大和尚的墨宝。据各牌匾及刻联上的年份所示,1928年4月大殿正殿式落成,筏可大和尚题名为“天人师”,后於1963年重修。天人师大挂了杭州圣因寺於1964年旧拓石古六罗汉像,虽然部分已日久剥落,但拓刻清晰,画工显然,极为珍贵。

交通信息

特惠政策

温馨提示

周边景点推荐

相关线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