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您来到全程旅游网!
城市
关键词
国内
国外

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亚洲

欧洲

南美洲

非洲

大洋洲

北美洲

价格区间
 - 
景点级别
主题推荐

香港景点门票

智能排序
人气
价格
< 5/28 >
  • 中银大厦

    中银大厦香港

    北京到中银大厦旅游线路>>

    大厦楼高七十层,以竹子(节节拔高)的形象意念,作为建筑主题,外形极富想象力,它的建筑题正是世界知名的华裔建筑师贝聿铭。

  • 冯平山博物馆

    冯平山博物馆香港

    北京到冯平山博物馆旅游线路>>

    元代景教之铜制十字架:在这所珍贵的博物馆里,参观的重点是467个元代景教的铜制十字架,它是集目前世界上这类收集品的大成。这些铜制十字架原属于叙利亚的基督教派,唐朝年间(公元618~906年)流传至中国,它们使用的年代则可追溯至元朝(公元1280~1367年),当时用来当作皮带或缀饰品,形状种类繁多,从纳粹党所出的十字记号到钉有耶稣像的十字架都有。 其它展示品:除了元代景教的铜制十字架外,馆内尚有其它展示品。较为著称的有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21年)......[查看详情]

  • 鸭利洲大桥

    鸭利洲大桥香港

    北京到鸭利洲大桥旅游线路>>

    连接香港仔和鸭利洲,走到桥中心往下望,只见点点风帆,加上许许多多的豪华游艇和游览船,组成了优美怡人的自然画。

  • 徐氏艺术馆

    徐氏艺术馆香港

    北京到徐氏艺术馆旅游线路>>

    位于中环皇后大道中5号大厦4楼。珍藏逾三千件中国艺术品,其中包括陶瓷、铜器、木刻、象牙及家具展品。

  • 钟楼

    钟楼香港

    北京到钟楼旅游线路>>

    高45公尺的钟楼位于尖沙咀天星码头侧,是建于1916年的九广铁路火车总站唯一保留下来的建筑物,而火车站己于1975年迁往红磡了。 这里是游览尖沙咀区最理想的出发点。

  • 礼宾府

    礼宾府香港

    北京到礼宾府旅游线路>>

    位于中环半山的总督府,是历任25位港督的居所,建成于1855年,米白色的外观保留了昔日的英国传统,而府内的炮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占领香港时留下的(遗产)。 府内种植的杜鹃花和石楠十分著名,每年杜鹃花盛开的时候,总督府开放一天(通常是三月的一个周日)。回归中国后修葺为博物馆及各项文艺活动的场所,等到开放参观后,就可以随时入内一睹昔日港督的家居景况了。

  • 长州岛

    长州岛香港

    北京到长州岛旅游线路>>

    是香港第二大的外岛,每到周末,到长洲岛休闲购海鲜的人很多。很多人都愿意乘船去吃海鲜,那里的海鲜大排档比港岛便宜很多,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那里不仅可以吃海鲜,而且还可以作为休闲锻炼的地方,你想,港岛多拥挤,哪有宽敞地儿。在长洲岛如果你绕岛走一圈,差不多要大半天。为了满足市民的需要,香港船务局开了很多专线船,比如一日四岛游,很像国外的HIP-HOP旅游车,方便了收入不高的普通退休人员。通常是上岛后先转半圈,中午吃完午餐再转另外半圈,买些当地特色的乾海鲜回家。来......[查看详情]

  • 香港教育学院

    香港教育学院香港

    北京到香港教育学院旅游线路>>

      香港教育学院是香港八所大学当中唯一的师范大学。本校的历史,可追溯至一九三九年罗富国师范学院(一九六七年正名为罗富国教育学院)的成立。其后,随着政府及公众对师资教育的兴趣及需求不断增加,葛量洪师范学院、柏立基师范学院、香港工商师范学院及语文教育学院相继成立,为香港提供正规的师资培训。      一九九四年四月,当局依照《教育统筹委员会第五号报告书》的建议,合并四所师训机构和语文教育学院,成立香港教育学院,授予提升师资教育和专业培训课程......[查看详情]

  • 陆羽茶室

    陆羽茶室香港

    北京到陆羽茶室旅游线路>>

      陆羽茶室是一所位于香港中环的茶室,由马超万及李炽南于1933年6月11日创办,初时在香港永吉街开业,后因业主要收回房屋,遂于1976年迁至士丹利街现址。也有物业叫作陆羽大厦。   陆羽茶室已有六十多年历史, 却依旧保持着旧式香港茶楼的格调,室内装饰古色古香,挂有不少中国字画墨宝,身着传统唐装的老侍应生及充满怀旧气息的茶点菜品,让人感觉古雅愉悦,到在这里“饮茶”, 彷佛就回到香港五六十年代的茶楼。   茶室共有三层楼, 每层皆有三个厅房。一楼为散客接待区......[查看详情]

  • 圣约翰大教堂

    圣约翰大教堂香港

    北京到圣约翰大教堂旅游线路>>

    圣约翰大教堂俗称大教堂,位于花园道,1847年奠基,1849年建成,是香港最早建立的基督教教堂。其间在1865年进行扩建工程,成为今日的模样。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曾以该教堂为总部。二战后多次重修,旧貌得以保存。正门前有一座纪碑,用以悼念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殉难者,旁边地下平放麦士维士兵的墓碑,以纪念在香港保卫战时在教堂前殉难的士兵。教堂北墙上另有威廉大尉纪念碑石,以纪念他在1857年时殉难于广州城下。现在此教堂仍是对公会港澳教区的主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