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亭子关又称王城,在湖南省凤凰县黄合乡境内,为湖南西部边陲,西去几百米就是贵州省界,是中国南方长城的起点。 亭子关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至今已有三百八十多年的历史。亭子关是在孤山山筑城,青石围山而砌,是一个面积6359平方米的圆形屯堡。这个屯堡原设东、西、南三个大门,筑有城墙箭垛,设有4个炮台。城墙内是兵房及守关兵丁家属居所。 时光流逝,沧海桑田。屯堡如今已成苗汉人民和睦相处,安居乐业的家园;古城门门楼早已在风霜雨雪中损毁无存,城门遗迹......[查看详情]
天下第一大石桥又名乌巢河大桥,飞架于乌巢河深谷之上。桥东是高耸天半的大马山,桥西是直插霄汉的骆驼山,一桥横空东西,若巨龙腾飞,气势磅礴。 大桥以青灰色白云岩为石料,采用全空石肋拱式结构修筑,主拱净跨120米,为世界之最。桥长241米,宽8米,高42米。其规模之宏伟,结构之科学,造型之优美,工艺之高超为桥梁行家所推崇,专家认为,"乌巢河大桥开创了公路大石拱桥的新水平"。 天下第一大石桥是桥梁专家田云跃的杰作。1989年动工,历时一年,1990年竣工通......[查看详情]
三潭书院位于县城东北部的吉信镇(古称得胜营)境内,距县城22公里。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贵州黔东兵备道吴自发(别号诚斋)回乡探亲(吴系得胜营人),吴在与亲朋故旧闲谈中,对自己读书不多深表遗憾,同时,对故乡苗汉杂居,文化落后的现状深感忧虑,决心在家乡兴办教育培养人才,提高家乡子弟的文化素质。 清朝朝廷曾发放一笔平蛮阵亡士兵抚恤银,其中有部分无人领受。清同治末年,吴自发将其运回凤凰,在得胜营的万溶江三潭(即杨柳潭、罗布潭、漆树潭)之上的山丘,修......[查看详情]
沈从文墓地所在地前身是清代曾任钦差大臣、云贵提督的凤凰籍苗族人田兴恕为孝敬其母杜氏修建的花园,也是文人墨客在凤凰休闲观光的场所。又名“杜母园”。 墓穴后有一不规则的天然五色巨石肃然矗立,是沈从文墓独特的标志。巨石高1.9米,重6吨多,前面刻有沈从文富有哲学内涵的语句:“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背面刻有沈从文侄女婿、中央美术学院著名雕塑家刘焕素教授镌刻的挽联。 1911年11月,民国大总统黎元洪得知凤凰辛亥革命成功的消息后,曾在......[查看详情]
湖南 → 湘西 → 凤凰古城 → 陈氏宅院 → 概况 陈氏宅院位于古城北东吴家弄,这是一幢工艺精巧的封闭式典型四合院建筑。平面布局较为对称,四周有8 米高的院墙。大门内凹呈八字形,用整块磨平的红砂条石砌筑,有岩石雕琢的雀替。入门,便是前后并列的两栋穿斗式木构架楼房,前后两栋间隔5.7米,左右配以偏房连接,构成四合院,形成中天井。后栋距后院墙尚有两米多,形成后天井,有通道从后栋左侧通前院回廊,整个宅院结构严谨,设计匠心独具。雨天,出入前后栋各室均可走回廊......[查看详情]
东门城楼位于城东,紧靠沱江,原名"升恒门",为凤凰古城四大城门之一。东门城楼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城门下部由紫红砂岩砌成,上部城楼则用古砖砌筑。 城门宽3.5米,高4米,呈半圆拱,两扇城门都用铁皮包裹,用圆头铁钉密钉,牢实坚固。 城墙修筑全部用红砂条石,精工细钻,规格一致,城墙厚0.8米,下部内外两侧用条石加石灰浆砌成,中间填以碎石粘土,层层夯实;顶部的中间填充物改为石灰、鹅卵石、黄土拌成的三合土,厚约0.33米,上面铺以红砂块石。 ......[查看详情]
凤凰古城一处格外吸引游客的去处,便是去逛那条古色古香的虹桥街。这座名日“虹桥”的大石桥,是由于沱江改道留下缺口而始建的,到康熙九年(1670)又重建一次。它建在开挖的缺口上,为两台两墩三孔,桥净宽8.4米,高11米,长79米,主河槽两个桥墩成船形,恰似一条雨后彩虹横卧在沱江河上,故原名“卧虹桥”。 当时桥上两侧各建有12间悬出桥外的吊脚楼廊房,开设有酒家烟铺和各种商店。沈从文的干爹所开设的“滕回生堂”药店,就开设在桥上的一间廊房里。对于廊房的有趣生活,......[查看详情]
1988年5月10日,沈从文先生病逝于北京,归葬于这个简朴的自然的地方沈从文的墓,是从南华山运来的一块天然五彩的玛瑙石,高28米,宽1.9米,厚0.9米,重约6吨,他的骨灰,一部分撒在他墓前家乡的母亲河沱江之中,一部分便安埋在这块彩色玛瑙石下的土中。这块五色石,做了他的墓碑兼安息地。
黄永玉的夺翠楼,不对外开放的,游人只能在江对面观赏。客栈门口有一条很陡的小楼梯上去夺翠楼,老板说黄永玉每年来一次,那是他的必经之路。黄永玉在凤凰小城是响当当的一个人物,尽管他每年在凤凰所居时日无多,但他的影响在他家的建筑上也可略见一斑.顺沱江而下,过虹桥,临左岸有一突兀建筑,飞檐迭起,玲珑雅致,那是"相当显眼".此物名曰夺翠楼,为黄永玉豪宅之一.一个夺字,霸气十足,而使山无色,水无语.
凤凰古城最有名的是那一幢幢古色古香,富浓郁土家风韵的吊角楼,但河畔的吊角楼大多已经不在了,只有在回龙潭那里尚留有十多间老屋,细脚伶仃的木柱立在河中,托起一段沉沉的历史。该吊角楼属清朝和明国初期的建筑,如今还居住着十几户人家。吊角楼群的吊角楼均分上下两层,俱属五柱六挂或五柱八挂的穿斗式木结构,具有鲜明的随地而建特点。上层宽大,制作工艺复杂,做工精细考究,屋顶歇山起翘,有雕花栏杆及门窗;下层占地很不规则,不作正式房间,但吊角下部分均经雕刻,有金瓜或各类兽头、花......[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