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据《史记·周本纪》载:后稷是帝喾的元妃姜媛的儿子,名叫弃。儿时就有巨人之志,好种树、麻、菽、麦,成人后遂好耕作,教民稼穑。帝尧举为农师,封于有邰(故址在今咸阳市武功县境内),号曰后稷,别姓姬氏。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中国农业始祖的不朽功绩,遂建立了后稽教稼台。与此相邻的杨陵农科城和现已成立的国家级杨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可视为我国古老的后稷教稼台的历史传脉。
中外合作兴建的“乾陵黄土民俗村”占地近3万平方米,建筑在唐代建筑乾陵的能工巧匠的居住遗址上。当时,遗址经修缮,皇亲国戚、达官贵人纷纷来此休闲避署,感受风水宝地冬暖夏凉的窑洞居居情趣,并以能与女皇武则天陵寝相伴数日为荣。其中长达二千米的黄土“龙洞”似“龙脉”牵动唐十八陵之“龙首”乾陵,悠然摆动,蔚为奇观。 现存的窑洞民居和黄土“龙洞”千奇百态,各具特色,经开发利用,集中展示了轩辕子孙繁衍生息的民风民情和窑洞文化的渊源奥秘。您将在丰富多彩的民俗节目表演中,......[查看详情]
开元古塔位于彬县城内紫微山下。 塔高五十多米,八角形,七层,中空,为楼阁式砖塔。塔每层均有拱形六洞,与长方形假门相间,逐层依次变换方位。叠涩出檐,腰檐上置平座栏杆,外观挺拔秀丽。塔内有阶梯,可盘旋登临远眺。 《彬县志》记载:“贞观初,尉迟敬德监造,顺州城南。”明代张金度曾题诗歌咏说:“浮图耸矗碧山头,顶上藤萝老树秋,天宝乱离经过未,开元遗迹尔还留,月临七级彬亭冷,影浸孤城碧水流,问道阶梯何事废,只缘高处客心愁。”因此当地群众为“开元古塔”。但根据塔......[查看详情]
“唐家有个九弯弯,一脚踢了十三万”、“五五郎,十五娘,孙子替爷拜花堂”…… 这些民间流传下来的顺口溜,说的就是在清代一个极尽奢华的家族———“三水唐家”。如果在人们印象中的陕西旬邑是一个“穷”地方,那么看看唐家大院,从那细致雕琢出的深深庭院,便足可窥见在这里曾经有过的精致生活。 唐家大院位于旬邑县(旧称三水)城东北7公里处的唐家村。在当地,每一位村民都能给你讲述一段唐家的奇闻逸事。 据《唐氏世系谱》记载,“三水唐家”的祖宗是唐应弼。至于唐家什么时候迁到......[查看详情]
渭水之滨 绿色明珠渭滨公园 文化娱乐区、动物观赏区和休息区渭滨公园以自然园林布局为主,设文化娱乐区、动物观赏区和休息区,绿化覆盖率达到92%,素有"渭水之滨、绿色明珠"之称。综合型文化娱乐休息场所 园林、古建、游乐、养殖、观赏及饮食服务渭滨公园始建于1959年,经过近50年的建设,昔日的荒河滩已成为集园林、古建、游乐、养殖、观赏及饮食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型文化娱乐休息场所,是周末休闲度假的好去处。绿化面积大 有十多处代表景点园内现已建成花卉专类园7个,各种乔灌......[查看详情]
五陵原是以西汉王朝在这里设立的五个陵邑而得名的。汉高祖九年(前198年),刘邦接受了郎中刘敬的建议,将关东地区的二千石大官、高訾富人及豪杰并兼之家大量迁徙关中,伺奉长陵,并在陵园附近修建长陵县邑,供迁徙者居住。以后,汉惠帝刘盈在修建安陵,汉景帝在修建阳陵,汉武帝在修建茂陵,汉昭帝在修建平陵之时,也都竞相效尤,相继在陵园附近修造安陵邑、阳陵邑、茂陵邑和平陵邑。 五陵原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偏北的咸阳原上,南临渭水,北接北山山系,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约20 ......[查看详情]
石门山地处旬邑、淳化、耀县三县邻接地域,其主峰和大部分山区位于咸阳市旬邑东南部。面积156平方公里,境内有54个自然村,总人口约3290人。石门山是子午岭南端的一部分,地质构造属于中朝准地台陕甘宁台坳南部的坳缘褶断束。大约在距今6700万年至2亿多年间,本区是陕甘宁内陆湖盆一部分,在湖盆内堆积了巨厚的三迭系、侏罗系、白垩系陆相碎屑岩系。到白垩系末,受晚期燕山运动的影响,本区和陕北一样缓慢抬升,并发生褶皱,地貌骨架基本形成。第四纪以来,在黄土堆积的同时,以多......[查看详情]
茂陵陪葬墓有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禅等人的墓。 “马踏匈奴”为霍去病墓石刻群的主像,高168厘米,长190厘米,宽48厘米。石马与真马大小相近,昂首站立,肌肉丰满,尾长拖地。马腹下仰卧一老朽。头对马嘴,两颊有胡须,面目狰狞,两足上曲,手持利器,妄图作垂死挣扎。作者运用了富有象征色彩的圆雕艺术手法,高度概括了霍去病生前抗击匈奴的战功。
昭陵是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的陵墓,是陕西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位于礼泉县城东北20多公里处。陵园周长60多公里,总面积2万余公顷,陪葬墓180余座,被誉为“天下名陵”和世界最大的皇家陵园。从唐贞观十年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首葬到开元的二十九年,昭陵陵园建设持续107年之久,地上地下遗存了大量的文物。她是初唐走向盛唐的实物见证,是我们了解、研究唐代乃至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难得的文物宝库。 昭陵首开中国封建帝王“依山为陵”的先河......[查看详情]
三原县城隍庙,现在为三原博物馆所在地,位于县城内东大街,始建于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复修,占地面积11024平方米,建筑面积4466平方米,是我省现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筑群之一。建筑风格和形式集中体现了明代庙宇结构的特点,布局错落有致,严谨宏伟。 在庙门前,有引人注目的照壁,其南有高13米、重约1万公斤的铸铁旗杆一对。木牌坊高大华丽,上书“灵照应祠”,下踞石狮,对峙雄视。门内的藻井做工奇巧。进门楼后,中间石条铺......[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