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1937年4月26日,巴斯克小镇格尔尼卡遭到纳粹同盟空军的空袭,当时7000人口的格尔尼卡死亡2000人,城镇化为废墟。这次空袭首开战争中攻击非主要城市的先例,引起举世震惊。毕加索得到消息后,怀着悲愤心情创作出巨幅画作《格尔尼卡》。现在这幅画收藏于马德里索非亚王后国家艺术中心。 格尔尼卡在巴斯克人心目中也是独立和自由的象征。中世纪时巴斯克各地的人们曾在这里举行会议,并在一棵树下宣誓争取巴斯克的独立和自由。现在这棵树已经枯死,但树干仍然被保存在原地。
潘普洛纳之所以名扬世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疯狂的奔牛节。实际上,这座古城的历史非常辉煌,它是纳瓦拉王国的首都,地处西法贸易的交通要道,也是圣地亚哥朝圣之路的重要一站。
库尔萨尔文化中心是一年一度的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的举办地。两座方正的玻璃幕墙建筑,在阳光下像水晶宫一样晶莹透明,而在夜晚则用变幻的灯光制造出璀璨夺目的效果。
那利群岛中最大的岛屿是形如金字塔的特内里菲岛,该岛拥有众多海滩和秀丽的风景区,岛北部的首府圣克鲁斯有“旅游明珠”之称。作为西班牙“珠穆朗玛”,特德火山(海拔3718米)就是那矗立在特纳里菲岛中央的金字塔尖。
圣家大教堂也叫圣家赎罪堂,是由西班牙最伟大的建筑设计师高迪设计的,无论你身处巴塞罗那的哪一方,只要抬起头就能看到它。整个建筑华美异常,令人叹为观止,是建筑史上的奇迹。登上教堂顶部平台,巴塞罗那城区尽收眼底。 这是一座充满象征主义符号的建筑,可以说是一部用石头雕刻出的《圣经》。教堂的三个立面,分别描绘出耶稣的诞生、受难和上帝的荣耀,代表着耶稣神性的三个方面,布满描述圣经场景的浮雕。按照高迪的设计,教堂一共有18座尖塔,分别代表基督、圣母玛利亚、12门徒和4......[查看详情]
巴塞罗那大教堂的主体建于13-15世纪,教堂的正立面直到19世纪末才在一位银行家的资助下建成,因此教堂的各部分呈现出不同的建筑风格。教堂主体以哥特式风格为主,细长的线条是主要特色,圆顶和内部结构则显示出新哥特风格。 大教堂回廊的各个祈祷室中供奉着各手工业行会的保护神。圣埃乌拉利娅礼拜堂中唱诗班的座椅、宗教壁画、雕塑和各式各样的金银器具华美夺目。此外埃乌拉利娅圣女墓穴(她被作为“巴塞罗那保护女神”崇拜)和莱潘多基督祈祷室也值得特别留意。 通过教堂穹顶边的电......[查看详情]
巴塞罗那现代艺术博物馆主要收藏巴塞罗那当代艺术作品,博物馆建于1995年,本身的建筑就充满现代派艺术特色,是建筑大师迈耶的作品。 建筑物的本身为简洁的立方体造型,但通过大胆的立面切割和异形体的引入,形成了多个纵横交错的面的组合,使空间产生无穷的变化。 博物馆的南入口:墙面的处理制造了强烈的层次感。设置了一片与主体结构完全脱离的墙面,因而摆脱了功能和结构的限制,可以完全从构成的要求出发,自由地编织图案,从而取得了优美、动人的虚实与凹凸对比效果。 博物馆的北......[查看详情]
巴特约之家是一座公寓楼,位于著名的“不和谐街区”(Mancana de la Discordia),安东尼·高迪于1905-1907年对原建筑进行了彻底的翻修,使之充满魔幻色彩。2004年被授予欧洲文化遗产奖,2005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巴特约之家是一座外墙以彩色马赛克装饰的建筑,是加泰罗尼亚家庭艺术运动和现代派艺术的代表作。它的屋顶覆盖着陶瓷板,好像火龙的脊背起伏,据说是在讲述加泰罗尼亚的保护神圣乔治战胜恶龙的传说。面具造型的阳台和骨骼形状的立柱......[查看详情]
在巴塞罗那以北离法国20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小城叫菲格拉斯(Figueres),本世纪的世界级绘画大师萨尔瓦多·达利就出生在这里。1974年,达利在故乡创建了举世闻名的达利博物馆,这里便成为吸引全球艺术爱好者的胜地,是西班牙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之一。 剧院博物馆又名“记忆博物馆”,达利自己称它为“超现实主义世界”,里面收藏着达利在各个创作阶段的不计其数的作品,如《挂钟》《维纳斯的幻影》《纳希瑟斯的蜕变》《记忆的永恒》《西班牙内战的预感》等。除画作外,博物......[查看详情]
古埃尔公园建于1910-1914年,公园的道路、出入口和大广场等公共部分由高迪设计建造。公园内随处可见自然主义手法的运用,如同童话王国。如入口正面的排柱和拱门,石头和彩色马赛克的装饰,特别是碎瓷拼贴法装饰的蛇形长椅、百柱大厅的天花板和主台阶上的彩色蜥蜴。 银行家古埃尔原本想在这里打造一片高级住宅区,共建造了60座住宅。但由于离市中心太远,只卖出2座,其中一座由高迪买下,目前已改造成为高迪博物馆。这个在商业上可以说是完全失败的项目之后捐赠给巴塞罗那市成为公......[查看详情]
51L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