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西宁古八景简介 古城西宁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有着奇峰秀水,更有着动人的传说。早在清朝,人们就评选出湟中八景(当时的湟中,指的是湟水两岸的区域),把西宁地区的秀美风景作了一次盘点,赋诗咏志,赞美湟水谷地。星转斗移,沧海桑田,在将近一个世纪的风雨后,西宁这方热土又以夏都的独特气候条件吸引着世人的眼球。 所谓的西宁古八景即石峡清风,石峡清水、金蛾晓日、文峰耸翠、凤台留云、龙池夜月、湟流春涨、五峰飞瀑、北山烟雨八大景。有的现在名气仍然很大,但......[查看详情]
西宁马步芳公馆位于西宁市城东区为民巷13号,始建于1942年6月(民国31年,耗资3000万大洋,次年6月建成,为马步芳私邸,取名为“馨庐”。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题写“馨庐”二字现仍镶砌在大门上部,“馨庐”取意是按唐代诗人刘禹锡《陋室铭》中的词句“惟吾德馨”中的“馨”,“馨”字下是香,暗合马家父子的名号“子香、少香”,“庐”取《陋室铭》中“诸葛武侯庐”的“庐”。在马公馆里许多建筑的墙面镶有玉石,故人们亦称为“玉石公馆”。公馆由多个院落和不同形式的房舍以......[查看详情]
青海省赞普林卡,位于西宁西大门-湟源,109、315国道及西湟高速公路的交接处,是古丝绸南路、三峡(巴燕峡、药水峡、东峡)交汇、海藏咽喉之地,距省会西宁仅43公里. 赞普林卡总占地面积43亩,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可供发展土地200余亩。分前后两院,前院为佛殿,后院为藏式宾馆和皇家园林。前院主殿为五层楼藏式建筑:三层中空,塑有现世界最大的藏王松赞干布和王妃文成公主、迟尊公主佛像。还塑有藏传佛教格鲁派、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噶当派、觉囊派......[查看详情]
天然大佛位于西宁市以北的北山上,北山又名土楼山,由红白岩层相间构成,因形如一座拔地而起的土楼而得名。 天然大佛为土楼山山峰之一,经长期风化作用,整座山峰远看像一座大佛,神态自然,高可接天,毫无人工斧凿痕迹,故被称为天然大佛,是西宁旅游胜景之一。
五峰山位于青海省互助县五峰乡,距西宁市4O公里,海拔280O米,因五峰耸立形如举掌而得名。山上布满松树、杨树等乔木和大批灌木。春夏之间,满山青翠,秋深以后,色彩斑调,令人赏心悦目。山腰有洞穴三处,中有小道相通。洞下有澄花泉。泉水自山腰沿石壁跌落,形成瀑布,为五峰山一大景观。山上有五峰寺.是远近知名的寺院之一。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日举行“花儿会”,漫山遍野,歌海人潮,极富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娱乐活动。 五峰寺,因为这里的山峰很像五个手指,所以叫五峰山。过去......[查看详情]
菩提塔在塔尔寺内。砖块砌成,与过门塔同时修建。塔内有雕像砖10万块,每块砖上都精心雕刻佛像一尊,表示“塔尔寺内有十万佛像”之意。 相传当年宗喀巴之母的牛圈就设在这里。故塔旁有狮子雕像一对,象征当年的看牛狗。
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位于青海乐者县高庙镇柳湾村,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处级专题性彩陶博物馆。总占地面积为5845平方米,展览面积为1500平方米。馆藏文物近4万多件,其中彩陶近2万多件,为国内罕见,反映了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青海地区空间繁荣的彩陶文化,其精美的造型、神奇的纹饰、庞大的规模、令世人吧为观之,在我国是无与伦比的,更是世界瞩目的,充分展示了我国彩陶文化鼎盛时期的风貌,是研究甘青地区史前文化的重要场所,也是了解青海历史文化,欣赏远古人类文明的必要去处。......[查看详情]
隆国殿在瞿昙寺内。隆国殿建于明宣德二年(1427年)。俗称“大殿”,和瞿昙寺殿、宝光殿在同一条中轴线上。隆国殿是瞿昙寺整个建筑中最富丽堂皇的一座殿宇,占地面积912平方米,屹立在全寺最高处一个宽大的台基上。 为重檐庑殿式建筑,雄伟壮观。相传翟昙寺创始人三罗喇嘛当年来到瞿昙寺隆国殿现址,见有清泉一池,饮水时忘了拐杖,回头找拐杖时,已经长在泉边,便认定这是一块宝地,不再走了。 据说拐杖长成一棵树,就是现在隆国殿内的“珍珠树”,那清泉就是隆国殿......[查看详情]
过门塔在塔尔寺内,建于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系砖块建成,有雕砖斗栱,上有用藏文雕刻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音)。 原为4门,后改为2门,昔日进出塔尔寺必经此塔,因此而得名。相传这里是宗喀巴之母下过帐房的地方。
互助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结合部,北倚祁连山脉达坂山,东与甘肃省毗邻,西南与西宁市接壤,东西长86公里,南北宽64公里。 互助县世居着一个勤劳纯朴、能歌善舞的民族──土族。土族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土族妇女的袖子用红、黄、黑、绿、白等不同颜色拼成,恰似天上彩虹,因此,这里被誉为“彩虹的故乡”。 “轮子秋”是土族人创造的一项体育娱乐项目,曾代表土族参加了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