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是一种奇特的风蚀地貌。柴达木盆地西部的甫八仙、黄反梁、大风山一带,随风蚀地域发展,形成大面积的“雅丹”群。这里地处内陆干旱荒漠,由于风蚀作用使比较松散的沙位岩层和盐层,形成一座座沙丘,强劲的西风又将沙丘雕琢成千奇百怪的风蚀地貌。远远望去有的象骏马、骆驼、大象、狮、虎、鲸鱼,有的酷似古城堡、帝王坟、千军帐,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位于都兰县巴隆乡,是这一地区青铜时代(约公元前2000年-前256年)典型的文化遗址。 遗址中心部分开阔,外围环绕大小不等的山包数个,山包边建有房址,平面方形或圆形,土坯墙,存有木质建筑构件。房址周围有土坯砌筑的大型围栏,其内堆积大量羊粪。 塔温搭里哈遗址出土遗物属于诺木洪文化,遗址地处青海柴达木盆地的腹地,内涵丰富。它对研究甘青地区青铜时代的文化、聚落形态以及环境的变迁有重要科学价值。
位于都兰县诺木洪乡东南方向的一片荒漠地带。贝壳山不高,说它是座山,是大漠人诗意的夸张。东西走向,宽约六七十米,长约二公里左右。大约铜钱小约拇指数以亿计的贝壳,同含有盐碱的泥沙凝结在一起,层层叠叠,堆积在一起,千姿百态。这里原本是一片碧水浩森的古海,尔今,古海退去,陆地隆起。贝壳山是古海的遗踪,也是古海的见证,它凝着地球运动一页巨变的历史。
位于德令哈市西南30公里处,克鲁克湖与托素湖一咸一淡水域相通,人称“塔琏湖”。湖中岛上鸟禽群集,湖畔芦荡广布,均为游览胜地。克鲁克湖80年代经投资建设,湖水面积57.4平方公里,建有码头、旅游船、帐房餐厅等接待省内外游人游览。人工放养有鲤鱼、青鱼、鲫鱼、团头鲂、螃蟹、青铜虾等,水产品产量达170.5吨。
是青藏高原上地势最低的断线盆地,地理环境以干旱为特征,地貌由周边向中心依次呈现高山、风蚀丘陵、戈壁、沙漠和湖沼五个环带状结构。 柴达木盆地主要旅游景区(点)有察尔汗盐湖及“万丈盐桥”、南八仙、大风山一带的雅丹地区、德令哈柏瀑布、达布旦温泉、达布逊湖“湖中湖”、茶卡柯柯盐湖、巴隆国际狩猎场等,还有新兴的城镇和绿洲是开展“万丈盐桥”、“戈壁沙漠”、“雅丹在貌”、“绿州农业”。柴达木盆地是观光、狩猎和民俗考察等旅游活动的好地方。
瞿昙寺位于乐都瞿昙乡境内的罗汉山马圈沟,距西宁市80余公里,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寺名为朱元璋所赐,寺院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万平米,是我国西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一组明代建筑群,以建筑宏伟,文物珍贵,壁画精美而著称于世,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瞿昙寺历史悠久,总体建筑布局雷同于北京故宫,有“小故宫”之称。建筑格局为前、中、后三进院落,其中轴线上依次排列有山门、金刚殿、瞿昙殿、宝光殿和隆国殿等主体建筑,依山势逐层升高,两侧对......[查看详情]
位于乐都县城南21公里处的马圈沟口。背依罗汉山,面临瞿昙河,北傍松花顶,南望照碑山,是一组古色古香的明代建筑群。自明洪武年间创建迄今,已历600多个春秋。这座寺,以雄浑古朴、文物珍贵和拥有高度艺术价值的巨幅彩色壁画驰名西北,被信仰藏传佛教的藏、蒙古、土等民族景仰为佛教圣地,迢迢远来,进香朝拜;也是青海省最著名的花儿盛会区之一。 瞿昙寺殿是瞿昙寺主体建筑之一。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俗称“前殿”。 是一座重檐歇山式建筑,内檐门额上悬......[查看详情]
位于共和县境内的黄河上游,是黄河流经青海大草原后,进入黄河峡谷区的第一峡口,峡口只有30米宽,坚硬的花岗岩两壁直立近200米高,是建立大坝的宝地。大坝之上广阔的草原又是蓄存河水的良好湖区。大坝高178米,为我国第一高坝,水库总容积247亿立方米。巨大的库容调节了黄河枯水期的水量,发电量也仅次于葛州坝和白山水电站。
白马寺在互助土族自治县红崖子沟湟水北岸。古称金刚崖寺,藏语称玛藏观,建于11世纪。相传它的创建与藏传佛教史称之为“下路宏传”的复兴佛教活动的首创人喇勤·贡巴饶赛有关。寺内曾供有他的泥塑佛身像。 山崖下现有一尊石雕佛像,藏语称:“弥勒望河”,雕像古朴浑厚,左手托钵,右手做推移状,佛像寄托了古代劳动人民消除水患的愿望。绿荫全中的白塔与古石雕佛像相映成趣,自成一体。
在青海湖的西北角上,有东、西两座小岛,两座小岛上栖息着数以十万计的各种鸟类,尤以西面的海西山(也称小西山或蛋岛)上的鸟类最多,约有九万只,故人称“鸟岛”。 海西山高出湖面约八米,岛上地势平缓,气候温和,岛边水草丰茂,是各种鸟类栖息的天堂,因此,岛上到处都布满了各种鸟类的巢、窝,特别是在鸟类产卵季节,岛上的鸟蛋数量众多,故人们又把海西山称为“蛋岛”。 鸟岛上的鸟类资源丰富,有著名的“珍禽之冠”黑颈鹤,也有忠于爱情、丧偶之后不娶不嫁的斑头雁......[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