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西宁是以三产为主要特色的城区,自古就是商贾云集之地。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交通便利,通讯畅达,有着发展三产得天独厚的优势。全区共有大小街巷道路55条,有20余条公共汽车线路穿越全区,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距西宁火车站不足2公里,距西宁机场28公里。无线寻呼、移动通信、自动传真基本普及;国内、国际直拨电话方便快捷。辖区的东、西大街和南、北大街是全市最为繁华的商业大街。以大十字为中心,南到南山路,北至七一路,东到花......[查看详情]
地处青藏公路35公里至90公里处。汽车越桥进入湟源县境内,便在一条长达55公里(至日月山)的峡谷中穿行。这里山高水长、坡陡崖峭,地势险要,自古有“海藏咽喉”之称。峡谷两侧,群山崔嵬,蜂峦兀立,高山相峙,峭壁千仞,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绵延的群山上,林海漫漫,万木坤跺。 湟源县地处海藏通衢和青海省农牧区之交界处。昔日的旧县城,曾是茶马互市和日用杂货的聚散地,对沟通西藏和内地联系,增强汉、藏、回、蒙古族的关系和繁荣农牧业经济,起过重要作用。清......[查看详情]
九间殿在塔尔寺内,就是9间硬山式建筑,建于明天启六年(1626年)。是供奉五方如来的地方。北三间中央是如来佛,塑像造型敦厚谨严,形象肃穆庄重,其他塑像如财源仙女、妙音仙女等,亦匠心独具。 殿内有一块数百斤重的大石头,年长日久,已被酥油涂抹成黑色,上有脚印一个,传说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年幼时脚踏此石留下的,石上还有一对很深的手指印,也是宗喀巴儿时用手指抠的。中三间设泥塑文殊、观音、金刚手3尊菩萨像。 南三间正中设宗喀巴头戴黄帽的泥质塑......[查看详情]
卡约文化遗址,于公元1923年在湟中县云固川的卡约村与下西河村发现的。 “卡约”为藏语地名,意为山口前的平地。过去它被列入“寺洼文化”系统,1949年后,考古工作者把它与寺洼文化分开,命名为“卡约文化”(原称卡窑文化),理由是寺洼文化与卡约文化在地理分布与文化内涵等方面都有着各自的分布区域和文化特点。 卡约文化主要分布在青海境内的黄河上游及其支流湟水流域,涉及的地区有民和、乐都、平安、西宁、互助、大通、海晏、刚察、同仁、湟中等10多个县、市,分......[查看详情]
拉鸡山属日月山支脉,藏语称“贡毛拉”,意为嘎拉鸡(石鸡)栖息的地方。拉鸡山是贵德与湟中的界山,由西向东蜿蜒,最高峰海拔4524米。海拔3800余米的拉鸡山山口地理位置重要,宁果公路穿越而过,山口南侧还有通往湟源的公路。 拉鸡山北坡险峻,山岩多有裸露,除夏季外,山坡常常白雪覆盖。南坡平缓,宜牧草生长。这里的红山嘴草场是尕让乡夏季牧场,北从拉鸡山口至分水岭,南至大滩村,中心海拔3746米。 草场内坡地平缓,水源充沛,牧草生长良好......[查看详情]
汪家庄汉墓,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沙塘川乡汪家庄。1978—1979年发掘。共有汉代洞室墓10座。每座又分墓室和长方形墓道两部分。此外还发现少量的木椁墓和砖室墓。 墓葬中的葬具和人骨均保存完好,可以看出有夫妻合葬、众人合葬和二次葬等三种。出土的随葬品有陶器、铜器、车马饰器和汉代五铢钱等,同时还发现玉环一件。 汪家庄汉墓的发掘,为研究我国各民族发展史提供了新的资料。
小金瓦寺是塔尔寺的护法神(家众神)殿。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原为琉璃瓦房顶,清嘉庆七年(1802年)改为馏金铜瓦房顶。 殿内有白马标本,传说九世班禅从西藏来青海时曾骑此马,一天内赶到塔尔寺。 殿内有造型怪异的金刚力士佛像十数尊,另有小型佛像、小型铜质馏金宝塔、经卷若干。 昔日“跳神”用的面具、服饰、枪、刀、剑、戟、弓箭等物亦存放殿内或殿门两旁。 院内两侧和前方有二层藏式建筑的壁画廊,楼上楼下的墙壁上绘满各式精美的壁画。 楼上......[查看详情]
边麻沟花海景区位于大通县朔北乡边,站在半山腰远望占地600亩的花海景区,只见绿草茵茵的山坡上边麻花开的正艳。蜿蜒的木栈道串起一座座别致的小木屋,犹如童话世界。
八瓣莲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验中心占地37.6亩,建筑面积16316平方米,距塔尔寺不足500米,是塔尔寺大景区内唐卡、泥塑、堆绣等十六种藏文化艺术的制作技艺展示,并可亲自参与体验的景点。 中心是我省乃至藏族地区的藏文化艺术精品展示,十六种手工技艺非遗项目体验互动的功能齐全的特色旅游综合地。在中心,能亲眼目睹到国内现存的三十五佛鎏金坛城的容颜,并为家人和朋友祈福,更能为明末清初的银唐卡高超的制作技艺而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