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为五台山的西台,位于台怀镇西13公里,海拔2773米,台顶平如掌,面积300余亩。西台的 形状,远望犹如一只翩翩起舞的开屏孔雀。每当明月高照,山泉潺潺,颇有诗情画意的境界,月坠峰巅之际,恰如悬镜。在西台顶上赏月,别具一格。台顶有座石砌的法雷寺,供狮子吼文殊。寺北有个天然水池,直径约10米。池北有泉,长、宽各约1.5米。
金阁寺距五台山中心台怀镇十五公里,位于五台山南台和中台交接处。除了建于五台之上的寺庙外,金阁寺是海拔最高的一座寺庙。该寺占地面积约二万一千平方米,有殿堂僧舍约一百六十间。全寺的建筑布局分为前、后两院,其间以石洞相通。前院的主要建筑是观音殿,后院的主要建筑是大雄宝殿。观音殿面阔五间,为二层。殿内供奉着一尊高十七点七米的千手观音像。这尊菩萨像内为铜铸,外敷一层薄泥,再贴金,神态慈祥。用这种手法制作的如此巨大的观音菩萨像,这不仅在五台山是独一无二的,就是在全国......[查看详情]
为五台山南台,位于台怀镇南12公里,海拔2485米,面积200余亩。五台山其它四座台顶皆连起伏的系列山脉,唯有南台是另为一峰。远望山形,莞如一匹卧马,站立山巅,又觉得好像立于覆盆。亦名仙花山,以野生植被闻名,台顶鸟语花香,犹如仙境。台顶象倒立的藻瓶,周围1里,细花杂草布满了整个山峦,犹如绿色的地毯。这里有罕见的“金莲”、“日菊”和名贵的“银盘蘑菇”。每年芒种过后,盛夏来临,来自各地的骡马牛羊聚集山上,牧民们的歌声回荡在山谷中,动人心弦。
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一座庄园 阎锡山故居阎锡山故居地处山西省东北部,位于世界文化景观遗产、著名佛教圣地五台山的西南麓,它是民国时期一度出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阎锡山的一座庄园。阎府建筑方正端庄,气势恢宏。建筑群整体成凤凰双展翅形,西花园为凤头,东花园一进三院为躯干,后院为尾翼,老宅老太爷府、都督府、管家院等为左翅,慈幼院、小营盘为右翅,登高鸟瞰,犹如一只展翅飞翔的凤凰。阎府独特历史地位及晋北独特丰厚的民俗文化,其中尤以一组组精湛绝伦的石雕、木雕、砖雕而使......[查看详情]
石径禅院,位于河曲县城东北25公里的石城村。创建于民国八年。石径弹院东、西、南三面石圪梁环抱,依山傍水,有大小、上下院落三进。整体建筑全部为砖面结构,坐东朝西,寺庙东北开一小门,过砖砌小洞,自然石阶、独木桥和“悬空界”,便是黄河悬崖绝壁上通往弥佛洞的悬空石径,其长百余米。登临五径,俯视黄河,河水波涛汹涌,咆哮万里,惊心动魄。两岸百丈峭壁,俨然屹立。相传峭壁上仍有大禹治水的痕迹。弥佛洞,坐落在一处三面环山的土原上。是河曲古刹中的奇迹。它的大部分是两层共七排砖......[查看详情]
白佛堂,位于定襄县城东60余里,雷轰尖山峰南。系石窟寺。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僧道众士,四方募化,就山凿殿,石窟造像,历时九年,造成石殿一座,内镌造千叶宝莲玉像一尊,就殿壁雕刻石像,故亦称百佛堂。石殿三间,深广各三十余尺,全仿木结构建筑,呈一般大殿形式。柱、梁、斗拱、檩、椽、瓦当等全部就山石雕成,石雕工艺古朴而精细。石殿内,百尊石佛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石殿为主殿。还有东配殿(龙王庙)、西配殿(圣母庙)、关帝庙、钟楼等。殿庙及神像均系清代修建补塑。
位于河曲县北城墙下的北园村中。城楼单体建筑,坐北朝南,东西长21米,南北宽20米,高12米,为砖石结构。楼门前有一约高三米的大月台,楼内结构为九窑十八洞。楼顶长18米,宽约17米,四周均有垛口和了望孔。楼顶原有寺庙一座,其大部已拆,现存照壁一通,其正面雕一大“佛”字,背面雕一大“镜”字。并留有“乾隆丙戌岁”等款式。护城楼为晋西北唯一留存之精华,其造型之朴实,结构之严谨,艺术之精湛,确系古代砖石建筑之结晶。
静居寺石窟:静居寺,位于静乐县城南12公里处的上润镇南侧。始建于唐代。原寺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寇烧毁,现仅存石窟八个,旁侧立碑三通,窟内东、南、北三排各有石雕佛像五尊。石窟洞口坐东向西,高达1.2米,宽1.5米,进深1.5米。洞口形似正方形,门楣上有石刻莲花浮雕,门两侧有垂花雕,三号窟门蹲两小僧,二号窟壁上有毛笔题字,六号窟门北侧刻有“南无救苦观音菩萨”字样。所立碑文字迹模糊,落款处刻有“岁次丁丑七月辛酉朔十五日已亥建立”,上面几字已被砸掉,无法辨认准确年代......[查看详情]
在晋陕峡谷中黄河水面时宽时窄,形成许多险滩和急流,天桥急流便是其中之一。天桥急流,位于河曲县石梯村和水寨岛之间,全长20公里。峡深水涌的急流,边绵不绝的峰峦,构成一幅壮观的奇景,使人惊叹不已,心旷神信。“雾迷浪”险滩,横拦在峡谷中部,河心屹立着几座犬牙交错的巨石,急流从石洞冲击,浪花飞溅,水雾腾空,遮天蔽日,令人生畏。天桥村附近,冬季积冰成桥,冰桥下急流滚滚,涛声震耳,故而谓之“天桥”。大桥急流下游,现已建成天桥水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