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鼓角楼又名谯楼,俗称钟鼓楼。原座落于广德州署正南仪门之上。该楼始建于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原为二层。上为复宇重楼,楼中备有鼓、角、钟、漏刻各一,取“代鼓鸣角,以警昏听。下漏数刻,以节昼夜”之意。下为拱形卷洞楼座,座高4.3 米。元时因战乱遭损坏,明洪武四年复修。清末战乱楼毁,鼓、角、钟、漏全遗失。民国15年(1926年)邑绅占家鹏捐资按原样重修楼宇三间。民国26年(1937年)被日机轰炸,毁坏殆尽,仅存楼座。1999年,该楼重修,恢复往日原貌。
障山大峡谷,又称伟人谷,位于皖南绩溪县以东的大障山中,远古时代,轩辕黄帝携容成子、浮丘公在此山中采药炼丹,今山中仍有天子墓、丞相坟等遗迹。因此,大障山古称三天子都、三王山、障峰。春秋吴越以此为界,秦代设立障郡,以山命名。 大峡谷景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清凉峰的南大门,这里生态十分原始、是一座天然的大氧吧,景区内拥有43种国家级珍贵物种和13种国家级保护动物。景区中五十余个景点各具特色和神话传奇,其中毛泽东头像、百丈岩、葫芦潭、冠顶生花堪称四大奇绝......[查看详情]
中华第一祠——翟氏宗祠位于泾县桃花潭东北,建于明嘉靖年间,坐北朝南,五楹三进,仿皇家祠堂兴建,规模宏大,建筑面积约3524平方米(含偏房,总建筑面 积6700平方米)。祠前有石柱、抱鼓石和石狮,祠内有前厅、天井、享堂和寝楼。地基为花岗石铺成,建筑采用银杏木、红木、桶木等名贵木材,上下木石结构件均有精美的雕刻。祠中曾藏有历代帝王将相、地方官吏所赐名匾108块,宗祠左右有10多间偏房供议事、看管使用。大门上有“江南名族”横匾,享堂中悬“忠孝堂”三字红底......[查看详情]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盛名之下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是什么让敬亭山享有盛名,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给出了答案:“宣城谢守一首诗,遂使声名齐五岳”。江南诗山 名齐五岳谢朓对于唐代诗坛有着深刻的影响,唐人“多法宣城”。杜甫说“谢朓每篇堪讽诵”。大诗人李白更是“一生低首谢宣城”,7次飘然敬亭山,发出“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千古绝唱。敬亭山因谢朓、李白“遂使声名齐五岳”,成为吟无虚日、名齐五岳的“江南诗山”。因......[查看详情]
山门洞古名石门,别称灵岩。在山门镇山门村境内。石灰岩形成的奇峰、怪石、岩洞,千姿百态,独具一格。著名岩洞有朝阳、紫云、涟漪、枇杷、龙潭、灵岩六洞。其中灵岩洞(今名山门洞)最深,民国(宁国县志)称其:“石翌峭立,划然中开,俨若城。”宽约17米,高10米,游人过此,顿觉豁然开朗,别有天地。第一个开发山门的是东晋时期的瞿硎。瞿硎隐居紫云洞,死后葬此,后人更此洞名为“瞿硎石室”,并立“晋隐者瞿硎先生之位”石碑。唐贞元间,于灵岩洞旁建寺(已圮),此后四方僧人云集,......[查看详情]
森林吸氧西望黄山 南眺西湖这里西望黄山奇景,南眺西湖秀色。奇峰、孤壁、沟壑 飞瀑、野藤、竹海境内奇峰幽洞无数,孤壁绝崖万千;沟壑峡谷险峻,飞瀑流泉密布;野藤古树参天,竹海松涛共鸣。星罗棋布 东南瀑布群夏霖以飞瀑、神潭、深涧、怪石、险峡独具特色的景观,被誉为“五绝天下景”;又以星罗棋布,各具千秋的大小瀑布,被誉为“东南瀑布群”。白水相间 山水结合人在画中住,生活在夏林的农民,伴着青山涧水繁衍了一代又一代。这里群峰耸翠,白水相间,山水结合颇好。
程朱阙里 典型的徽州古村落绩溪仁里是个典型的徽州古村落,至今村里还保留着大量的元、明及清代的建筑。这里依山傍水,文化积淀深厚,是古徽州名副其实的“程朱阙里”。小小绩溪县 大大仁里村历史上绩溪仁里是徽商会集的水陆码头,聚财蓄气,千丁万灶,素有“小小绩溪县,大大仁里村”之说,系徽杭古道上的重镇,村内有古城门、古祠堂、古牌坊、古民居、古书院、古码头、桃花古坝、古井等历史遗存,足可见绩溪仁里村在徽州历史上的商业重镇形象。山环水抱 风光旖旎据《鱼川耿氏宗谱》载,南朝......[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