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您来到全程旅游网!
您所在的位置: 全程网首页 > 宣城景点 > 荷花塘

荷花塘

湿地湖泊

详细地址:座落在泾县城中心

开放时间:

景点简介: [查看全文]

景点简介

  荷花塘座落在泾县城中心,四周绿树环绕,郁郁葱葱,一泓池水,在微风下不时荡起翩翩涟漪,给喧闹的小城带来几分宁静,每年入夏,荷花满塘,红莲灼灼,使人赏心悦目。塘中偏东处建一亭名“洗心亭”,八角两层,飞檐翘角,古意盎然,每当晨曦微露或夕阳西下,便有不少人来此晨练或散步。

    它像一颗明珠,以特有的魅力给这片山城增添了无限妩媚与灵气.荷花塘原名为“明堂池”,始建于明代弘治十三年,它的建造与当时崇尚儒学之风有着密切的关系.明嘉靖39年,“泾县儒学明塘池碑记”记载:“学塘者泾县儒学之泮壁也”,并有一段极为拟人化的形象生动的描述:池塘“於县为后襟(县,即县衙,今红旗商店后面),於学为前襟(学,即学宫,今县政府往后至北街),於通邑论之.如人身为气海,毓育元和,疏泄秽恶,蜿蜒左出与泾溪会流,则是塘於学为钟秀之地,是一邑风气所关也。”古人把明堂池比做县城的“肺”,并把它看成这个地方学风盛兴的一个象征,可见,明堂池在古人心目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关于明堂池还有一个传说:每年春节期间,人们围池四周舞龙灯,头年只差一板,首尾就能相接,于是第二年春节对增加一板,还是不能首尾相接,连续几年,增加板数,而每次都是只差一板。后来人们说荷花塘是一口活塘,能大能小。这个传说当然不可信,只是人们对荷花塘的喜爱而附会给它的一种神秘色彩。老县志记载,明堂池正中原有一土墩,名曰“印台”,后来迁至偏东处,四周用砖石砌成四方形,像一颗印呈现在永面上,明嘉靖年间,教谕涂均见之觉得印台上不建一亭,就像印之无钮,便筹措资金,主持修造了八角小亭,取名为“洗心亭”,意为“取日新洗濯其心之义”。该亭“四隅之正为门,四角之正为牖”,“园顶锐末取文峰耸突,笔锷摩空之意”。门上有匾,南曰“丽明”,北曰“拱极”,东曰“翊震”,西曰“览晖”。池中还设一小船,以便闲暇之人“亭中静坐,看书构文,吟诗作字”。后来人们在亭与岸之问建一廊道,往来更为方便。

      泾县既是“江左名邦”,也是“礼义之邦”,尊师重教,文风素盛。从清嘉庆《泾县志》首卷的“城治全图”中可看出,在不大的城池中,与儒学有关的建筑就足足占去三分之一,明堂池北边的学宫,范围从北水关至北街出口处,再至明堂池,学宫东边还有一“考棚”,考棚前有一池塘,俗称小荷花塘(今后勤部大院.现淤)。城沿南边有一“道士湖”(俗称长塘,在县医院内)水流北上进儒学明堂池。出北水关入青弋江.建筑最为讲究还数学宫,学宫内前后左右,分布着大成殿、文昌祠、泮池、石桥、棂星门、儒学门、义学门、乡贤祠、忠孝祠、教谕署、明伦堂、尊经阁等几十处建筑,规模之大、做工之讲究位居全县之首,就连一方之尊的县署衙门也为之逊色.学宫今已不复存在,但明堂池和洗心亭一直是我县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窗口。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荷花塘和洗心亭的建设,曾多次维修洗心亭,清理池塘淤泥,疏通进出水道,进行水质净化处理,培植了新品种观赏荷花,池中还新设一喷泉,使荷花塘焕发新姿,更加妖娆。

交通信息

宣城是上海和南京经济区以及长江经济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连接浦东开发与皖江开发的陆上纽带。这里公路四通八达,青弋江,水阳江与长江相接,皖赣铁路复线和宣杭铁路,318国道,287国道贯穿全境。市内可乘坐出租车前往景区。

特惠政策

温馨提示

周边景点推荐

相关线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