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泾县的汀溪原始森林面积有10万多亩,是一块保存完好的天然林集中地,也是安徽尚寸较好的自然历史本底。它好是研究亚热带山区森林生态系统发展。森林植被更新与演替。野生动物的系统分类与进化,动植物资源保护与管理等一个保留较完整的天然科研基地,是一种天然种质基因库。 目前建立的“汀溪自然保护区”面积约7000公顷,林地约6600公顷。区内的主要地貌是黄山余脉延伸而成的山地,隆起区崇山峻岭,山峦起伏,层次分明;断限带经河流切割发育成山间河谷小平原,放眼望去是满目美景......[查看详情]
南湖位于宣州区和郎溪县交界处,又名南漪湖。南湖烟波浩渺,四时风光四季景,美不胜收。 春夏季节,南湖一派生机,到处飞红流翠,郁郁葱葱;或湖水泛涨,一片汪洋。“风回云断雨初晴,反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萍生。”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游南湖时所赋的一首《南湖早春》诗。诗生动地描绘了初春时节的南湖景色,而南湖秋光却胜似春光,这时湖水退落,波平如镜。“映修竹之茂林,注委蛇于后土。” 秋天的傍晚,信步湖边,举目远眺,只见那蓝天白云,行行飞......[查看详情]
芦湖为广德县境内的一座水库。其地处天目山余脉,其东是竹林幽深的甘溪沟,其西是峰峦挺拔的笄照山。芦湖犹如一颗晶莹的明珠,镶嵌在茫茫绿海之中。 芦湖(含陆上设施)占地面积5平方公里,湖面3000余亩。这里曲曲弯弯是湖,重重叠叠是山,水在峦间绕,峰在水中现。坝高30余米,长千余米,巍峨壮观,如长龙横卧,气势慑人。这里的主要景点有:小灵山,位于湖之大坝西侧,一年四季,披青戴翠,野花遍山;东与大坝相接,山如龙头,坝似龙身,昂首横卧,气势雄伟;南面临水,峭壁百尺......[查看详情]
玉柱洞位于泾县狮子山南坡。洞口面对“半山阁”,巍山尧陡壁,壑然一洞,洞门刻有“玉柱洞”三个大字,系明代宁国知府罗汝芳所书。 洞口高约70米,分上下两洞。洞顶钟乳侧垂,宛若珠灯;洞壁多钟乳石和溶岩,似珊瑚,似海藻,若龟若螺,如龙如豹,浮游蠕动,神态逼真。入室一株高约丈许、周约三尺的白色石柱迎面矗立,晶莹如玉,宛如“擎天玉柱”,“玉柱洞”之名由此而来。 下洞宽广空阔,又多溶岩怪石,有壁如画,有鸟似飞,有花如放,千姿百态,浑然天成。
中华第一祠——翟氏宗祠位于泾县桃花潭东北,建于明嘉靖年间,坐北朝南,五楹三进,仿皇家祠堂兴建,规模宏大,建筑面积约3524平方米(含偏房,总建筑面积6700平方米)。祠前有石柱、抱鼓石和石狮,祠内有前厅、天井、享堂和寝楼。地基为花岗石铺成,建筑采用银杏木、红木、桶木等名贵木材,上下木石结构件均有精美的雕刻。祠中曾藏有历代帝王将相、地方官吏所赐名匾108块,宗祠左右有10多间偏房供议事、看管使用。大门上有“江南名族”横匾,享堂中悬“忠孝堂”三字红底金字......[查看详情]
石堪头村是绩溪县的一个古村落,“石堪头石堪,上床三步石堪。”一句民谣传神地勾画出古村落的地形地貌。整个村庄被云川溪分成两半,弯弯曲曲,形成一条别有情趣的水街。 涧溪从村南至村北长2000余米,十余座建于明清的古桥似虹,横跨溪上。十四条古巷道狭窄幽深,辗转莫测,最窄处相向行人只能侧身而行。 石堪头村的民居有半数以上是明清时期的建筑,安徽省环保局专家们赞誉“徽州古村落中的一颗明珠。”不少美术家来此写生作画,称赞它“比黟县西递村更为古老,更富于层次变化......[查看详情]
古冯村,位于绩溪县浩寨乡,这是一个很古老的村落。据《冯氏宗谱》所载,唐咸通六年(865年),歙州刺史冯子华的长子冯延普路过这里,爱其山明水秀,以姓冠村,遂筑室定居,这就是古冯村的由来。 建村后,人丁逐渐繁衍,遂成为绩溪大姓之一,历代出过不少名人、显宦,各种建筑日渐增多。皇赐的名门府第有:大树第、协政第、刺史第、登科第、州牧第、五马第、州司马第等。这些府第座落在村子中心,府第的前面,竖有八根石质华表(已有倒地)。刺史第门前,置有两个石质马槽。 村口......[查看详情]
广德县四合乡的大刘村,位于老龙山角旁的台地上,是一个古老的山庄。沟水由南经村东流过,绿树掩映、竹影摇曳。一群青砖灰瓦的民居建筑,纵横交错,鳞次栉比,入其境犹如在图画之中,显示了古代南方村镇建设与自然环境巧妙融合的特点。 大刘村古宅位于该村中心的刘姓住宅,更以其特独的建筑风貌,倍受人们的青睐与欣赏。刘宅建于明崇祯(1628年-1644年)年间,原为两进砖木结构楼房,后于清咸丰(1851年-1862年)年间被毁。现存正屋,面宽三间。整个建筑与院落围以高大......[查看详情]
开元塔位于宣城市区开元寺遗址陵阳山第三峰(今宣州电影院右侧),初名永塔。塔名随寺名更改而改,唐称开元寺塔,宋称景德寺塔,亦称多宝塔,清称永宁塔。该塔从始建至今已长达1600余年。“时坏时修”,民国18年(1929年)维修过一次,解放后曾维修两次。现存为九级六面砖塔,高34米。 塔内设有螺旋木梯,游人拾梯而直达其顶。登顶,市区周围山水风光尽收眼底。明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寓宣时,曾作《开元寺浮屠》一诗。诗云:“坐对芙蓉塔,延观柏枧云。青霞城北涌,翠潋水西分。......[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