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宁自古就是民风淳朴之地,对清官良吏素来敬重,存在于明清两代、曾是当时阜宁人文景点之一的却金亭,就是一个佐证。
却金亭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是为表彰两淮运盐使范钅总 而建立的。那时,阜宁尚未立县,县域之地分属盐城、山阳(即今之淮安市)二县,阜宁城当时称作庙湾镇。据《文献通考》、《明实录》、《阜宁县志》等历史资料记载,早在宋朝年间,县域内即已广泛产盐,那时产盐亭、灶属天赐场盐场管辖(天赐场即今滨海县的天场乡,阜宁立县后一直是阜宁县的一部分,直到本世纪四十年代分县而治时方析出属滨海县)。
到了明代,由于海涨日远,移民增加,盐业生产迅速发展,庙湾独立成为盐场。朱元璋于洪武17年即公元1384年在“诸产盐地次第设官,两淮盐场三十各课司”,“庙湾与焉”。这就是说,县境产盐已具规模,已在两淮30个大盐场之列,皇帝已直接向这里派遣掌管盐业生产的官吏。史书记载说,其时庙湾盐场的场界为“东北际海,西挖淮,南抵盐城,东南连于新兴。”范钅总 就是此时出任两淮运盐使,驻节庙湾,掌一方盐业生产、销售三大权的。
据《县志》载,范钅总 “多惠政,常巡视各(盐)场,询亭民(从事盐业生产的民众)疾苦,亭民歌之曰:“范来早,我来饱;范来迟,我人饥。”后来范钅总 被朝廷调往四川任参政。离开庙湾时,商民、灶户“润送”,即流着眼泪送地。因见其两袖清风,民众遂凑钱相赠,“走数百里(方)呈献,钅总 坚却之”。众人见 范钅总 坚决推却不受,便将这笔金钱建一亭子,“以彰清节”。此亭子便被命名为“却金亭”。
却金亭建在盐课司街南即盐市口处,这里便成为古代阜宁的一处名胜,以后的各种版本的《阜宁县志》及有关史书对却金亭均有翔实记载。到了清朝初年,却金亭由于年代久远而坍毁。但此后仍不断有人前来参观游览。清初有一位叫做郭广的文人访却金亭故址后,写了一首诗,颇有点教育意义。诗曰:“盐使清操昔共贤,荒庭遗迹锁寒烟。人生只解黄金好,谁识辞金更足传。”